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浦防東山又名老禿山,在 1:50000 的地圖上,此山並無標註,然而,於韓戰中,它卻是極為聲名遠揚的山頭之一,其名氣定然能夠位列前五。誌願軍和美軍在這兒展開了長達一年的持續交鋒,最終是誌願軍取得了勝利。
老禿山原是中美兩軍緩沖區裏的一處高地,1952 年 6 月 6 日,美軍第 45 師 180 團 A 連悄然將其占據。其後,誌願軍 39 軍 115 師 343 團同美軍第 45 師 179 團、180 團於老禿山展開了三次慘烈的爭奪,歷經三次作戰卻三次受挫(我軍將此稱作三打老禿山,美軍則稱其為第一次老禿山戰役),最終老禿山依舊被美軍掌控。
本文所探討的是第四次老禿山攻防戰鬥,美軍將其稱作第二次老禿山戰役。然而,此戰役的實際情況,與誌願軍、美軍以及韓軍戰史中的記載,存在著顯著的差異。
接連三次挫敗,39 軍與 115 師皆不準備令 343 團繼續作戰了,緣由頗為明晰,連續三次作戰皆未取得理想成果,那怎能不更換人員呢?你無法勝任,自當讓他人上陣。115 師政委沈鐵兵向 343 團團長耍清川及政委王國英言道:「你們據守陣地達七個月之久,退下休整吧。」此言語頗為婉轉,實則 115 師已然做出決定,交由 345 團出戰。
耍清川一聽,豈能不明白其中緣由。這如何能忍,耍清川與王國英即刻去找四月新上任的 115 師副師長王扶之——他們的老團長,懇請其幫忙說情,而後又去找沈鐵兵,立下誓言:「再讓我們出擊一次,若攻不下,撤我職務,哪怕砍頭,我也毫無怨言。」
既然立下了軍令狀,耍清川決意全力以赴了。不過,並非讓部隊去拼死作戰,而是他這位團長準備孤身涉險。他打算親自展開偵察,悄然潛入美軍陣地縱深的 346.6 高地進行潛伏,以此來探查老禿山的美軍陣地情況。346.6 高地,乃是李延年曾經攻伐與奮戰過的地方(詳見:李延年所參與的戰鬥,為何能獲得中央軍委的高度贊譽,並被授予極高榮譽?以及李延年何以能夠與袁隆平、鐘南山等人並駕齊驅,榮獲共和國勛章?)。待到戰爭末期,因老禿山已被誌願軍攻克,冷槍冷炮能夠隨時朝 346.6 高地射擊,致使 346.6 高地上的美軍猶如驚弓之鳥。彼時的美軍為第 7 師,而當面的誌願軍同樣是第 7 師,美軍在 346.6 高地部署了兩個連進行防守,即便如此的兵力配置,駐守的美軍也都不願久留。以英勇善戰著稱的希臘營,在駐守一個月後撤離陣地時,個個都如釋重負,甚至欣喜若狂。希臘營將 346.6 高地稱作「死亡之地」,美軍第 7 師第 31 團 E 連連長霍爾多夫上尉表示:「(346.6 高地)是一個荒涼、熾熱、令人畏懼的所在,那裏滿是死亡的銘印。」
事實上,自李延年那次戰鬥之後,誌願軍便未再對 346.6 高地發起過攻擊,然而美軍卻對此銘記於心。緣由何在?只因老禿山的戰略位置極為關鍵,當老禿山被誌願軍掌控後,處於 346.6 高地上的美軍每日都遭受炮彈襲擊,這般日子著實難熬。
耍清川打算前往346.6高地進行潛伏偵察,他僅攜兩人同行,分別是1營營長姜玉清以及偵察參謀孫振冀。在出發之前,耍清川將自己的個人物件交付給政委王國英,並言道:「倘若我無法歸來,你是明白的。」而後,耍清川等三人換上戰士的著裝,每人攜帶兩枚手榴彈,一枚用於戰鬥,另一枚則是為了在必要時選擇同歸於盡;唯有孫振冀攜帶了一支碳烯槍。
39 軍軍長吳信泉並未阻攔耍清川進行潛伏偵察,他認為此為對幹部的一種錘煉,然而,他也不會對耍清川置之不理。於是,他向 115 師下達指令:派遣 4 個炮兵連,竭力保障耍清川等三人的安全。
團長親身涉險展開深入潛伏,此乃誌願軍三十九軍的卓越作風。正因如此,美軍在老禿山的陣地的所有狀況,都被三四三團了如指掌。
並且,耍清川迎來了一個絕佳契機。美軍第 23 團於 16 日進行換防,而他將進攻時間設定在 17 日淩晨 4 時,如此一來,便可讓新接防的美軍第 23 團猝不及防。
美軍第 23 團絕非泛泛之輩,堪稱是美軍於韓戰中發揮最為出色的一個團,亦是美軍最為精銳、戰鬥實力最為強勁的一個團。
第二次戰役初始,誌願軍四十軍一百二十師三百五十九團突襲魚龍浦,致使作為美軍第二師殿後部隊的第二十三團猝不及防,誌願軍成功截斷了美軍第二師主力的退路。然而次日,該團團長弗裏曼上校便指揮部隊打通道路,這讓三百五十九團遭受了較大傷亡。在美軍第二師的大規模潰敗中,第二十三團依舊擔任殿後任務,弗裏曼果斷選擇從安州公路撤離,使得第二十三團未遭受過多損失。在第四次戰役初期的雙聯隧道之戰中,美軍第二十三團戰鬥隊突破了四十二軍對其設下的伏擊,此戰鬥規模並非巨大,但對於屢戰屢敗、士氣消沈的美軍而言,卻如同一劑強心針,雙聯隧道戰鬥由此成為美軍在韓戰中的標誌性戰役。接下來的砥平裏戰鬥,國人則更為熟悉,美軍第二十三團戰鬥隊抵禦住了誌願軍八個團的圍攻,此役被稱為「砥平裏失利」(參見:砥平裏戰鬥慘敗,誌願軍陣亡三萬?不吹不黑,真相來了!)。
在第四次戰役機動防禦階段,美軍第 23 團進擊的是東線的人民軍。1951 年 4 月初,美軍第 23 團的「搖擺行動」被美軍視作經典戰例,並載入戰例選編之中。故而在第五次戰役第一階段,人民軍繞開了戰力強悍的美軍第 2 師,轉而對美軍第 7 師第 32 團發起進攻。在第二階段作戰時,美軍第 23 團戰鬥隊被誌願軍 12 軍 34 師、35 師圍困於寒溪、自隱裏一帶,美軍第 23 團歷經苦戰後再度成功突圍。在美軍 1951 年的夏季攻勢裏,美軍第 23 團於血嶺、傷心嶺再度聲名大噪。
此乃美軍於韓戰裏一支極為精銳的王牌之師。
耍清川雖勇闖敵陣摸清了美軍老禿山陣地的部署,然而有一狀況為其力所不及,即美軍第 23 團和第 179 團的換防事宜。從表象來看,這似乎是個良機,可實際情形卻未必這般。
【39 軍軍史】、【115 師史】以及【115 師戰例選編】皆表明,老禿山的守敵是美軍第 23 團 F 連(此為加強連)。而【115 師戰例選編】還提到,該連在 6 月 26 日進駐陣地(此資訊有誤,實際應為美軍第 45 師第 180 團 F 連)。
事實上狀況極為繁復,我僅可依據戰鬥的情形向諸位講述。
誌願軍343團團長耍清川於潛伏偵察結束歸來後做出決定,調遣1連與9連,聚合優勢軍力,從四面展開包圍,將東北側當作重點,施行多路進擊,將守敵徹底殲滅。
其一連自東北側實施主攻;三排充作右翼徑直沖向主峰;一排當作左翼,突破後率先剿滅反斜面的敵人,而後朝主峰推進;二排作為預備隊。九連從正面予以助攻;一排由西北側朝著主峰進擊,三排從正西方朝主峰進攻,此兩個排與一連三排構成鉗形之態;二排為第二梯隊,在主峰周邊加入戰鬥。
團警衛連自南側展開攻擊,在突破前沿陣地後即刻就地實施防禦,對來自東南無名高地的援敵予以阻擊;另派出 1 個班去接應 9 連 3 排。
2連1排向東南挺進,對來自346.6高地及富興裏方向的援敵予以阻擊;115師偵察連3排朝東北行進,對346.6高地及石峴洞方向的援敵進行阻攔。
山炮、野炮、榴彈炮計三十六門,坦克、自行火炮共八門,迫擊炮一十八門構建成炮兵群,以此對步兵作戰予以支援。此外,在七連、八連陣地上匯集輕重機槍一十八挺,高射機槍兩挺,用以輔助步兵沖鋒。
7 月 14 日至 16 日,115 師以及 343 團炮兵群針對老禿山美軍陣地實施了破壞式射擊。17 日 4 時,1 連、9 連進入屯兵洞。恰在此時,美軍第 23 團 F 連 2 排剛好登上老禿山,接管了第 179 團 I 連的陣地。17 日白晝,F 連又增派了兩個班。21 時 05 分,誌願軍炮兵展開火力猛襲。21 時 21 分,炮兵火力轉移,1 連、9 連展開沖擊。事實上,在 343 團發動進攻之際,老禿山上的美軍為 1 個排外加 2 個班。幾乎在誌願軍發起攻勢的同時,趕赴老禿山的美軍 F 連 1 排遭到誌願軍 2 連 1 排的伏擊。
然而,美軍兵力僅止於此嗎?並非如此。在誌願軍 343 團展開攻擊後,美軍第 23 團的首席作戰參謀即刻下令,讓 F 連余下的全部兵力進入陣地。而在彼時,美軍第 23 團與第 179 團的換防工作尚未完成。美軍第 179 團團長桑德林中校旋即指示其 1 營接替美軍第 23 團 E 連的陣地。緊接著,美軍第 23 團 E 連朝著老禿山進行增援。
然而,美軍的增援即便再迅速,也已然來不及了。誠如前文所述,當下的老禿山上僅有美軍第 23 團 F 連的 1 個排以及 2 個班,誌願軍在兵力方面占據著絕對優勢,初始火力亦強於美軍。歷經三十余分鐘的激烈戰鬥,1 連與 9 連成功攻克老禿山。依據事先的安排,9 連負責留守防禦,其余部隊則撤回。
在陣地戰階段,誌願軍若要奪取敵軍陣地,幾乎能夠做到想攻克哪處高地便能成功拿下哪處高地。然而,難題在於,在抵禦後續敵軍的反擊時,誌願軍往往會留下規模較小的一支部隊。倘若進攻時出動的是1個營或2個連,那麽就會留下1個連;要是進攻時是1個連,那就會留下1個排或者加強排。毫無疑問,這支部隊隨後必將展開極為慘烈的防禦作戰,承受極為嚴酷的考驗。
當 9 連負責組織防禦之際,美軍第 23 團 E 連與 F 連的殘余人員已呈戰鬥隊形猛撲過來。貌似 343 團奪取老禿山後,真正的鏖戰方才拉開帷幕,然而實際狀況極為繁復。18 日 0 時 05 分,美軍第 23 團團長梅根斯上校指令所有支援火力全力向老禿山射擊(在此次老禿山之戰中,僅美軍第 37 野戰炮兵營便發射了 47498 發炮彈,此數量重新整理了該營在韓戰中的紀錄;重迫擊炮連則發射了 8000 發)。【115 師師史】記載,18 日黎明時分,一個營的美軍在炮火掩護下發起狂猛反攻。
美軍近乎兩個連的兵力,怎能記作一個營呢?此種寫法毫無差錯。18 日 0 時至清晨的戰事異常慘烈,美軍時而宣稱已攻占山頂,時而又上報被中國人擊退。就在此時,第三個美軍連隊現身了,此乃美軍第 23 團的 K 連。美軍第 23 團尚未與第 179 團完成接防工作,身為預備隊的 3 營怎會有部隊如此迅速地趕來呢?這速度著實驚人。
原來,在耍清川於 346.6 高地進行潛伏偵察之際,美軍第 23 團 3 營營長正處於他頭頂的山頂之上。此人亦在觀測地形,且旋即擬定了增援作戰的反擊規劃。美軍第 23 團 3 營覺得,誌願軍進擊老禿山時,可能投入的最大兵力為 1750 人,會獲得 7 個炮兵連、反坦克炮兵 2 個連,以及坦克與火箭炮的支援。其戰鬥力水準於中國軍隊裏堪稱上乘。原先第 179 團所制定的以 1 個加強排實施反擊的計劃全然不妥。在反擊過程中,必須出動坦克且配備眾多步兵,同時明確了接近路徑與關鍵地形。
18 日 4 時,在美軍 E、F 連再度呈報又遭中國人擊退之際,K 連啟程了,與他們同行的尚有美軍第 45 師第 245 坦克營的坦克及裝甲車。美軍第 23 團團長梅根斯上校與第 179 團團長桑德林中校隨之趕赴一線。
在有生力量的助力下,美軍又獲突破,9 連陣地的東北角為美軍所占據,其步兵順著交通壕持續滲入。耍清川即刻下令 7 連前去增援,7 連率先遣 7 班實施反擊並成功,緊接著便參與到 9 連的戰鬥之中。美軍 K 連上報難以行進,稱中國人的迫擊炮極為難纏,請求撤離,然而此請求被指揮作戰的 2 營營長駁回。
於是,K 連協同 E 連、F 連再度發起進攻,而誌願軍方面則用 7 連替換 9 連,再次成功瓦解了美軍的攻擊態勢。
在老禿山激戰正酣之際,美軍依舊在調兵遣將。18 日上午,美軍第 23 團 1 營正逐步接替第 179 團的陣地。旋即,美軍第 2 師師長弗萊伊少將親自下令 B 連停止接防。鑒於前方戰事呈不利態勢,美軍第 1 軍軍長肯德爾少將親自與第 45 師師長魯弗勒少將進行協調,令第 23 團 1 營整體停止接防,讓第 179 團繼續駐守在陣地上。
11 時 30 分,近乎 K 連的兩個排遭誌願軍逐下山的同一時刻。美軍第 23 團團長梅根斯上校告知 1 營營長,自此成立一支特遣隊,該特遣隊由 A 連、B 連、I 連、L 連、M 連以及坦克連 3 排構成,由其掌控全域,1 營營長實施指揮,團首席人事參謀予以協助指揮。16 時將與 E 連、F 連、K 連一道繼續展開進攻。
故而我言,狀況極為繁復,我只得稱其太過癲狂。就為了一處連級的前哨據點,在其淪陷後未過多久,美軍竟做出了近乎調動第 23 團整個團的抉擇,著實癲狂。美國人何必如此竭力呢。
7連即將對陣的美軍包含7個步兵連(其中M連為火器連),理論而言,面對美軍這支最為精銳的部隊所占據的顯著優勢兵力,7連要想抵禦住,難度極大。
然而,戰況卻接連呈現出諸多富有戲劇性的情節。第四次老禿山的攻防之戰,仿若一部好萊塢式的魔幻喜劇巨作。
18 日 16 時,美軍第 23 團的 B 連在 M 連以及坦克連 3 排的援助下,於正東方向率先展開進擊;緊接著,I 連在東北方位投身戰鬥;A 連在南側發動攻勢,且有坦克連 1 排予以支援。美軍接連擲出了 3 個連,當下美軍投入戰鬥的部隊達 6 個連,旋即就變為 7 個連,L 連也加入了戰鬥。
結果悲催的 B 連剛啟程便遭誌願軍炮彈襲擊,至於戰況怎樣,誌願軍未提及,美軍亦未言明。美軍僅表示穿過炮擊區域耗費了整整一個小時,隨後團長梅根斯上校指令首席作戰參謀趕赴前線集合 B 連的離散士兵,令其繼續作戰。然而作戰參謀匯報稱,B 連人員難以尋覓,不過我卻發現 L 連已接近山坡。
緊接著,L 連遭到炮彈襲擊。此時,美軍作戰參謀總算察覺到 B 連的人員,大概有 20 人處於山腰的三分之一位置,L 連則位於半山腰。I 連表示正在持續執行任務,以此來緩解 B 連與 L 連所承受的壓力。
旋即,夜色降臨,L 連呈報,已然攻克老禿山。梅根斯欣然大喜,然而,他的喜悅為時過早,情勢即刻便會發生逆轉。
19 日黎明時分,美軍第 23 團 1 營營長向梅根斯上校團長呈報,實際狀況絕非下級所匯報的那般。當下,B 連全員不見蹤影;I 連位於山腳下;L 連處於山腰,而非山頂。最終核實,B 連多數人員於 18 日夜間 23 時,隨 E 連、F 連以及 K 連一同撤離(E、F、K 連依令在 23 時撤退),彼時的 B 連撤離後僅余 20 人(19 日 2 時,B 連連長率 45 人再度上山,而後又離去)。與 B 連同行的坦克連 3 排也一同撤離,甚至鼓動前來支援的第 245 坦克營的坦克一並撤離。
此刻美軍察覺到形勢極為嚴峻,中國軍隊實力強勁,這場仗頗為棘手,必須對策略予以調整。為此,他們匆忙召開會議。然而,【115 師師史】與【戰例選編】中,對於 18 日 16 時之後的戰鬥未著一字。畢竟若無戰鬥、毫無壓力,定然難以落筆,總不能憑空編造。但美軍的戰爭日記記載得頗為明晰,從 16 時到 23 時,總計 7 個步兵連將誌願軍 343 團 7 連包圍。
著實是奇異的一幕,然而更為奇異的尚在後頭。
美軍在緊急會議中作出決定,將第 38 團 3 營調遣上來,作為第 23 團的預備隊;遭受打擊的 1 營及 K 連與第 179 團進行換防,不過很快 K 連的換防指令便被取消;與此同時,命令 I 連和 L 連於 15 時 30 分再度發起進攻。然而,離奇之事仍在持續,兩個小時過後,這兩個連中有半數人員擅自從山上撤離,反正沒有任何一名美軍軍官承認下達過撤退的命令。
此刻,【115 師師史】提及,19 日美軍的炮彈數量頗為可觀,而步兵進攻僅在黃昏時分展開,僅一個加強排發動攻勢,且被輕松擊退。時間倒是相符,然而兵力卻存在差異。美軍進攻的實則為兩個連,其中一半人員撤離,僅余一個連的兵力。可誌願軍卻表示僅看到一個加強排。這意味著什麽?想必無需我多言,剩余未撤離的那一半人裏,至少又有一半藏匿起來,並未參與戰鬥。順帶一提,19 日美軍的支援炮兵中,僅第 37 野戰炮兵營便發射了 8971 發炮彈(18 日,該營發射 6416 發)。
20 日,目睹第 23 團戰況欠佳,師長弗萊伊少將滿心憂慮,遂將師屬的第 2 戰鬥工兵營與第 2 偵察連調配給第 23 團,用以增強其力量。團長梅根斯上校深切察覺到兵力匱乏,因而決意將 K 連召回繼續投入戰鬥,與此同時,團指揮所與前進指揮所予以合並,由他親自指揮作戰。
20 日的戰鬥尚未打響,一樁怪異之事卻已上演。上午時分,美軍第 2 師副師長下令派遣一輛坦克前往老禿山進行偵察。怎料,這輛坦克竟被第 2 師的人事參謀驅離,其理由為坦克會成為中國人的射擊靶子,招致中國人大量的炮彈,對其他部隊構成威脅,速速離去。而在坦克離去的途中,竟然真的發生了翻車事故。
午後,美軍特遣隊(彼時即為 3 營)持續展開攻擊,然而進攻未見成效。團長梅根斯上校決意不收兵,決定連夜展開夜戰,並指令 K 連於 20 時 30 分加入戰鬥。激戰至 22 時,K 連在接近老禿山山頂時遭逢誌願軍猛烈火力壓制,連長當場殞命,全連僅余 24 人。K 連繼 18 日後再度潰敗。
團長梅根斯上校漸顯歇斯底裏之態,他責令團首席作戰參謀即刻登山,集結 K 連與 I 連的剩余人員持續作戰。21 日 3 時 30 分,梅根斯上校調遣了其麾下第 8 個步兵連——G 連。
中午時分,G 連的一個排拖延許久後總算抵達老禿山,按原計劃他們本應在一個半小時內做好作戰準備。在同樣於 21 日抵達的重迫擊炮全連(此前有 1 排參與作戰)發射 700 發炮彈後,美軍以 I 連居左,G 連一個排居中,L 連在右的陣型,再度發起進攻。20 時 30 分,G 連全員抵達,接到命令即刻上山,去接應先前投入戰鬥的那個排。然而,G 連卻找尋不到自己的那個排(真想前往老禿山瞧瞧地形,瞧瞧這些美軍在玩捉迷藏時究竟都藏在何處)。22 日 3 時 30 分,G 連宣稱已完成任務,占領老禿山。梅根斯上校當即下令部隊就地構築工事,後方的南韓勞工隊全力運送器材物資。但山上的美軍反饋稱中國人的炮火異常猛烈,無法展開挖掘作業。天將破曉時,美軍稱遭到中國人的反擊,K 連剩余的一個排奉命即刻增援,可 K 連發現,實際情況與 G 連所述大不相同,G 連在陣地上的人員寥寥無幾。
跟隨上山的第 23 團首席作戰參謀借 K 連的無線電即刻請求供應沙袋、彈藥與水。其後,他下山尋覓那些理應處於山上的人員及物資,他斷定這幫可惡的家夥定然又溜下山去了。然而作戰參謀判斷失誤,他尋遍了整個老禿山山腳,毫無所獲。這是何種狀況?難道美軍士兵會憑空消失不成?作戰參謀做出決定,既然尋不到人,那便先前往前方供應站(19 日設立,當日便遭誌願軍炮彈襲擊,炸毀兩輛吉普車)催促南韓勞工隊向山上運送彈藥裝備。
抵達前方供應站後,他見到了憑空消失的 G 連的 70 名士兵以及其他連隊的 15 名士兵。這些人於前方供應站內,有的在抽煙,有的在進食,有的在飲酒,更有甚者在引吭高歌、談笑風生,全然一副太平盛世之景。著實令人憤懣不已,作戰參謀當即責令這些人返回山上,然而卻遭到了冷酷回絕,這些美國士兵無人理會他。此乃戰場兵變,其性質極為惡劣。與此同時,美軍第 23 團的首要後勤參謀向他表示,南韓勞工隊難以將彈藥器材運至山上,緣由是這些南韓人在出發後會丟棄物資並徑直逃離。
作戰參謀旋即致電美軍第 23 團團長梅根斯上校進行匯報。梅根斯上校聞此報告後,戾氣頓生,下令道:「將這些違抗命令之人予以槍決,盡力誅殺,直至其余人甘願上山與中國人作戰為止。」此乃美軍團長在韓戰中下達的最為癲狂的指令。作戰參謀認為此令著實難以施行,遂決定采用談話勸服之策略。將嘩變的 85 名美軍士兵劃分為若幹小組,軍官與士官們逐個小組與之交談。在此,我著實不得不欽佩這 85 名美軍士兵。任憑作戰參謀以情勸導、以理說服、以利引誘、以災脅迫,這 85 人始終堅定不移。作戰參謀怒喝:「團長已然下令,不上山者皆予槍斃。」被分成若幹小組的 85 名美軍士兵仍舊對其毫不理會,態度異常一致,未出現一個屈服者。何為「富貴不能迷亂其心,貧賤不能改變其誌,威武不能壓服其節」?這 85 名美軍士兵便是!
無奈的作戰參謀只得再度向團長梅根斯上校呈報,梅根斯決然下令:「統統槍決,不留活口。」
作戰參謀無法狠下心來動手,恰在此時,美軍憲兵抵達,依作戰參謀之令,將這八十五名士兵盡數拘捕。
當美軍憲兵實施抓捕行動之時,誌願軍343團7連首度直面慘烈的戰鬥,此般場景方才符合進攻兵力達三、四個連的美軍所應呈現的戰鬥態勢。然而,作戰最為勇猛的實則為K連所余的那個排。他們強行突入7連4班陣地,彼時陣地上僅存副班長倪詳明與戰士周元德,他們乃是為守護轉移進坑道的傷員,從而留守於表面陣地。二人同步拉響手榴彈,與美軍玉石俱焚。倪詳明被追記特等功,並榮獲一級戰鬥英雄榮譽稱號;周元德被追記一等功。
其後,當 85 名美軍士兵遭到拘捕,美軍第 23 團撤離戰鬥。第四次老禿山戰鬥因美軍這一恥辱性的醜聞而宣告終結。
此役,美軍第 23 團除 C 連之外的所有步兵連皆被投入使用,且獲得諸多支援,然而卻慘遭失敗。僅在 19 日至 21 日期間,美軍第 23 團便有 364 人傷亡。就整個戰鬥而言,上世紀 50 年代美軍的衛勤數據顯示傷亡 387 人,通常最終數據會在衛勤數據的基礎上增加 10%。相較之下,誌願軍 343 團的傷亡情況頗為輕微。
為了一座小山頭興師動眾,投入這般強大的兵力與火力,此次戰鬥理應是異常激烈且慘烈的。就在前不久展開的 190.8 高地之戰中,美軍第 45 師 180 團同樣傾盡全力,與誌願軍 39 軍 117 師對 190.8 高地展開反復爭奪,誌願軍有近 800 人傷亡,而美軍的傷亡則高達 1200 人(參考:誌願軍雖經歷挫折,但稱美軍傷亡為己方兩倍,經查美軍戰史,此說屬實)。
同樣規模的第四次老禿山戰鬥進行得頗為平淡,美軍直至最後才尋得緣由,倘若他們閱覽過【115 師師史】,則更會豁然開朗。【115 師師史】載明:「19 日至 21 日,美軍以一個排至兩個連的兵力對 7 連發起多次進攻。」此中所記錄的兵力與美軍實際投入戰鬥的兵力全然不符。任何一國的戰史在記敘防禦作戰時,往往會高估進攻方的兵力,韓戰中的誌願軍與美軍亦是如此,美軍向來誇大甚多,誌願軍的估量通常會稍高一些。然而,【115 師師史】卻出現了記載兵力低於實際兵力的狀況,著實罕見。而原因在那 85 個美軍士兵被拘捕的瞬間得以揭曉:在整個戰鬥行程中,眾多美軍士兵根本未參與戰鬥,而是藏匿起來,直至 22 日這一情況才被察覺。
這無疑是一樁重大的醜聞,美軍最為精銳的王牌部隊竟曝出此般醜聞。長久以來,這一醜聞一直處於被遮掩的狀態。美軍戰史【韓戰中的美國陸軍】中對第四次老禿山戰鬥的記述,與本文存在頗大的差別,該書記載因雨季降臨,道路泥濘,不適宜作戰,故而撤兵。韓軍戰史【南韓戰爭】則幹脆對 18 日之後的戰鬥情形只字未提。直至多年後,美軍第 3 師為自身叫屈——他們在 391 高地的戰鬥中出現類似狀況,結果 103 人被送交軍事法庭,91 人被判刑,一個團就此解散。美軍第 3 師定然心有不甘,同樣是戰場嘩變,為何自己就招致了美軍歷史上規模最為宏大的軍法審判,被視作美軍在韓戰中的最大恥辱,而第 23 團的情況卻被掩蓋起來了呢?
只因閱覽了美軍第3師的相關資料,我進而尋得了美軍第2師第23團老禿山戰鬥的初始檔案。一經檢視,此乃美軍於韓戰中最為精銳的團級部隊,怎會曝出這般醜事。
讀者們定然會發問,你既然一再聲稱第 23 團乃是美軍於韓戰中最為精銳的團,那你又如何闡釋其在老禿山戰鬥裏的糟糕表現呢?美軍替我給予了回應,美國的將軍們覺得第 23 團落敗的責任全然歸咎於團長梅根斯上校,認定他能力欠佳,神經敏感,性情暴躁,有著嚴重的精神病癥。正因如此,梅根斯旋即就被革職了。
7 月 26 日,梅根斯遭撤職後,美軍第 23 團擬定了由 A 連、C 連重新奪取老禿山的規劃,並於 7 月 31 日展開進攻。8 月 1 日,美軍第 23 團再度將老禿山占據,誌願軍 345 團展開反擊,直至 8 月 4 日,仍未能將老禿山奪回(此即為美軍所言之第三次老禿山戰役)。對於誌願軍而言,若要攻克老禿山,尚需繼續等待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