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俄烏戰爭的另一種假設:如果中國替代俄羅斯的角色,結果會如何?

2025-01-09軍情

「把俄烏沖突中的俄方換成中國,那這場戰爭是不是早就結束了?」

截止到2025年,俄烏沖突的硝煙已彌漫快三年了,還遲遲沒有分出勝負,原本被寄予厚望的俄羅斯也遭到了質疑,而就在這時, 一場以中烏為主角的虛擬戰爭推演在美論壇上火了起來,引起全球熱議。

為什麽外國網友會提出這種假設?如果假設為真誰會是最後的贏家?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內

極限拉扯下的嚴峻形勢

自從2022年俄烏沖突發生到現在馬上就三年了,不僅遲遲沒有結束的跡象,反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愈演愈烈, 尤其是杜林普勝選後,這場戰爭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又一次加劇了 ,究竟什麽時候才能給其畫上「休止符」呢?

作為國際上公認的第二大軍事強國,從俄烏雙方戰爭爆發的那一刻,外界就斷定這是一場速戰速決的「比賽」,贏家毫無疑問是俄羅斯,畢竟雙方的實力差距太大, 有網友表示烏克蘭要成為歷史上的一頁了,可現實卻迎來了大反轉。

雙方之間的爭鬥成了持久的拉鋸戰,外界對俄羅斯壓倒性的支持也發生了變化,不少人質疑俄羅斯在軍事行動的有效性上出了差錯,導致這場戰爭遲遲結束不了, 不僅讓各國的民眾遭遇沈痛打擊,也影響了國際上其他國家。

不管是出於什麽原因,俄烏沖突盡快結束成了世界各國的迫切希望,這場戰役的時間太久了,久到有人發出感嘆,仿佛是上個世紀的事情,它到底什麽時候結束成了國際世界廣泛關註的話題, 可如果它真的能那麽簡單的結束就不會拖到現在了。

其實在俄烏雙方的爭鬥中,有好幾次差點就迎來結果了, 可因為第三方的幹涉,雙方整上了極限拉扯的戰役 ,本來俄羅斯強勁的軍事實力讓外界看不到烏克蘭生還的希望,可國際社會的援助讓烏克蘭有了跟俄羅斯一戰的能力。

雙方打的不分上下,一時之間也看不出誰更勝一籌,雖然俄羅斯很強大,但它沒有後援隊, 雖然烏克蘭實力差,但它有西方國家持續不斷的軍事援助,這讓烏克蘭的腰板挺了起來 ,有了嘚瑟的資本,變得「狂傲」起來。

曾發報道稱他們不僅對俄羅斯進行了反攻,把俄軍打的「措手不及」,還會快速結束這場沖突,可戰爭向來是瞬息萬變的, 2024年的俄烏沖突狀態用兩個詞形容就是跌宕起伏、反轉不斷,這是因為烏克蘭的「囂張」的資本沒有了。

局勢動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2024年年初, 美國因為內戰原因,對烏克蘭援助的計劃一直沒有透過 ,這就導致彈藥不足的情況下, 俄羅斯把烏克蘭「按在地上揍」 ,迅速控制了烏克蘭的重要防禦樞紐,隨後俄羅斯又乘勝追擊,緊跟在烏克蘭屁股後面打。

當時有人猜測俄羅斯要結束這場戰爭了,結果到4月份這個猜想就戛然而止了,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逐漸到位,這下有了武器的烏克蘭不用再畏手畏腳的, 迅速對俄羅斯展開反攻,雙方打的你來我往的,誰也沒有占到便宜。

俄羅斯的想法是一鼓作氣,在烏克蘭的領地上建立緩沖區,結果後方失守被「偷家」了, 烏克蘭在短時間內滲透俄羅斯1000多平方公裏的領域 ,但俄羅斯也不是吃素的,迅速做出應對方案, 控制了俄羅斯近500平方公裏的領域。

雖然面積不多,但重要的是地點, 烏東重鎮被俄羅斯控制住了,這是俄方繼攻占烏克蘭重要防禦樞紐後取得的第二大戰果 ,可即使是這樣,俄方還是沒有占到便宜,今年年初,烏克蘭對俄羅斯展開了瘋狂報復。

烏軍在俄羅斯發起大規模進攻,對外稱把俄羅斯打了個措手不及,現在的俄羅斯正在遭受報應,烏軍已經從多個方面對俄羅斯展開進攻了, 可俄方面表示他們成功阻止了烏軍的兩次進攻,甚至還讓烏軍損失了300多名士兵。

到底是誰吃虧了也不清楚,雙方都要強的「報喜不報憂」,外界已經對雙方的爭鬥乏味了,唯一能讓他們提起興致的就是杜林普上任後會不會再插手,讓雙方的爭鬥再延續下去, 不過比起這個最讓世界各國網友好奇和興奮的還是美論壇上的提問。

虛擬戰爭推演,中國是不是「無敵」了?

俄烏沖突一直結束不了,外界的目光就盯上了中國,這些年中國的崛起和軍事實力的增強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就有外國網友發表疑問, 如果讓中國替代俄羅斯,那這場戰爭會有什麽不一樣的結果?中國能夠取勝嗎?

此話一出就引起世界各國網友的激烈討論,有位法國網友表示,就算換成中國也不會輕易取勝,因為在他看來俄羅斯的非常強大的, 之所以遲遲拿不下烏克蘭是輸在了戰爭模式上,畢竟烏克蘭有北約的幫助。

像無人機、衛星通訊和精準制導武器等,烏克蘭都用上了,這些俄羅斯是沒有的,同樣中國也沒有,還有就是俄羅斯經濟方面受到了制裁, 但俄羅斯憑借硬實力扛下了這些制裁,但放在中國身上就不行了。

這位網友說的看似很有道理,但他還是小看了中國的實力,在軍事上,有權威機構評估, 中國的軍事實力已經走上了世界前列,僅次於美國 ,還有就是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非同凡響, 只是對部份稀有金屬稍加管制,就讓很多國家受到了影響。

經常關註新聞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中國現在不管是在國際地位,還是軍事實力、經濟實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 我們低調沒有多說,但不代表我們實力不行。

有質疑中國的就有支持中國的,有外國網友認為如果是中國,肯定會很早就結束戰鬥的,中國絕大部份武器都是自主研發的,具有很強的先進性, 畢竟中國的制造業可是世界公認的發達,全球很多制造商都離不開中國制造。

除了武器上的優勢,中國的軍人也都是有血性、有毅力的,他們會帶著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上陣殺敵,其實不管是信任還是不信任,這都是對中國實力的一種理解和感受, 雖然假設的很有技術含量,但假設畢竟只是假設,是不成立。

中國對俄烏沖突向來是持中立態度的,不偏袒任何一方,真誠希望雙方能和平解決 ,我們不惹事也不怕事,如果真要假設,就不會有這場戰爭的出現,除非對方想挑戰惹怒中國的後果,體驗一把生與死的臨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