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五日,中國進行了一次罕見的洲際彈道導彈全過程試射,距離上一次試射,已經過去了整整四十四年。這次試射的成功,再次向世界證明了中國維護國家安全和戰略穩定的堅定決心。
與以往不同的是,西方國家此次表現得極為低調,鮮少有人對此發表評論,只有一國公開表示了所謂的「擔憂」。
這種沈默的背後,其實隱藏著許多資訊。在試射開始前,中國已經按照國際慣例,向美國、英國、法國三個核大國進行了通報,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這次試射的公開透明,也使得西方國家慣用的「中國威脅論」失去了市場。
美國在收到中方通報後,立即派出了一架戰略偵察機前往東海方向進行偵察。他們或許以為,這次試射會像過去那樣,從中國內陸發射,並穿越東海進入太平洋。然而,中國這次選擇了從海南島發射導彈,完全出乎他們的預料。
這也解釋了為何美國沒有立即對試射做出評論,因為他們在等待偵察機的進一步情報和分析結果。畢竟,在缺乏確鑿資訊的情況下,任何草率的言論都可能引發外交風波,甚至成為國際笑柄。
對於英法兩國而言,他們在軍事實力上與美國存在差距,一向以美國馬首是瞻。因此,他們的態度很可能取決於美國的立場。在沒有得到美國的明確指示之前,保持沈默是他們最安全的選擇。
日本卻對此次試射表現出與其他西方國家截然不同的態度。日本防衛大臣和防衛省官員接連發聲,對中國「增強軍事活動和試射洲際彈道導彈」表示「擔憂」。這種「擔憂」的背後,實際上反映出日本長期以來的安全焦慮和試圖突破戰後體制束縛的野心。
日本一直以中國導彈可能對其構成威脅為借口,試圖修改和平憲法,為自己發展進攻性軍事力量尋找正當理由。
他們甚至抱怨中國沒有提前向他們通報試射計劃,但事實上,這次試射的導彈飛行軌跡並不經過日本領空,且根據國際慣例,也無需向非核武器國家進行通報。
日本這種「擔憂」的表態,更像是借題發揮,試圖利用國際輿論為自己謀取更大的軍事和政治利益。他們不斷渲染「中國威脅論」,其真實目的或許是想以此為借口,進一步突破戰後國際秩序對其軍事發展的限制,實作其成為「正常國家」的野心。
然而,中國自始至終都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的國防建設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需要,不針對任何國家。那些企圖將中國正常的國防建設渲染成威脅,並以此為借口謀求自身軍事擴張的國家,才是真正值得國際社會警惕的物件。
總而言之,中國此次洲際彈道導彈試射,是維護國家安全和戰略穩定的必要舉措,其公開透明的態度也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西方國家對此次試射的沈默,也從側面反映出中國軍事實力的提升,以及國際社會對中國維護自身安全利益的理解和尊重。而日本借機炒作「中國威脅論」的行為,則暴露了其試圖突破戰後體制束縛,走軍事擴張道路的危險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