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何尊」銘文中的「宅茲中國」的「中國」指的是哪裏,是洛陽、周原、鎬京之一嗎 ?

2023-06-13新聞

這個話題...充分體現了三個地方網友的心態:

寶雞一些網友認為自己的岐山才是宗周,所以曾宣傳岐山是宗周,豐鎬是成周。抹掉洛陽。

可惜學術界沒有什麽大佬認為豐鎬是成周的。

洛陽一些網友認為自己的成周才是首都,所以曾宣傳岐山是宗周,洛陽是成周。抹掉西安。

可惜學術界沒有什麽大佬敢公開否定豐鎬是周都的。

其實西周三都的歷史輪廓本來就比較清晰:

  • 岐周是「周」,這個地方從黃帝時期就開始叫周。後來商朝經歷了妘姓周國和姬姓周國。姬姓周國是周太王從豳國遷到周國後建立的。
  • 鎬京是「宗周」,周文王滅掉殷商宗親,宗國的宗侯虎後,周文王父子在宗國境內先後興建豐、鎬。這個宗國也叫崇國,但出土戰國竹簡裏的寫法是「宗」。
  • 洛邑是「成周」,周成王派周公興建並定名,主要是容納殷商遺民。而且定名「成周」之後,周成王又給鎬京改名叫宗周。宗周改名時,宗國遺民還沒死完呢。
  • 後世學者往往認為宗周得名是因為「諸侯宗之」,成周得名是因為「周道始成」。但王占奎先生在【成周、成㠯、王城雜談——兼論宗周之得名】中提出一說,認為宗周之「宗」與成周之「成」本就是兩都所在地名。

    王後廄克商,才成㠯,周公易小臣單貝十朋。(【小臣單觶】銘文)

    「宗」就是崇侯虎的崇國之「崇」。而周公二次克商時,就已經有成㠯,也就是成師,即駐在「成」地的王師。可見成可能也是一個成周建立之前就存在的地名。

    【呂氏春秋·簡選】:「殷湯良車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戰於郕,遂禽移大犧,登自鳴條,乃入巢門,遂有夏。」

    【呂氏春秋】中與有夏臨近的「郕」有可能就是成周建立前的「成」之地名,也可能就是周武王之弟成叔武的封地。不過後世一般認為成國在山東鄄城附近。

    但結合傅斯年先生【大東小東說】,周公二次剪商之後,周武王所封中原諸侯都大規模向東方移封,最初的魯國、燕國、齊國都在河南境內,分別在魯縣、郾城、南陽一帶。那麽,成國最早可能也在洛陽附近,後來這裏建立了成周。而山東的成國很可能如魯國、齊國、燕國一樣,是遷向更遙遠的外圍地區建立屏藩與統治據點。其實燕國北遷後,還留下一個姞姓的南燕國在河南,但距離郾城比較遠。「成」這個地名在成國東遷後,可能就留給了東都成周。但周成王最終的謚號為「成王」,或讓後人對「成」是否為原本的地名產生了混淆。

    成周作為時人心中的「天下之中」,其實選用「成」字,而不是「郕」或者其他的通假字,是「成」字古字可能本就從「戊」。戊,中宮之位,恰好在十個「天幹」次序的居中位置。因而古人也常以其指方位中央。因此「成」這個字本身帶有「居中」的意味。符合成周四土之中的定位,可能是成這個地名最早的得名源頭。

    因此,成周的「成」很可能也是此前就有的當地地名,後來被一語雙關所使用,並不純粹是因為「王末有成命」或者「名為成周者,周道始成」。春秋戰國那些解讀經典的宗周、成周得名理由可能都是牽強附會出來的,反而錯被後世奉為真理。

    隹(唯)王初■(遷)宅於成周復■(稟)珷(武)王豐(禮)■(福)自天才(在)亖(四)月丙戌王■(誥)宗小於於京室曰昔才(在)爾考公氏克■玟(文)王■(肆)玟(文)王受茲大令(命)隹(唯)珷(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或(國)自之(茲)■(乂)民……隹(唯)王五祀。」(【何尊銘文】)

    1963年陜西寶雞市何尊出土後,唐蘭先生曾將前兩句釋為:「唯王初遷宅於成周,復稟武王禮福自天。」他認為當時周朝已經正式從鎬京遷都到成周。但由於無法解釋文獻與青銅器中仍然大量顯示宗周、豐、鎬、蒡京為後來整個西周的政治中心,所以唐蘭先生又補充說:「但是後來不知由於什麽原因,周王朝的政治中心,還是在宗周,一直到幽王時西周王朝覆滅,平王才真正東遷。」[1]

    朱鳳瀚先生更是認為此句記錄得就是「西周王朝政治中心的遷轉」[2]的遷都之義,成周才是西周更主要的政治與軍事中心。但持此與歷代傳統認知觀點相悖的學者為少數。

    馬承源先生認為,「遷」這個字應讀「堙」,是「堆土造城」的意思,指的是「營造洛邑,而不是東遷洛邑」。[3]後來他又將這個字釋做是「壅」,仍認為營建之意。[4]

    王占奎先生也認為何尊記載的時間為成王五年,「遷」應當是營建之意[5],與【尚書大傳】中「周公攝政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作樂,七年致政成王」的「五年營成周」時間吻合。成王五年開始營建是成王第一次前往成周,與【尚書·洛誥】中成王七年「迎成王於洛邑」的成周建成,成王第二次前往成周並不沖突。不過對於何尊的五年說與文獻中的七年說之的沖突,有學者用周公輔政與成王親政兩個時期均單獨紀年來解釋,也有學者用成周與洛邑為雙城來解釋,爭議仍然比較大。

    張政烺先生認為,「遷宅」是【尚書·召誥、洛誥】中的「相宅」之意[6],也就是考察建都之意。孫斌來先生亦認為此說「至確」[7]。

    楊寬先生認為,第一句的斷句應該是「唯王初遷,宅於成周」。他雖然認為該字為「遷」的古體「遷」,但他依據【說文解字·遷】的古義解釋:「遷,登也」,認為此處的「遷」不是指周成王初期遷宅到成周,而是周成王「初登王位,居住在成周」[8],是踐祚之意。他認為「遷宅」二字不應連讀,「周天子經常居於鎬京(即宗周)聽政,有時也來到成周處理政務」。這一觀點被廣泛接受,後來楊寬先生在其著作【西周史】中也對這一句意有專門篇章進行詳細論述。

    劉蕙孫先生也有一種觀點,認為這個「遷」是指「遷的是商的大邑」[9]。李民先生也認為「遷」的遷居物件是「殷人」[10]。李仲操先生也認為是遷殷頑民於洛邑。[11]

    李學勤先生認為這個字形不是「遷」,而是「禋」,是祭祀之名,並斷為「唯王初禋」[12],認為沒有遷都之意,洛陽是東都。

    陳福林先生更是提出全新的釋讀視角,認為前兩句應斷句為:「唯王初遷,宅於成周。復稟武王豐,福自天。」[13]他認為,「遷」是遷徙的說法,而非遷都。「宅」字則與「度」同,是想辦法的意思。更主要的是他對第二句的釋讀和斷句提出了異見,認為「復」字在古籍和金文有「返還」之意。其他學者將何尊中的「豐」字釋為「禮」,他則認為就應是豐京的「豐」本字「豐」。其他學者的「復稟武王禮福自天」是適逢對武王進行豐福之祭的意思。而在他重新斷句之下,則意為周成王返回豐京敬告武王,福分自能天降。他透過對第二句重新斷讀,解釋為周成王又回到豐鎬。

    再就是李守奎先生的總結性觀點,認為「遷」可以是遷宅,也可以是「新都建起,舊都可以不廢,對於國君來說,也就是多了一個辦公與居住的場所……‘遷宅於成周’就像清代皇帝由故宮移居圓明園一樣,對於周王來說實際上暫時是遷離鎬京,別居成周,並不是一去不回了。」[14]

    這些古文字,是專家首先透過容易釋讀破譯的常見字,然後根據字形、詞組、句型,順藤摸瓜破譯更多古字,然後再根據不同的出處代入語境和辭意,最終確定對應今天哪個漢字。其實都是一個字一個字推敲出來的。比如何尊這個字到底是「遷」還是「壅」還是「禋」,就存在不同解讀。前者是遷都或遷居,中者是營建,後者是祭祀。然後「遷宅」是否連起來在一句是一個詞,連起來就是遷都或遷居,不連起來就最多是遷居。即使這個字是「遷」,又是什麽意思?遷居還是遷都?而且楊寬先生從古文字學經典【說文解字】中,找出了更合理的一個「遷」字古字義,是登的意思,也就是登基,踐阼。而且他即使認為這個字是「遷」的,除了朱鳳瀚等個別學者認為就是遷都,普遍還是認為只是遷居,並非一去不回了。當然,洛陽方面宣傳總是極力往認同者最少的遷都方向上拉。

    綜合來看,周成王營建成周,是營建東都。(歧)周、宗周、成周,三都並存,符合出土金文的記載。而依據絕大多數的古籍文獻所言,宗周鎬京是三都之主都。

    其實【洛誥】裏,周成王在就不斷表達自己要回宗周。真正想讓成王遷都的是周公。

    王曰:「公!予小子其退,即辟於周,命公後……」王曰:「公定,予往已……」周公拜手稽首曰:「王命予來承保乃文祖受命民,越乃光烈考武王弘朕恭。孺子來相宅,其大惇典殷獻民,亂為四方新辟,作周恭先。曰其自時中乂,萬邦鹹休,惟王有成績……」……王命周公後,作冊逸誥,在十有二月。惟周公誕保文武受命,惟七年。(【逸周書·洛誥】)

    其實【洛誥】中已經較為露骨得記載了周成王與周公的遷都之議。七年冬,成王說自己將要離開洛邑,讓周公繼續治理東都,而且承諾讓周公的子嗣將來都治理東都,延續分陜而治。但周公卻不斷向成王提及東都計劃是文王、武王的遺誌,並且強調相宅的目標,以及成周的居中地位,可以讓周成王有更顯赫得功績。但是顯然,周成王獲得親政權力之後,仍然是讓周公管理東都,不接受周公遷主都的主張。

    此下成王留周公治洛也。成王言我退即居於周,命公留後治洛。葢洛邑之作,周公本欲成王遷都以宅天下之中,而成王之意,則未欲舍鎬京而廢祖宗之舊。故於洛邑舉祀發政之後,即欲歸居於周,而留周公治洛。【朱子曰:上文「王曰」兩段周公無答辭,疑有缺文。成王言我當歸即政於宗周,而命公留於洛猶唐節度留後之意。】(【書傳大全·卷三】)

    後世史家,包括朱熹都能看出【洛誥】似有刪節,沒有記載成王自言要回到關中時周公的答話。顯然,周王朝未記錄得周公之言,很可能就是更為直接得勸都成周之諫言。但成王不采納,最終未成行。為了維護周公與成王的君臣和諧之形象,這裏可能被刻意隱去。因此【何尊銘文】中,無論「遷」字是否為遷都之意,遷都是周公代表得東土集團之策動方向,而非朝堂共識。

    成王親政後,西土派看周公代表東土,不斷有裹挾成王遷都之動向,也趁機動作。有人向成王進讒言,說周公曾詛咒成王生病,結果嚇得周公逃奔楚國。待成王開啟周公當年為成王禱告消災的冊文,成王才被感動,又請回周公。周公之所以能輕易奔楚,或是因為周公當時仍在東都,地理交通上更方便從洛陽到南陽。成王表面上說讓周公世代掌管東都,但果真如此,豈非天有二日,將周國王畿一分為二,分裂自家基本盤?成王借此讒言敲打周公,實際上是借機把周公迎回宗周,卸了周公東土之權。這就是功高震主的宿命啊。

    成王十年,周公在豐京病逝。臨死前,他讓成王一定要把他葬在成周,以表明他不敢離開成王。這是最後一次側面暗示,讓周成王將來葬在東都成周,將主都東遷。但成王還是最終拒絕了他,以他不敢把周公當成臣子為理由,將周公葬在畢,也就是周文王與周武王所在的祖陵。他這是側面否定了周公最終的遷都請求。此時周成王尚年輕,又哪會定下自己將來一定會葬在哪裏呢?

    第二代周公仍然受命坐鎮東都,因為周公家族的利益在陜東,代表東土集團。周公與召公當年分陜而治,就已經決定了這種利益格局。但成王後來去世時,他給康王認命的輔政大臣成了召公和畢公,沒有周公家族的事了...很明顯,成王是在努力擺脫東土集團的影響。

    其實這個問題早好多年就說了很多,只不過有些人油鹽不進,重復謊言,只斷章取義信自己喜歡相信的。比如當年懟我的這位如是說:

    像這種洛陽網友支持成王遷都說,對我的反駁,簡直讓我哭笑不得。已經不是斷章取義,而是壓根兒連目錄都不讀了。

    【西周史】「第四編 第二章 釋何尊銘文兼論周開國年代」,楊寬先生用了整個一個章節去講何尊銘文中的那個字,到底是不是遷都的意思。

    總之,由於何尊的出土,我們對【召誥】和【洛誥】得到了進一步的理解,對於周公攝政和歸政的年代以及相關的大事可以進一步明確。成王遷都成周之說是不能成立的;由此作出的推論,認為遷都成周在周公歸政成王以後五年,周公攝政不應包括在成王在位年數之內,也是缺乏依據的;至於說周公歸政成王以後,成王在成周改元而親自執政,周公因而回到豐邑,更是不可信的說法。(【西周史】p521 第四編 第二章 釋何尊銘文兼論周開國年代)

    楊寬先生在【西周史】中專門駁斥了何尊銘文的遷都成周說,竟然還被拿其他無關的句子用來說明楊寬先生支持遷都。真得就只會檢索「成周」兩個字啊...

    三代歷史文獻記載匱乏,必須結合大量考古出土材料配合去看,還要對各家其實都只是一家之言的推論進行謹慎的辨析,對一般網友而言判斷難度較高。所以就這種看似一本正經說胡話的,直接顛倒參照作者本意,對著事實指鹿為馬的,照樣過百贊...

    赫赫宗周,褒姒滅之。(【詩經】)
    宗周,鎬京也,謂之西周。(【毛詩正義·卷四·王黍離詁訓傳】)
    成王歸自伐奄,在於宗周鎬京。(【尚書正義·卷十七·多方】)
    宗周即鎬京也,於彼不解,至此始為傳者,宗周雖是鎬京,文無「豐鎬」之字,故就此解之。(【尚書正義·卷十八·周官】)
    宗周,鎬京。豐,文王所都。(【尚書正義·卷十八·周官第】)
    宗周者,為天下所宗,止謂王都也。武王已都於鎬,故知宗周是鎬京也。(【尚書正義卷·十五·召誥】)

    包括好多說鎬京不是宗周的,連自己是推翻歷史傳統說法得一方都沒搞清楚。自古以為來都認為好景就是宗周。今人有人非要質疑,反倒成了西安搶宗周了。關鍵是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其他都城是宗周,反而鎬京是宗周,因鎬京的前身是商朝的宗國,地名原本就叫「宗」,是有一條可以作為印證的證據鏈的。西周歷史記載很少,金文出土又很多細節不明。同樣是寫西周史,楊寬的【西周史】與許倬雲的【西周史】,由於采信的青銅器銘斷代觀點不同,得出的結論甚至可以南轅北轍。所以三代史基本上60%的結論性敘事,其實也都是福爾摩斯式觀點,隨時會被顛覆。人人都可以從眾多矛盾性觀點中摘取自己喜歡的那種...因此還是要看共識多不多。像成王遷都,基本上屬於極缺乏共識的個人觀點,卻因為有地方利益作祟被大肆宣傳。

    沒辦法,我知道西安人有耐心,能看到,能看懂這最後一段的,都屬於少數了,更別說抵觸這個主流觀點的多數洛陽網友。其實往前推幾年,我現在寫的我也看不懂...可以鉆得空子太多了,不如直接相信中學歷史教科書來得直接。

    [1] 唐蘭【何尊銘文解釋】

    [2] 朱鳳瀚:【<召誥>、<洛誥>、何尊與成周】

    [3] 馬承源【何尊銘文初釋】

    [4] 馬承源【何尊銘文和周初史實】

    [5] 王占奎【何尊銘文的釋讀與營建成周的紀年問題】

    [6] 張政烺【何尊銘文解釋補遺】

    [7] 孫斌來【何尊銘文補釋】

    [8] 楊寬【釋何尊銘文兼論周開國年代】

    [9] 劉蕙孫【宗周與成周——兼探<何尊>「佳王初■宅於成周」的含義】

    [10] 李民【何尊銘文補釋——兼論何尊與<洛誥>】

    [11] 李仲操 【何尊銘文補釋】

    [12] 李學勤【何尊新釋】

    [13] 陳福林【關於何尊銘文的幾點新補證】

    [14] 李守奎【出土文獻中遷字的使用習慣與何尊遷宅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