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亞洲杯其實本身球迷對於國足的預期就並不高,一方面是本身從揚科維奇的大名單來看,國足確實已經到了無人可用的地步,另一方面中國足壇又剛剛經歷了反腐大震動,內外環境確實不好。
但是國足最後2平1負的表現可以說是比預期中的還要低, 兩平一負一球未進,1976年以來首次在亞洲杯小組中不能贏球,有史以來首次在亞洲杯小組賽中沒能取得進球。 4年之後還會不會更差,沒有人知道,但就目前的球員儲備來看,肯定不會好。
這幾場被罵的最多的,也是中國隊問題最大的就是進攻端,除了最後一場比賽上半場張玉寧、韋世豪、林良銘的組合打出了一些不錯的機會之外,武磊、譚龍被罵的不少,但問題在於,韋世豪受傷的情況,除了32歲的武磊、35歲的譚龍,真的沒啥人了。
有質疑揚科維奇為什麽不帶艾克森的,我看了一整個賽季的成都蓉城,包括國足友誼賽,34歲的艾克森真的上場踢了,我相信挨罵不比武磊譚龍少。還是那句老話,最強之人永遠在替補席,永遠是沒招進國家隊。
而本屆比賽球隊唯一的遮羞布恐怕就是這條相對比較穩固的後防線,特別是蔣光太,可以說是後防大爹。但我們也就只有一個蔣光太了。
目前國家攻弱守強的局面,多多少少還是跟前幾年金元足球的聯賽有關,俱樂部想要好成績,鋒線上買外援就可以了,導致國產進攻球員的比賽時間進一步壓縮。本身就沒幾個能踢中超的好前鋒,就為數不多那點還沒機會上場。
亞洲杯被淘汰已經是事實,還能怎麽樣?早點面對現實。 青訓人才短期內無法補充球隊實力的情況下,揚科維奇,或者是揚科維奇的接替人,要好好想想怎麽用這些人去踢世預選賽了。
這屆亞洲杯不光看到中國足球有多弱,更是看到了其他國家的進步有多明顯。目前除了傳統日韓伊沙澳之外,跟卡塔爾、伊拉克、烏茲別克、阿聯酋也有不小的差距,而剩下的十幾只球隊實力差距可以說是非常小。大家都在規劃,都在請好教練,沒有哪一支球隊中國可以說能穩贏。
感觸特別深的就是黎巴嫩和塔吉克那場,真的是拼的太悲壯了,雙方都是拼到了最後一刻。現在想想要不是前兩輪遇到他們,國足真不見得能跟他們打成平局。而國足,最後一輪,面對9人輪換上了3個門將的卡塔爾,表現就是上半場不多的閃光。
還能如何評價?
我倒要看看國足跟A股究竟哪個下限低!
我在參加「知乎球評人--決戰亞洲杯」活動,在卡塔爾亞洲杯期間參與活動問題討論,贏取積分可參與抽獎,寫下優質觀點還將有機會入選「知乎球評人俱樂部」,活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