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非法收費、盜用個人資訊……這些求職騙局請警惕!

2024-07-24新聞
本文轉自【工人日報】;
求職不易,還需警惕
大家努力收獲Offer的同時
也要小心「求職陷阱」
避開套路和騙局
@找工作的小夥伴
快收好這篇
1
非法職業中介
一些未取得人力資源服務特許或者冒用、偽造相關資質的「黑中介」,非法從事職業介紹、工作招聘等中介服務活動,大多無法提供真實、合法的「靠譜」工作機會,常打著介紹工作的幌子,以「輕松拿高薪」「升職加薪快」等為誘餌,使用各種手段騙取求職者錢財。
防範提示
選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求職時,要檢視其是否取得人力資源服務特許證,最好選擇誠信度高、經營規範的服務機構 。
不要輕信口頭承諾,要在確認相關內容的基礎上簽訂正式服務協定。
未經特許擅自從事職業中介活動的「黑中介」,屬於典型的違法行為,求職者一旦遇到,請保留好相關證據,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投訴舉報。
2
非法招聘收費陷阱
一些不法分子對職位許以高薪並承諾工作輕松,常以押金、保證金、辦證費、服裝費、資料費等名目收費,之後再以各種苛刻的要求迫使求職者自動放棄求職或離崗,已交納的費用借故不退還求職者。個別機構宣稱與世界500強、大型國有企業等知名公司合作,具有內部推薦權,求職者只要交納一定費用,就可以透過特定途徑順利獲得優質offer,但這些宣稱「內推」「保offer」的承諾往往難以兌現。有的不法分子與不良網貸平台勾結,「挖出」購車貸、美容貸、培訓貸等新型招聘陷阱,蒙騙畢業不久、初入職場、找工作心切的求職者。
防範提示
求職者對有應聘意向的企業,最好事先透過第三方平台等渠道核查其相關資質,如企業在求職過程中以各種理由要求租用、購買各類工作器材或交錢、貸款才能夠安排崗位的,應果斷拒絕,以免上當受騙。
收費「內推」「保offer」等多屬虛假宣傳,涉嫌違法違規,求職者千萬不可抱著「走捷徑」「靠關系」等心態輕信騙子的話術。
求職者如果落入騙局,請切記保留好相關證據,及時向有關部門求助,涉及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違法違規的可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投訴舉報。
3
以招聘為名實施詐騙等違法活動
不法分子通常會在一些知名網站、論壇、各類網絡服務平台上釋出事先編造好的招工資訊,以「高薪急聘」「學歷不限」等字眼博取關註。求職者一旦點選進入連結後,便會被要求透過加QQ、微信等方式進一步「單聊」或「詳談」,逐步暴露更多個人資訊並被誘導下載刷單App。求職者一旦落入陷阱,最初幾次刷單會輕松賺得幾百元,隨後為獲得更高比例傭金而墊付更多金額,直到自己相當數額的資金轉入了不法分子指定賬戶,就會被對方迅速拉黑。有的傳銷組織在招聘平台釋出招聘資訊,以「勤工儉學」「招聘兼職」「高額回報」等為誘餌,吸引求職者應聘。一旦求職者落入圈套,傳銷組織便會要求繳納一定費用或購買某種產品,並指派各種「推銷任務」。
防範提示
求職者要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擦亮辨識騙局的「慧眼」,掌握防範陷阱的「招數」,遇到「活少錢多」「輕松錢來」「躺平賺錢」等「聽上去很美」的招聘資訊,一定要提高警惕,多查多問多防備 ,避免「踩雷」「掉坑」,謹防不法分子以招聘為名實施詐騙等違法違規活動。
求職者一旦被騙、遭受侵害,請及時向有關部門求助,涉及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違法違規的可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投訴舉報。
4
盜用求職者個人資訊
一些不法分子以招聘的名義,打著「高薪兼職」「點選返現」等幌子進行電信網絡詐騙,誘導應聘者辦理銀行卡、手機卡或註冊APP賬戶。這些銀行卡、手機卡或支付賬戶會被不法分子用於詐騙、洗錢等違法活動,一旦相關資訊涉案會直接牽連到持有人,帶來個人征信受損或須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等風險。
防範提示
求職者要增強個人資訊保護意識,在求職特別是透過網絡方式求職時,要認真閱讀有關告知事項,謹慎使用授權,遇到「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要保持警惕,保護好個人身份證號、銀行卡號、支付賬戶等敏感資訊 ,防止被不法分子非法收集、使用,造成財產損失或其他不利影響。
5
勞動合約藏「貓膩」
達成用工意向後,有的用人單位以種種借口拒絕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約,有的用人單位簽訂合約後沒有給勞動者一份合約文本留存,有的用人單位簽訂的合約中缺少工作崗位、勞動報酬、勞動條件等具體資訊。如出現上述情況,勞動者到崗工作後合法權益缺少保障。
防範提示
勞動者在入職前一定要仔細閱讀並認真簽訂勞動合約,尤其要核實清楚涉及個人權益的重點條款,這是對自身合法權益的有效保護。
對於非全日制工作,可以訂立口頭協定,但應註意留存當初做出約定時的有關證據。
如因故未能簽訂合約、訂立協定發生糾紛,可及時尋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有關部門幫助,透過正規渠道維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