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如同切香腸般造艦,美專家稱:中國海軍已成全球最大

2024-09-17軍情

美國著名軍事專家維切特近日在【國家利益】網站上發表文章指出,中國現在正以「切香腸」的方式持續建造軍艦,令其海軍在規模上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作戰力量。

美國專家坦言:中國的海軍規模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已超越美國海軍。

美國專家指出,伴隨著美國持續去工業化與中國工業力量日益增強的局面,中美兩國的戰爭潛力已徹底發生逆轉。

與一戰、二戰時期美國憑借強大工業實力超越競爭對手的情形截然不同,如今,經過數十年的去工業化,美國已無法與中國那迅猛的造船能力抗衡。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美國海軍始終是全球最強大的海軍力量。即便在冷戰時期,當美國面臨來自另一個超級大國——蘇聯的挑戰時,美國海軍依舊穩居世界第一的寶座。這不僅是因為美國海軍的實力遠超蘇聯海軍,能夠隨時調集超過10艘航母,更因為其艦隊的規模遠遠超過蘇聯所能集結的力量。

然而,如今一切都已不同。當前,世界上艦艇數量最多的海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而美國海軍則首次位列第二。目前,解放軍的艦艇總數達到了500艘,已明顯超過美軍的300多艘。

當然,一些西方專家可能對此不以為然,認為解放軍海軍的實力無法與美國海軍相提並論。然而,數量本身就是一種實力,不應以過時的眼光來評估中國海軍。其艦艇技術已經躋身於全球領先行列。

此外,中國在民用艦艇的「雙重用途」方面,相較於美國更具優勢。在某些民用艦艇的設計中,已考慮到「軍民兩用」的需求。例如,中國的數萬噸大型滾裝船,在戰時的運輸能力,甚至超過了解放軍的兩棲艦艇,一次就能完整運送多個中型/重型合成營的裝備。

追溯到19世紀,1800年代的美國常常依賴一支能夠迅速改裝為軍艦的商船隊,以此來增強其相對有限的海軍力量(與歐洲相比),這也為美國歷史上的私掠船奠定了基礎。

美國專家表示,中國在工業實力上已全面超越美國,展現出壓倒性的優勢。

美方專家指出,解放軍海軍艦艇的規模與數量優勢絕對不容小覷。回顧二戰時期美國海軍如何戰勝日本帝國海軍的歷史便可見一斑。當時,美國的造船工業能力幾乎壓倒了日本,隨著戰爭的全面展開,美國工業迅速進入全力運轉狀態,造船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擴張,竟然下水並服役了150艘航母和護航航母,而日本的造船業則竭盡所能,僅建造了不到20艘航母和輕型航母。因此,舊日本帝國海軍的失敗是註定要發生的結果。

如今的局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在船舶制造業還是在工業的全面發展和規模上,中國已經遠遠領先於美國。而與中國的龐大工業體系相比,美國的工業規模顯得微不足道。即使將美國、日本和德國三國的工業產值相加,也無法與中國相抗衡。

自冷戰以來,美國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去工業化,已無力再發起一場全面戰爭。而中國自上世紀50年代起,穩步構建起完整的工業體系,並持續吸引其他國家的產業鏈轉移,可以說,中國是過去幾十年全球化行程中最主要的受益者之一。

得益於此,在中國造船業的助力下,中國正以切香腸般的速度建造軍艦,效率遠超美國,已然成為絕對的世界第一。而且在艦艇技術上,解放軍也不遑多讓,曾被視為短板的潛艇技術如今幾乎已與美軍平起平坐,更不用提新型彈射航母、兩棲攻擊艦以及055、054B等尖端戰艦了。

美國專家指出,當前美國船廠連和平時期的海軍艦艇需求都難以滿足,顯然在戰爭時期更無力應對。然而,中國卻擁有這樣的能力。只需生產足夠數量的軍艦,便能在未來的沖突中壓制美國海軍。

美國造船業的衰退,成為美國海軍規模近年來持續縮減的主要原因。

美國軍用造船業的衰退,主要與民用造船業的萎縮息息相關。曾經,民用造船業是支撐美國造船能力的基石,但在美國經濟脫實向虛、制造業外移的過程中,民用造船業逐漸喪失了有利競爭,眾多訂單紛紛轉向成本更低的國家,如南韓和中國等地。因此,美國的造船業企業紛紛倒閉,專業人才失業,存活下來的公司更是難以與中國競爭,這無疑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

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國的造船業目前僅依賴軍方訂單維持生計,缺乏民用造船業的支援,使得營運成本大幅上升。民用造船業能夠為軍事造船提供多方面的技術和成本支持。民用船廠的大規模運作能夠有效分攤基礎設施、器材維護和技術研發的開支,從而降低整體的造船生產成本。

隨著民用造船業的逐漸消亡,這些沈沒成本(例如造船廠的維護與營運費用、技術研發費用等)只能依賴於相對有限的軍事訂單來承載,結果使得每艘軍艦的建造成本顯著上升。

在這種背景下,考慮到美元購買力的下降以及美國國內持續高企的通脹率,美軍艦艇的采購費用已經達到了一個令人矚目的水平。一艘效能與解放軍071登陸艦相仿的聖安東尼奧級,其造價竟高達驚人的20億美元,而071的成本僅為前者的10%。如此高昂的費用,即使美軍的預算在全球範圍內名列前茅,也難以支撐大規模擴充海軍力量。

因此,目前美國海軍正面臨一系列挑戰,航母和核潛艇的建造進度延遲,眼看著冷戰結束以來首批艦艇即將退役,總體艦隊規模還將繼續縮減,而其生產能力已經遠遠無法跟上艦艇退役的速度。

對於解放軍海軍而言,憑借其成熟的工業體系和龐大的造船能力,所生產的戰艦不僅成本低於美國,而且產能也更為強大(根據美國制造業聯盟的估算,其產能是美國產能的232倍)。此外,其技術水平已達到世界一流水準,因此解放軍海軍的整體規模得以超越美國,在質素上也毫不遜色。#深度好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