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專訪晶科科技國際業務總裁白曉舒:全球化戰略與出海之路

2024-09-25新聞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雨辰

「出海」是2024年光伏產業的關鍵詞之一。

隨著光伏行業步入微利階段,中國光伏企業紛紛將目光投向國際市場,並視其為打破內部競爭僵局的關鍵路徑。在競爭環境日益嚴峻的今天,光伏市場上彌漫著濃厚的出海氛圍與規劃,以至於業界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不出海,就出局。」

海外市場的需求狀況如何?如何構建海外市場?在拓展海外市場時會遇到哪些挑戰?在這一過程中,應如何避免風險?近日,時代財經針對這些問題專訪了晶科科技國際業務總裁白曉舒。

作為國際業務的領導者,白曉舒負責推動晶科科技國際業務建立、擴充套件和戰略實施。自2005年起,白曉舒便投身於新能源領域,並在此前於海外大型能源公司及投行領域積累了深厚的專業經驗。對於行業底層邏輯的理解使他深知:「在開創新市場業務同建立、完善管控體系的過程中,準確的分析與判斷至關重要,而行業成功的核心則在於高度專業化和善於學習的人才。」

前瞻性布局出海

近年來,面對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和不確定性挑戰,疊加地緣政治、全球貿易格局的重構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光伏企業加快了出海步伐。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預測,光伏行業在全球裝機量方面預計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到2024年,在保守估計下,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容量預計將與上一年持平,大約為390GW;而在樂觀的預測中,這一數碼有望達到430GW。

「晶科科技的國際化布局早已開始。」白曉舒向時代財經介紹道,自2015年起,晶科科技便正式踏足海外新能源獨立發電領域,並持續在國際市場展現其積極活躍的身影。得益於董事長李仙德的深謀遠慮以及早期的國際化戰略部署,公司得以更早地洞察並適應國內及國際市場的變化。

「經過十年的穩健發展,公司已從一個專註於光伏發電專案的主導開發商和投資者,逐步蛻變為一個在全球範圍內擁有廣泛影響力的知名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特別是在我們的核心市場,晶科科技是一個競爭力極強的品牌,這一點在中東和歐洲市場尤為顯著。」白曉舒表示。

白曉舒指出,晶科科技的核心市場定位十分明確。首先,聚焦於海灣國家,覆蓋範圍包括阿布扎比、阿曼、沙特阿拉伯以及科威特等國;其次,在歐洲市場,公司以西班牙為核心,逐步拓展至意大利、波蘭和羅馬尼亞;在拉丁美洲,晶科科技則專註於哥倫比亞和智利市場;在亞太地區,澳洲和菲律賓是其主要的市場焦點。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許多國家已將碳中和目標提上日程,全球正向低碳經濟轉型。晶科科技憑借對這一趨勢的早期預判,堅定執行其長期全球化戰略。

晶科科技財報數據顯示,2024 年上半年,公司海外新增專案儲備 2.8GW。與此同時,晶科科技持續推進儲備專案後續開發工作。其中,2022 年中標的沙特 300MW 光伏專案建設進行中,計劃下半年完工;2023 年中標的沙特 400MW 專案已簽署工程總包合約,融資安排達到預期目標;哥倫比亞 200MW 專案工程即將開工;西班牙175MW專案,正式進入專案施工階段。據了解,該專案目前已與第三方正式簽署了股權收購協定。

人才即核心競爭力

隨著光伏行業逐漸陷入「內卷」困境,技術通常被視為取得市場有利競爭的關鍵手段。然而,白曉舒卻認為,行業在技術上已經相當成熟和透明,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在於人才的聚焦和培養。

「我堅信,這個行業成功的關鍵在於人才和高水平的當地化團隊。」白曉舒稱,盡管技術等外部因素確實重要,但關鍵在於將這些外在因素內化,只有具備強大學習能力、熱情和遠大抱負的員工,才能夠開創出新的局面。

憑借在國際市場上積累的多年經驗,白曉舒清楚地知道公司需要什麽樣的人才,並且知道如何將他們安排在合適的位置。在采訪過程中,白曉舒反復強調了人才的重要性,並表達了這樣的觀點:「有了人才,就能有好的解決方案。」

截至目前,晶科科技透過全球招聘和內部培養,已經構建了一個高度國際化的團隊,公司在全球設有6個核心市場分支機構,每個分支機構都配備了當地的開發、融資和工程管理團隊。

事實上,出海並非一蹴而就。白曉舒表示,在構建團隊和內部管理體系的過程中,晶科科技並未遵循「先建立體系再出國」的傳統路徑。相反,出國、建立體系和招聘人才是同步進行的,這就像同時拋起三個球,不允許任何一個球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晶科科技憑借團隊的專業性、激情與創造力以及在高度競爭的國際大型光伏發電招標中的業績,成功吸引了眾多國際能源巨頭及大型財團的合作,並贏得了他們的高度認可和信任。此前,晶科分別與日本丸紅、法國EDF等大型跨國能源企業組成聯合體,先後多次參與由阿布扎比政府組織的光伏發電專案公開招標,成功中標並合作投資了阿布扎比一期1.2GW以及目前全球最大的單體光伏電站阿布扎比二期Al Dhafra2.1GW光伏發電專案,並兩次創造了當時的全球最大單一專案和最低投標價格。

晶科科技透過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多家全球能源巨頭和大型融資財團以及一流的工程承包商、器材供應商等建立了良好的業務合作關系。

立足中東,放眼世界

業內普遍認為,目前正是中東市場加速起步的黃金時期。平安證券的觀點表示,中東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光照資源,年均太陽輻射量普遍在2000千瓦時/平方米以上,是全球範圍光伏資源最好的區域之一。同時,中東主要國家能源轉型意識強、經濟基礎較好、政策支持力度大,出台了「沙特2030願景」「2050年阿聯酋能源戰略」等規劃。

在海外市場戰略開發方面,白曉舒概括道:「晶科科技專註於海灣地區,聚焦當地政府的大型招標專案。此外,在最近幾年,公司於中東以外的區域積極開發新的綠地專案,並已取得顯著成效。」

白曉舒透露道,晶科科技參與沙特政府的第三輪、第四輪和第五輪招投標,目前在沙特擁有近800兆瓦專案。公司的專業化經驗及全球資源整合力使其在沙特新能源投資領域具有高度競爭力。公司與沙特國家電力公司合作投資,參與了第五輪投標,這將有助於進一步提升在沙特市場的競爭力。

「總體來看,中東市場的政府與投標方的責任邊界及風險更易於框定和量化。」白曉舒表示,以阿布扎比為例,政府在其標書中明確了最低回報,並對提供專案用地及完成開發專案的前期工作等都有明確的規定,邊界條件非常清晰。同時,這些國家信用等級較高,匯率及資金匯出風險處於可控範圍之內。

事實上,在采訪過程中,白曉舒不止一次提到「風險」二字,面對光伏行業的市場波動,晶科科技采取了一系列風險評估和市場調整策略。

「我們面對的是由七八個市場組成的復合體,每個市場都有其獨特的法律監管體系、政策和習俗,我們都需要進行風險評估和對沖策略的有效性分析和方案。」白曉舒指出,晶科科技的國際化戰略重點就在於本地化。這一戰略使得公司能夠針對不同國家的具體情況,構建起強大的本地團隊,並在總部統一管理的框架下,保持旺盛的持續的生命力。

據悉,晶科科技已在海外發電市場深耕十年,不斷拓展業務範圍和商業模式,足跡已遍布歐洲、拉丁美洲、亞太以及中東地區的15個國家。目前全球範圍內擁有超過27GW的優質專案儲備。

「我們並不偏好長期持有資產,一旦在當地政策和監管允許及能為股東帶來超額回報時,我們便會考慮出售這些資產。」白曉舒表示,晶科科技致力於輕資產,並追求高周轉率模式。

「在執行這一戰略時,我們面臨兩個關鍵問題:首先,是否具備結束專案的投資流動性;其次,結束投資的盈利。這要求我們針對每個市場專案和國際資本興趣的具體情況,進行詳盡地分析。我們也會考慮持有資產,比如綠地開發專案,以及所在國政府對投資結束有明確規定的專案,我們可能需要持有3年至5年。」白曉舒進一步補充道,在戰略實施的過渡期,必須保持平衡。

與此同時,晶科科技也積極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和服務領域,如儲能、綠氫,以及向第三方提供開發、融資、工程等整體解決方案的服務,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和需求。

白曉舒認為:「新能源領域技術、成本相對透明。因此,我們追求的是以開創性思維和跨專業能力形成相對有利競爭。在技術上,並非僅限於光伏與儲能的結合,或是獨立的儲能解決方案,還包括風能和太陽能的綜合利用。面對眾多選擇,我們需要根據當地情況來明確商業模式,並推動其前進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