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艦遠航,離不開舵。作為艦船上特有的裝置,舵的效能直接影響到艦船的安全機動。舵手,則直接掌控著整條船的前進方向。在艦船航行中,艦長往往和舵手待在一起甚至親自操舵,以便隨時調整船的航線。
汽車駕駛中,有個借用開船的說法:駕駛員靠左的方式叫「左舵」,駕駛員靠右的方式則稱為「右舵」。那麽,舵到底是什麽,是船的方向盤嗎?請看本期解讀。
說說「舵」的那些事兒
■張誌友
考察歸來的「雪龍」號極地考察船。新華社圖片
舵是船的方向盤嗎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舵就是那個像方向盤的裝置嗎?
是,也不是。
舵其實是控制方向的一整套器材,除了常見的舵輪(就是舵手握著的那個像方向盤的東西),還有舵機,以及船尾的片狀「舵葉」。這些全部加起來才能控制船的方向。
說起來,舵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
最早的船舵,是由船槳發展而來的。古代,人們用槳在船的一邊劃動來讓船前進。當兩側的槳力不對稱時,船會轉向,於是人們也學會了用槳來改變航向。
後來,槳的推進和操作航向這兩種功能逐漸分離:人們在船尾設定了專門的槳來控制方向,並擴大了槳葉面積;除了位置改變,操作也從原來的劃動變成不離開水面的左右擺動。就這樣,槳逐步變成了舵。
早期的舵是斜伸出船尾的,在船後凸出較多。但這樣的尾舵槳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遇到淺灘或靠岸時不易操縱。後來,人們又發明了升降舵,可以根據水深調整舵的高低。當船靠岸或駛入淺灘時,可以把舵吊起來,避免被折斷;不需要改變航向時,也可以把舵升起來,以減少阻力、提高速度;遇到風浪時,把舵降到最低處,可以減少船體搖晃、降低船隨風漂泊的可能性,行駛會更安全。
到了18世紀,人們發明了舵輪,也就是那個看起來像方向盤的裝置。透過這個「方向盤」帶動滑輪來操作後面的舵,就比以前省力多了,而且方向盤位置在甲板上的前方,也方便觀察海面的情況。
舵輪要帶動鏈條,把力傳導至船尾的舵葉,仍然需要人力。為了更省力,舵輪最開始都做得很大。因為中心半徑大,力矩就大,用力就小。不過,即便這樣,通常數小時定期換班的操舵,也讓水手們累得夠嗆。
隨著技術發展,機械傳動變成了液壓傳動,操作舵輪才變得不再費力。目前的駕駛台都是電腦控制的電子傳動同步電訊號,舵輪可以做得比方向盤還小。舵手只用手指撥動,舵輪就轉到需要的角度了。而且在寬闊平穩的海面還可以實作自動駕駛,這大大降低了航行的難度。
「中國環監001」號船駕駛台,駕駛台中間就是比汽車方向盤還小的舵輪。圖片由作者提供
小小的舵如何操控大大的船
首先要說一下,雖然隨著槳的兩種功能分離,慢慢變成調整方向的舵和負責推進的螺旋槳,但它們往往需要聯合在一起發揮作用。
螺旋槳作為推進器,本身也有一些改變方向的功能。比如,直葉推進和噴水推進;還有可調螺距螺旋槳,能透過調節螺距來改變航向和航速;甚至有一種可以360°旋轉的吊艙槳,能實作舵和槳的合二為一,根據航行需要來調整推進器的角度,以實作正航、倒航以及戰術機動需求。
那舵本身是如何調整航行方向的呢?
航行中操縱舵時,它兩邊的水流就會出現不對稱。如果舵偏向右,那右邊就是迎流面,左邊就是背流面。水流過時,背流面(左邊)的流程比迎流面(右邊)的流程要長,速度也更快。流速快則意味著壓力更低,這時候兩邊就會有壓力差,這股壓力差就會推動船體轉動。
速度越快,舵越靈敏。靜止時舵就比較笨拙了,沒辦法讓船體轉動。而且航行的時候,只要轉舵,就相當於增加了阻力,速度就會受到影響。所以,航海中有一個通則,就是盡量「少動舵、小動舵」。
話說回來,駕駛室中那個操縱舵的手柄看起來小小的,它到底如何影響並操縱萬噸巨輪呢?
舵裝置由舵葉、舵機、轉舵機構、傳動裝置、操舵控制系統構成。這一整套裝置一起工作,才能在規定時間內改變船舶的航向,並保證其正常航行。
其中,舵葉通常安裝在船尾,使船轉動;舵機及轉舵機構一般安裝在舵機艙內,舵機是動力來源,透過轉舵機構將力矩傳遞給舵桿,從而帶動舵葉進行轉動;傳動裝置一般有機械式、液壓式以及電動式,它傳遞作業系統的訊號來驅動舵機;操舵控制系統則由舵手或船長操縱舵輪或手柄,對整個舵裝置進行控制。
相對於大船來說,舵葉雖然是小小一片,但由於位於船尾,它與船的重心相距很遠,形成的力矩是相當大的,可以很便捷地改變航向。
為了應對一些緊急情況(比如船舶主電源失效),船上還會設定備用或應急操舵裝置,通常由蓄電池或應急發電機等應急電源供電。這樣,在緊急情況下也能操縱船舶,臨時控制航向,確保航行安全。另外,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為了減少和應對水流的力,要盡量減小舵各部份的外形尺寸和質素,提高舵的剛度和強度。
不僅水面上的船有舵,水下的潛艇上也有舵,而且舵的結構更加復雜。因為潛艇不只是在水的某一水平面上運動,還要在垂直面內上浮或下潛,兩種運動可能會同時進行,所以對舵的要求也更高:在航行中,潛艇不僅要保持、還要能迅速改變航向或深度。
為了控制垂直面內的運動,潛艇一般都裝有兩對升降舵:首升降舵和尾升降舵。同時,為增加航行穩定性,尾部還設有水平穩定翼。要操控潛艇在水平面內的運動,則要用到方向舵和垂直穩定翼。方向舵用來改變水平面內的運動方向;垂直穩定翼用於保持水平面內的航向穩定性。當方向舵和首尾升降舵成各種不同的舵角組合時,就能靈活地控制潛艇在水面和水下運動。
船舶完整舵裝置。圖片由作者提供
海上掌舵有多難
我們判斷船好不好開,一般會用穩定性和回轉性來衡量。穩定性就是船保持既定航向,做直線運動的能力;回轉性是指船由直線航行進入曲線運動的能力——通俗一點說,就是船走得直不直,彎拐得順不順,能在多大範圍內規避碰撞等。
為什麽要首先強調船的「穩定性」?這是因為海上的不穩定因素太多了。外界幹擾如風、浪、流等,都會讓船偏離航向。其復雜程度,遠非開車能比擬——開車的時候,預設狀態就是直走,但船要保持直行向前,需要駕駛者不斷地操舵。所以,操舵的頻次、角度是衡量穩定性的重要標準。
穩定性好的船,操舵的頻次相對更低,航跡也更接近直線。而穩定性不好的船,需要更高頻次地糾正航向,航線也因此更曲折,實際的航行距離更長。通常,如果平均操舵頻率不大於每分鐘4~6次,平均轉舵角不超過3°到5°,就可以認為船的航向穩定性是符合要求的。
同時,不斷操作也增加了操縱裝置和推進裝置的功率消耗。由於操舵增加的功率消耗,一般占主機功率的2%~3%。而穩定性不好的船,此處增加的功耗可能高達20%。
第二個衡量標準「回轉性」,則與船的避讓、靠離碼頭、靈活掉頭等密切相關。船的回轉性好不好,要看「定常回轉直徑」。這個指標很重要,甚至曾是衡量船舶回轉性的唯一指標。
船進入到定常階段後的回轉圈的直徑,稱為定常回轉直徑。滿舵條件下的定常回轉直徑稱為最小回轉直徑,定常回轉直徑與船長的比值稱為相對回轉直徑。
怎麽判斷回轉性好不好呢?可以根據最小相對回轉直徑來判斷。「5」是個分界線。對於回轉性極佳的小型快艇,這個值只有「3」;而船型細長、掉頭困難的驅逐艦則可能達到「10」。事實上,大部份船的值都在「5~7」之間。
回轉可不只是「掉個頭再轉一圈」那麽簡單。回轉時,船的速度會降低。在小舵角回轉時,航速變化不大;但在滿舵回轉時,因為阻力增大,大大消耗了螺旋槳的推力,船速甚至會減小到回轉初速的40%左右。對於軍艦來說,回轉性靈活與否,直接決定著其戰鬥力的高低,特別是在近距離海戰的情況下。
在回轉時,船還會出現橫傾。這是由於船體水動力、舵力、離心力等不是作用在同一高度而造成的。就像大客車轉彎過快時會翻一樣,如果橫傾角過大,甚至會造成船舶傾覆。所以,回轉時轉舵的速度,直接關系到船的安全。船在海上遇到困難需要變向、掉頭,或在靠離碼頭時要靈活轉身,都是在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基礎上來做的,這也是回轉性這麽重要的另一個原因。
值得註意的是,船的穩定性和回轉性還會互相制約,所以在艦船設計時,應根據其用途和航行區域對操縱性的要求做出不同的選擇。比如,對於近岸航行及反水雷艦艇,由於航向變動頻繁,對回轉性要求更高;而設計驅護艦時,則需要考慮到它常常以較高的航速保持直航,因此對穩定性要求更高。
理解了穩定性和回轉性之後,也就不難理解掌舵開船比想象中要難很多吧。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