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又稱聖誕夜,是聖誕節前夕,其在西方的意義就好比大年三十除夕夜,是一家人祈求生活美滿,和平安全的日子。
中國人素來喜歡湊「洋節」的熱鬧,甚至將平安夜與聖誕節視作狂歡節,不管多晚都要在外邊玩鬧玩耍,根本不在意這個節日的起源和意義,只願賦予它「狂歡」和「時髦」的標簽。
「家花沒有野花香」,現如今在很多年輕人眼中,聖誕節遠比春節來得有意思多了,然而文化入侵往往是從這些不起眼的小細節開始的。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12月24日不是平安夜,是長津湖戰役勝利的70周年,更是美國歷史上路程最長的敗退。
聖誕節意味著什麽?給你平安和驚喜的是所謂的聖誕老人嗎?
基督教節日
【聖經】中並未記載耶穌的生辰,但基督教徒們卻將這一天視作耶穌降生的日子,是他們紀念耶穌的重要節日。
早在千年以前,羅馬帝國就將12月25日規定為太陽神的生日,在基督徒眼中,耶穌的誕生也極具意義,他是所有教徒眼中正義和永恒的象征,羅馬教會便將這一天也視作耶穌誕辰,24日自然就成為了聖誕前夜。
經過一兩百年的發展,聖誕節漸漸成為了教會的重要傳統,並在各個教派中相互流傳,以至於成為一個世界性質的節日。
很多基督教徒會選擇在這一天到教堂參與彌撒和聚會,表演耶穌的故事,以慶祝聖誕節的開始。
聖誕老人也是源於基督教,聖誕節剛剛興起百余年,歐洲便出現了一個熱愛慈善事業的主教,他常常暗中幫助窮人渡過難關,被人親切地稱呼為聖誕老人。
聖誕老人「Santa」的英文來源於拉丁文「Sanctus」,意味著「聖潔」,而在不同的國家聖誕老人有著不同的名字,他象征著和平糊歡樂,為人們帶來禮物。聖誕襪和聖誕帽便是用來收集禮物,獲得祝福的存在。
雖然過什麽節日取決於個人,但是中國並非宗教國家,西方基督文化對中國大部份人來說是毫無必要的存在,很多人不是基督徒,但是卻去慶祝基督誕生,完全就是被商家割韭菜,毫無意義可言。
也許這些慶祝狂歡的人根本不知道為何這天是「聖誕」,對耶穌來自哪裏,對耶穌究竟是不是這一天誕生毫不知情。
和春節這種民族節日不同,佛教教徒不會去慶祝耶穌降生,基督教徒也不會去慶祝佛祖誕生,更何況是非信仰者以自己的方式肆意狂歡?
對於中國人來說,12月24日只有一個節日,那便是長津湖戰役勝利紀念日,中國人民誌願軍憑借著一件破舊濕冷的棉花衣裳,在零下20度的氣溫裏擊退美軍王牌部隊,成為韓戰新的轉折點。
長津湖戰役
韓戰剛剛開始時,南朝不敵北朝,連連敗退至釜山,將南朝軍隊和美國為首的聯軍逼到死角,難以再向後退後半步。
為此,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親自督戰,讓美國第十軍團繞後突襲,實作仁川登陸,切斷了北韓支援線,逆轉了戰場局勢。
同一時間,美國不僅南下幹擾台灣事務,更在鴨綠江轟炸中國邊境,對中國產生了極大的安全威脅。
韓戰開場時,中國調取兵力開赴東北,以增強邊境防禦,並未參與韓戰。
真正讓國家決定介入其中,是因為美國飛機轟炸了遼寧丹東,造成丹東房屋倒塌,人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脅。
長津湖戰役是整個抗美援朝中的一項重要反擊作戰,戰鬥雙方分別是中國人民誌願軍第9兵團和美軍王牌部隊海軍陸戰隊第1師,第3、第7步兵師和南韓第一軍團。
相比於物資豐富的美軍,中國人民誌願軍戰士們在北韓戰場上吃不飽穿不暖,身上全是舊得發黴的棉衣,武器也落後美軍不少。
1950年11月,為了阻止美軍繼續向北推進,威脅中國安全,第9兵團決定迂回切斷美軍後排。
冒著零下數十度的寒風,十萬誌願軍趁著夜色翻山越嶺,在北韓半島的密林中行軍,包抄美韓軍隊。
11月27日,長津湖戰役爆發,苦戰二十多天以後,我軍殲滅了美韓軍隊3.6萬人,其中大部份都是美軍,其殘軍在7艘航母的掩護下逃離戰場,徹底離開北韓東北,他們準備在聖誕夜掀起的總攻計劃也化作泡影。
亞洲時間12月24日,也就是聖誕前夜,美殘軍 裝 船跑路。聖誕當天,中國人民誌願軍占領這片地區,繼仁川登陸後再次扭轉北韓局勢。
雖然傷敵無數,但我軍在這場戰役中也損失巨大,傷亡近2萬人,還有近3萬人凍傷,4千人被凍死,據聞整個戰場上只有遲浩田在後方做教導,沒有被凍傷。
長津湖戰役是場殘酷的戰爭,中美雙方損失慘重,以至於兩國都不是很願意提及這場戰爭。
2021年,多名導演聯合拍攝了電影【長津湖】,將這段波瀾壯闊的悲傷往事傳到人前,讓中國人認識了一個不一樣的「12月24日」。
平安街送蘋果的習俗只存在於中國,取自「平安」的諧音,但送給你平安的不是平安夜這個節日,也不是聖誕老人或是蘋果,而是無數為了維護國家安全的誌願軍戰士,是他們用鮮血換來的今日和平。
對於基督教徒來說,12月24日是個特殊的日子,而對於中國人來說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