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斯德哥爾摩2月8日電(記者和苗 付一鳴)瑞典檢方7日以「瑞典缺乏管轄權」為由,宣布結束持續16個多月的「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調查,並表示已將相關調查材料移交德國,但未就事件的責任認定給出結論。
分析人士指出,瑞典草草結束調查並將責任轉移給德國,是因為「北溪」爆炸事件高度敏感,公布真相會讓其處於尷尬境地,且可能影響其加入北約。但這樣的政治考量恐將使事實真相被埋沒。
2023年1月1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瑞典議會大樓外懸掛瑞典國旗和歐盟旗幟。新華社發(魏學超攝)草草結束調查
瑞典檢方當天釋出新聞公報說,初步調查的主要目的是確定瑞典公民是否參與了這一破壞行為,以及是否冒著損害瑞典利益或瑞典安全的風險,利用瑞典領土實施這一行為。經初查,「沒有任何跡象表明瑞典或瑞典公民參與了在國際水域發生的襲擊事件」。
「北溪」天然氣管道從俄羅斯出發,經波羅的海海底抵達德國。2022年9月底,管道發生爆炸,泄漏大量天然氣。調查發現,4條管道中的3條發生泄漏,共有4個泄漏點,位於瑞典和丹麥附近海域。爆炸事件發生後,丹麥、瑞典和德國分別啟動調查。
負責該案的瑞典檢察官馬茨·永奎斯特在上述公報中表示,瑞典在調查期間與多個國家密切合作,與丹麥和德國持續分享資訊。瑞典檢方已將可用作證據的材料移交德國。
目前,德國和丹麥的調查仍在繼續。德國政府表示仍希望揭開「北溪」爆炸謎團,但德檢察部門現在無法透露更多資訊。
俄羅斯曾多次呼籲共同調查,但都遭到拒絕。對於此次瑞典結束調查,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7日表示,參與調查的西方國家拒絕向俄方提供調查進展、調查結果等資訊,俄方將繼續追蹤下一步調查行動如何進行、在何處進行。
這是2022年9月14日在德國盧布明拍攝的「北溪-1」天然氣管道相關設施。新華社記者 任鵬飛 攝結論難說出口
「北溪」爆炸事件發生後,各方普遍認為這起事件系「蓄意破壞」。去年4月,瑞典檢方指出,制造爆炸的最有可能是「一個由國家發起的團伙」,但迄今沒有公開指認任何與該事件有關的嫌疑人。此次瑞典檢方結束調查,對相關情況依然諱莫如深。永奎斯特在公報中說:「我無法對瑞典調查結論發表進一步評論,也無法對瑞典調查中的任何嫌疑人發表評論。」
「北溪」事件發生以來,關於幕後黑手有過多種說法。西方在事發後紛紛指責是俄羅斯透過破壞管道威脅歐洲,但由於俄方要切斷天然氣供應只需關閉管道閥門,保留管道還能以恢復供氣為籌碼與歐洲討價還價,因此這一不合情理的說法逐漸平息。
去年2月,美國知名調查記者、普利策新聞獎得主西摩·赫什爆料是美國聯合挪威對「北溪」管道實施爆破,並披露了不少細節。因美國既有能力又有動機實施破壞,這一說法獲得不少輿論認同。
不久後,美國【紐約時報】和德國【明鏡】周刊等媒體又投擲第三種說法,稱爆炸事件可能由一個烏克蘭團體制造,且烏政府不一定知曉。俄方指責這一說法是要包庇真兇。
目前,俄、美、烏三國均否認破壞「北溪」管道。分析人士指出,對實施調查的瑞典等歐洲國家而言,無論給出怎樣的調查結果都很麻煩。如果咬定俄羅斯是幕後黑手,很難讓國際社會信服,但如果把矛頭指向美國或歐美大力支持的烏克蘭,又將出現十分尷尬的局面。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7日在新聞釋出會上說,瑞典方面因害怕揭開事實真相而結束對「北溪」爆炸事件的調查。
這張丹麥國防部2022年9月27日釋出的航拍照片顯示的是一處「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點。新華社發(丹麥國防部供圖)著眼脫身和入約
既然自己查會帶來麻煩,那麽甩給他國便成了最佳選項。瑞典安全評論員約恩·格蘭隆德指出,「北溪」爆炸事件調查是瑞典的「燙手山芋」,選擇「讓德國完成任務」是瑞典「最方便的出路」,因為所有其他方案都將導致瑞典必須指出可能的肇事方,這還會讓瑞典面臨「采取措施追究相關國家責任」等後續難題。
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世界經濟與國際政治學院第一副院長伊戈爾·科瓦列夫認為,瑞典稱沒有管轄權,只是想「擺脫掉一個麻煩」,而不是想采取嚴肅的調查行動或追查事件真相。
此外,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瑞典放棄長期奉行的軍事中立政策,謀求加入北約,但遭到部份北約成員國阻礙,此時正急於催促美國推進其入約行程。皇家丹麥國防學院研究員肯內特·布爾表示,考慮到瑞典處在希望加入北約的「敏感位置」,其沒有結論的調查「或許有充分的理由」。
俄羅斯聯邦政府財政金融大學社會科學與大眾傳播系主任亞歷山大·沙季洛夫認為,瑞典是「在壓力下做出了這一決定」。
瑞典跨國和平與未來研究基金會創始人揚·奧貝裏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對「北溪」管道的破壞是罕見的、具有全球影響的事件,對歐洲經濟產生極其嚴重的後果。查明幕後元兇對維護國際法十分重要。「我認為美國是破壞‘北溪’管道的幕後黑手。因此,瑞典希望避免與美國發生沖突並取悅美國,這是一個合理的說法。(瑞典檢方的)決定和論據是站不住腳的,純粹的政治再次淩駕在事實之上。」(參與記者: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