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美軍收到一則警告,別再神話無人機了,這不是打贏解放軍的關鍵

2024-11-07軍情

近年來,無人機技術的蓬勃發展讓不少人看到了未來戰爭的新圖景。特別是在持續近兩年的俄烏沖突中,消費級四軸無人機的出色表現,更是讓許多軍事觀察家對其在現代戰爭中的地位有了新的認識。

然而,美國空軍前參謀長邁克爾·莫斯利近日在【防務新聞】上潑了盆冷水,他認為美軍不應被這股"無人機熱"沖昏了頭腦,在未來可能與中國的較量中,戰鬥機和轟炸機才是制勝的關鍵。

莫斯利的觀點頗具啟發性。他指出,美軍面臨的戰略環境與俄烏沖突有著本質區別。在烏克蘭戰場上,小型無人機之所以能"大顯神威",恰恰是因為雙方都未能獲得制空權。換句話說,無人機的活躍,反映的是雙方空中力量的薄弱,而非無人機本身具備顛覆性的作戰能力。

用莫斯利的話說,雖然烏克蘭擁有"數百萬架無人機和數千枚導彈",但仍然陷入了一戰式的塹壕戰。原因很簡單:烏克蘭缺乏能夠執行深度打擊的現代戰機,也沒有足夠的空優戰鬥機保護領空。在這種情況下,攜帶手榴彈的四軸飛行器雖然能在戰術層面制造一些麻煩,但在戰役和戰略層面卻收效甚微。


說到底,莫斯利擔心的是:五角大廈可能會被俄烏戰場上的無人機表現誤導,忽視了與解放軍作戰的特殊性。畢竟,中國軍隊雖然沒有參與俄烏沖突,但一定在認真總結對抗無人機的經驗。如果美軍過度關註無人機而忽視了戰鬥機和轟炸機的發展,恐怕正中下懷。

最近的兩個案例很好地說明了現代戰機的重要性。以色列空軍的F-35戰機成功突防伊朗防空系統並完成打擊任務,美軍的B-2轟炸機則精確摧毀了也門胡塞武裝的地下軍火庫。這些任務都需要戰機具備強大的突防能力、精確的打擊能力和足夠的載荷,這是小型無人機無法企及的。

有趣的是,莫斯利還用經濟學的視角為高成本的現代戰機辯護。他指出,人們不應該只看單機成本,而要看"效果成本"。在海灣戰爭中,一架隱身戰機能達到19架非隱身戰機的作戰效果,而今天這個倍數還在提升。

因此,莫斯利認為,美軍應該加快研發B-21隱身轟炸機和下一代空中優勢戰鬥機(NGAD)專案。因為中國空軍的裝備更新速度超出預期,已經大量裝備了殲-20、殲-16、殲-15B等先進戰機,美軍需要依靠新型裝備建立跨代優勢,才能在未來可能的沖突中保持制空權。

莫斯利還提到了一個令人擔憂的數據:過去30年,美國空軍的作戰飛機數量減少了一半多。他認為,美國現在必須重建其戰鬥機和轟炸機庫存。如果忽視這一點,美國的威懾力和獲勝能力都將面臨風險。

當然,莫斯利的觀點也引發了一些爭議。有人認為,無人機和有人機並非非此即彼的關系,兩者可以形成互補。事實上,美軍正在推進協同作戰飛機(CCA)專案,就是要讓無人機與有人戰機協同作戰。但莫斯利的核心觀點是,在當前美國空軍戰鬥機和轟炸機數量已降至30年前一半的情況下,重建這支"重型力量"才是當務之急。


只不過,以美國目前的財政狀況和政治環境來看,莫斯利的呼籲能否得到回應還真是個問題。畢竟,研發和采購先進戰機需要巨額資金和持續的政策支持,而美國政府每四年就要換屆一次,這種長期投入能否堅持下去,確實很難說。

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在未來可能的對華沖突中,美軍確實需要重新審視其軍事戰略。畢竟,這不是在打擊恐怖分子或者支援地面部隊,而是要面對一個擁有完整工業體系和先進軍事裝備的對手。在這種情況下,過度依賴無人機確實可能會帶來災難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