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我們從事國企改革服務,當然非常關註二十屆三中全會,三中全會透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下稱「【決定】」)就是中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和路線圖、施工圖,為接下來五年、十年乃至本世紀中葉的改革工作提出新要求、指明新方向。
雖然我們要突出重點學習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相關內容,但是也要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等方面的改革部署深入學習,畢竟,幾乎所有深化改革之舉都涉及國資國企,必須全面系統學習,才能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行程中融會貫通、結合實際、全面落實【決定】要求。明律師在學習【決定】之時,也秉承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心態,與大家一起分享學習心得、共同進步。今天我們聊聊深化國有企業原始創新所需要的「三高一優」。
三、國有企業推進原始創新制度安排
(二)強化高質素的科技供給——原創技術策源地
科技供給是指國企透過科技創新活動所提供的新發現、新理論、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等科技成果,國企透過源源不斷的科技供給才能培育新動能、發展新產業。
因此,國企要重視科技供給制度建設,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不斷提高科技供給能力,這是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作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1.融入國家創新體系
國企要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化能力建設,持續健全「系統布局、需求引領、一體聯動、協同開放」的科技創新體系,並行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更大範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融入國家創新體系,積極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技專案,牽頭或參與國家科技攻關任務,強化專案、基地、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推動國有企業真正成為原創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重要主體。
2.建立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
國企要建立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建立企業研發準備金制度,提升原創技術研發投入占比,暢通科技創新的資金支持通道,推動科技與金融資本深度融合,充分利用資本市場融資來支持科技供給。
3.強化目標導向的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
國有企業要強化創新引領發展的策源能力和目標導向的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推動科技創新從跟蹤型向開創型、引領型轉變,在戰略價值高、套用前景廣、自身有優勢的領域全力攻堅,推進戰略導向的體系化基礎研究、前沿導向的探索性基礎研究、市場導向的套用性基礎研究取得突破,聚焦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從源頭和底層解決關鍵科學技術問題,著力突破基礎理論、基本原理、基礎軟硬件、關鍵基礎材料等瓶頸制約,努力取得更多關鍵核心技術和源頭底層技術。
4.升級完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模式
國企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過程中要引入「揭榜掛帥」、「賽馬制」、「軍令狀」、「專案經理制」等新機制,打造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核心圈」,構築技術和產業的「朋友圈」,形成帶動廣泛的「輻射圈」,大幅提升科技創新體系化能力和科技創新效率。
(三)建設高能階的研發平台——創新聯合體
國企要充分利用其作為原始創新和核心技術的需求提出者、創新組織者、技術供給者、市場套用者的身份,從技術供給和需求牽引雙向發力,在更大範圍整合科研力量、資金資源等創新要素,建設高能階的研發平台以開展原始創新。
高能階的研發平台是指具有強大科研實力和創新能力的科技研發機構,具有引領性、開放性、不可替代性、多功能性、戰略性等特點。高能階的研發平台能夠打破各個創新主體間的壁壘、集聚高端創新資源和人才,積極開展跨學科、跨領域的協同創新和國際科技交流,推動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同時也是賦能高質素發展的「強引擎」,在科技創新體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1.建設國家級研發平台
國企要牽頭或參與建設國家實驗室、全國重點實驗室以及技術中心、工程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台,推動創新平台以及科研設施器材的開放共享共建,充分發揮其對科技創新的服務和支撐作用,進一步提高科技資源利用效率
2.共建區域創新中心
區域創新中心是指在產業、人才、資金、技術和資訊等方面對區域創新發展具有引領與輻射帶動作用的城市或創新實體,是國家創新網絡中的重要節點。 區域創新中心在特定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領域起引領作用,可以推動區域經濟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跨越,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增長極,形成主體功能明確、優勢互補、高質素發展的區域創新布局。
國企要積極參與共建區域創新中心,發揮區域創新中心集聚創新資源、提升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作用,推動區域經濟的高質素發展。
3.打造高水平創新聯合體
創新聯合體是由創新資源整合能力強的領軍企業牽頭,基於行業共性關鍵技術、基礎前沿技術攻關需求,以共同利益為紐帶,以市場機制為保障,聯合科研機構、高校以及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等共同參與組建的體系化、任務型、開放式緊湊創新合作組織。
國企是科技創新的需求提出者、創新組織者、技術供給者、市場套用者,但是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往往涉及多種資源協調、多條路線協同和多個團隊創新,必須打破各創新主體之間的壁壘,強化國企主導組織協同、人才支撐等保障機制,確保各類創新資源的有機整合,鼓勵產學研相關科技人才在聯合體內部的流動,破除「創新孤島」,探索科技人才激勵機制創新,支持科技人才大膽創新、敢於擔當,透過「鮎魚效應」激發國企創新活力。
綜上,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聯合體就成為建設高能階研發平台的關鍵,可以有效推動產學研合作從松散型向深度融合型轉變,打造資源整合、分工明確、有序協同的大兵團科技創新模式。
(四)推進高效率的產業融合——創新聯合體升級版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的環境下,只有實作產學研深度融合,才能跨越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之間的死亡之谷,推進高效率的產業融合。
因此,國企要健全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機制,即國企牽頭打造創新聯合體的升級版,國企提供重大工程專案和重大套用場景,牽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拉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構築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首先,圍繞關鍵領域「卡脖子」技術問題、產業鏈亟需完善的關鍵環節、具有先發優勢的關鍵技術、引領未來發展的基礎前沿技術等難點痛點問題,國企要主動開放市場和套用場景,加快布局建設一批概念驗證、中試驗證平台,推進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套用,使更多科技成果從樣品演變成產品、從產品延伸為產業。
其次,國企要發揮市場需求、整合創新、組織平台優勢,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完善產業鏈上下遊、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合作機制,打造創新聯合體升級版,推進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套用的全鏈條創新,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良性迴圈,為加速培育戰略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提供戰略支撐
(五)持續營造優質的創新生態
1.健全支持原始創新的出資人政策
健全支持原始創新的出資人政策,為國有企業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政策體系和制度安排,最佳化國企經營業績考核制度,完善研發投入加回機制,加大原始創新成果考核獎勵力度。
2.以創新創造為導向靈活開展多種形式的中長期激勵
堅持「能給盡給、應給盡給」的原則,以創新創造為導向,靈活開展多種形式的中長期激勵,靈活開展股權分紅等多種形式中長期激勵,加快推進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建立職務科技成果資產單列管理制度。
3.進一步完善合規免責機制
大力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對科技創新活動給予足夠包容支持,延長對基礎研究專案的考核周期,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努力營造鼓勵探索、長期支持、寬容失敗的創新環境。根據科研工作不確定性高的特點,抓好科技創新領域合規管理工作,進一步完善合規免責機制,讓科技人員放開手腳幹事業、心無旁騖搞科研。
4.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探索更加合理的選人用人制度,搭建各類人才幹事創業平台,積極為各類人才力量松綁,並透過最佳化崗位體系設定、完善薪酬管理機制、配套激勵約束機制、健全科技人才評價體系、探索人才流動與離崗創業機制,構建科學、技術、工程、管理等人才協同創新機制,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著力培養造就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著力培養造就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