先說個人看法: 「精神內耗」成為流行病推進了大眾對於心理健康的重視。
現在的話語體系下,很多詞的內涵都發生了延伸和拓展。
就拿精神科的疾病來說,「強迫癥」本來是指的一種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的精神疾病,患者會體驗到強烈的痛苦感。但在當前的語境中,我們說一個人「強迫癥」,很可能並不是在說ta有上述的精神疾病,而是對他人「做事風格」或「職業慣性」的描述,比如一個律師在被爸媽說「你錯了」的時候,ta可能會立即反駁「你有證據麽」?再比如我當精神科醫生當久了,在跟別人聊天過程中也可能會不自主地判斷「他是不是符合某個診斷或心理狀態」,當然僅限於「腹誹」。
「社恐」在當下的語境中已經不算是疾病了,它更像一種狀態的描述,比如我們會說「在芬蘭人均社恐」或者在自我介紹時說「我平時比較社恐」,這裏「社恐」不再是指過分和不合理地懼怕外界某種客觀事物或情境,也不會嚴重到出現心慌、胸悶、氣短、頭暈等交感神經興奮的癥狀。它更多是一個形容詞,就像個性簽名一樣。相應的還有「社牛」「社雜(社交牛雜癥)」「社懶」等。
還有經常能聽到有人說「我自閉了」或者「emo」,這裏的「自閉」顯然不同於「自閉癥」,而是更像是一種抑郁狀態下的「不想說話」或「只想自己待著」。而「自閉癥」是以「刻板狹窄的興趣愛好」和「語言和非語言交流障礙」的一種神經發育障礙。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幾年前專業人士或科普作者還會不遺余力地去「批判指正」,以求能夠清晰地定義某個概念,但現在大家會更寬容一些,大家在交流的過程中其實心照不宣地達成了語境上的共識,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會引發歧義,而且這種詞匯的延拓讓我們擁有了更多的「話語」「詞匯」來表達自己的狀態或內心感受,從這個層面來看我覺得這是個好的趨勢。
「精神內耗」是大家對於所經歷的工作壓力、人際困擾、學業擔憂、經濟負擔等一系列問題的情感和認知的反應,在廣泛被討論之前,這種感覺就像是一種集體無意識,大家都隱隱有這種感受,偶爾會浮現到意識層面,但不少人都會懷疑這是自己解決問題和抗壓能力太差所致。而當「精神內耗」變成了一個被流行語,很多無意識的壓力和困擾就能被各種方式所表達,甚至被化解。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對大眾心理健康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