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首屏新聞成都1月23日訊(四川新傳媒集團省兩會特別報道組記者 李丹 攝影報道)2023年,四川新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4家,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覆蓋全部縣(市、區),80%醫保事項實作「網上辦」……2024年,要逐步提高醫療衛生領域政策保障水平,逐步提高醫護比、床護比,支持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增加雙人間、單人間病房……
在今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中,「人民健康更有‘醫’靠」的字眼非常醒目。報告還有哪些特點?如何讓人民健康更有「醫」靠?對此,記者采訪了四川省政協委員,省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徐斌,請他談談對報告的感受,以及省衛生健康系統將如何讓人民健康更有「醫」靠。
![](https://img.jasve.com/2024-1/4699138f04871b3e99ece1e97120a56a.webp)
四川省政協委員,省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徐斌
談報告:
成績亮點「多」+目標任務「清」+民生情懷「濃」
「政府工作報告涉及衛生健康,字數之多質素之高,非常明顯。」徐斌表示,報告凸顯了濃濃的民生情懷,大到「川渝通辦」政務服務,小到醫院病房雙人間、單人間改造,「與人民健康息息相關的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沈等工作部署,既貼近民意、又回應民需。」
不僅民生情懷「濃」,而且成績亮點「多」。在徐斌看來,報告是四川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的全面總結和生動縮影。地區生產總值首破6萬億,多項經濟指標晉級升位;30件民生實事全部完成,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建設加快推進,既做好了「經濟發展題」、又答好了「民生福祉卷」。
「同時,目標任務‘清’。」徐斌認為,報告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聚焦高質素發展這一現代化建設首要任務,系統謀劃部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科技創新、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擴大內需、城鄉融合發展、重點領域改革、對外開放、美麗中國建設等重點任務,既立足實際、又高瞻遠矚。
「政府工作報告緊扣中央精神、立足四川實際,總結工作全面客觀、實事求是,部署任務思路清晰、重點突出,具有很強的政治性、可行性、實踐性,是一份堅定政治方向、謀劃全域發展、凝聚各方力量的好報告。」徐斌表示,「完全贊同政府工作報告,並將貫徹落實好此次兩會精神。」
談落實:
加快「四大建設」+深化「三項改革」+突出「四條主線」+強化「三大支撐」
2024年是實作「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徐斌介紹,省衛生健康委將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安排部署,以衛生健康強省建設為目標,加快「四大建設」,深化「三項改革」,突出「四條主線」,強化「三大支撐」,奮力開創全省衛生健康事業高質素發展新局面,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提供堅實健康保障。
加快「四大建設」方面,將加快健康四川建設,推動出台相關意見,開展健康四川18個專項行動攻堅,啟動首批10個健康四川示範縣建設。加快川渝衛生健康一體化建設,啟動川渝健康高質素發展工程,聯合爭創國家檢驗醫學中心、國家職業健康醫學中心。加快「兩個緊密型」建設,推動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六一體管理」「六協同共享」和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八統一」管理,推進4個「五大中心」建設,2024年底建成65個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加快健康產業體系建設,實施健康產業高質素發展「十二大行動」,推動醫養、康養、旅遊結合,發展銀發經濟。
深化「三項改革」方面,徐斌介紹,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促進「三醫」聯動、推進「五醫」協同,出台推動公立醫院高質素發展十條措施,抓實公立醫院「國考」「省考」。深化疾控體系改革,出台關於推動疾病預防控制事業高質素發展的實施意見,建立健全人員通、資訊通、資源通的醫防協同機制,實施重大慢性病防治「四早」工程。深化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建設,強化中醫藥協同發展,打造一批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和中醫藥強縣。
突出「四條主線」方面,將加大優質資源供給,加快醫學「高峰」「高原」「高地」建設,啟動臨床重點專科培優提質工程。改善看病就醫體驗,提升護理服務質素。最佳化「一老一小」服務,深入實施銀齡健康工程,落實老年人多渠道掛號等措施,便利老年人看病就醫;辦好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門行動」民生實事。新建、改擴建普惠性托位10000個。守護婦幼健康,為100萬名農村適齡婦女免費提供宮頸癌和乳癌篩查服務,為全省新生兒提供先天性心臟病免費篩查,為脫貧縣新生兒提供兩種遺傳代謝病和聽力障礙免費篩查。
徐斌表示,在強化「三大支撐」方面,將強化黨建引領,深入實施黨建示範培育三年工作規劃,深化衛生健康行業黨委、文聯和知聯會建設,建設四川衛生健康行業黨校。強化人才建設,堅持衛生人才「引、育、管、用」一體推進,實施衛生健康人才「十百千萬」工程,大力培養既懂臨床、又懂預防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