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美前高官稱,杜林普敢動格陵蘭,大陸就敢收復台灣,北約亦將終結

2025-01-10新聞

近日,美國候任總統杜林普召開選後第2場記者會, 表示不排除動用軍事手段控制巴拿馬運河與丹麥治下的格陵蘭。

【華盛頓郵報】分析稱,杜林普對丹麥格陵蘭的動武威脅不能等閑視之,因為丹麥是北約成員國,根據北約規定,對任何成員的攻擊都被視為攻擊所有成員。

曾在卡特與列根政府擔任過聯邦檢察官的格雷戈裏·華倫斯在一份社論中談到, 杜林普若真的強取格陵蘭,將象征北約終結,中國大陸也有可能效仿,趁機收復台灣。

這個說法有些不倫不類,格陵蘭是丹麥的自治領土,杜林普對格陵蘭的覬覦,是一國對另一國的主權威脅。但台灣是中國的固有領土,台灣問題屬中國內政,無涉及其他主權國家。兩岸統一是歷史之必然,跟杜林普是否對格陵蘭動武不存在任何聯系。

但西方總是樂於搞這種顛三倒四的比喻,一方面是模糊台灣問題的性質,搞「一中一台」或者是「兩個中國」的軌跡;另一方面是渲染「中國威脅論」,給中國扣上一頂「擴張主義」的帽子。

如果說台灣之於中國是核心利益,那麽美國對格陵蘭又為何垂涎三尺呢?美國對於格陵蘭的癡迷要從二戰說起,當年納粹德國占領丹麥本土後,美國又侵入格陵蘭島,並在該地區建立了軍事和廣播電台。

戰後,美軍仍駐紮在格陵蘭。皮圖菲克太空基地自此由美國運作。1951年,美國與丹麥簽署的國防協定賦予美國在該領土國防中的重要角色,包括建造和維護軍事基地的權利。

在北極冰層消融後,解鎖了北極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航運路線,使格陵蘭的戰略價值和地緣政治重要性不斷增強。這益發激起了美國對格陵蘭的「濃厚興趣」。

有一部份美國安全人士認為,如果俄羅斯向美國發射導彈,核武器最短的路線就是經由北極和格陵蘭。所以美國認為格陵蘭的控制權對保衛美國安全至關重要。

只不過,杜林普這個人向來不按套路出牌,不排除他將極端想法視為談判伎倆。因此,杜林普拒絕排除動用美軍占領格陵蘭和巴拿馬運河,不應太令人驚訝,也不應視之為任何杜林普意圖的真正指標。

只不過,杜林普這次確實玩得比較大,甚至可以說把西方普世價值、基於規則國際秩序那一套給砸得稀巴爛。因為他這次威脅的物件不是別人,而是身為北約盟友的丹麥。 而北約規章要求,攻擊任何成員國都被視為攻擊全體。那麽假使杜林普真的對格陵蘭動武,到時候北約成員國又該如何自處?是跟杜林普翻臉,還是視北約的章程為笑話?

【華盛頓郵報】評論指出,杜林普對格陵蘭、巴拿馬的最新說法是其帝國主義式要求的升級。除此之外,杜林普還提到要把加拿大變成第51州,以及將墨西哥灣更名為美國灣。但是,在這些選項中,沒有一個能跟動用軍力占領巴拿馬運河和格陵蘭相提並論。

西方將杜林普身上的不確定性,摻雜著「中國威脅論」的調料,轉嫁到中國身上,所以才有了杜林普敢動格陵蘭,中國大陸就敢收復台灣的說法,但這兩者根本不是一回事,完全不具備等量齊觀的條件。

中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不會因任何外部因素提前、推遲又或者是改變,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國人民新時代不可動搖的歷史任務,西方有時候應該動動腦子、管管嘴,不要把兩個完全不相幹的東西視同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