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華為阻F35訂單,美逼北約,無奈瞄殲35?

2024-09-13軍情

美國為了保護其科技霸權,竟然蠻橫地使用「長臂管轄」手段,針對的國家竟包括土耳其和阿聯酋,只是因為他們與華為在5G方面進行合作,美國就以「國家安全」為由,毫不留情地撤銷了金額高達數十億美元的F-35戰機訂單。

土耳其和阿聯酋將如何應對美國的壓力?他們會選擇向美國的霸道行為屈服,放棄與華為的合作嗎?還是會尋求新的合作夥伴,尋找其他出路?

——【·與華為合作·】——»

近年來,美國與中國的科技競爭日益加劇。而被視為未來科技發展關鍵的5.5G領域,成為了雙方爭奪的焦點。

為了保住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美國不擇手段地打壓中國科技企業,而中東則成為了這場較量的新舞台。

簡而言之,美國長期將中東視為自己的「後花園」。為什麽呢?那是因為石油美元體系。掌控中東的石油,就等於掌控了世界經濟的命脈。

然而,中國企業如今開始在中東地區投資發展,這讓美國感到中國的勢力已經蔓延到了它的勢力範圍。

舉例來說,阿聯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額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2021年更是達到了723.62億美元,使其成為阿聯酋最大的貿易夥伴。

美國看到這種情況後,按耐不住了。為了阻止阿聯酋和中國走得更近,美國使出了最後一招:F-35戰鬥機。

這F-35被譽為是全球最先進的戰鬥機之一,許多國家爭相購買卻一機難求。

美國卻徑直利用它來進行威脅,對阿聯酋說:如果想要購買F-35,就必須得先拆除華為的5G器材並與中國保持距離。說白了,就是赤裸裸的政治施壓和軍售綁架。

美國的意圖十分明顯,那就是要扼殺中國科技企業的發展在搖籃之中,從而繼續維持其科技霸權。

中東地區成為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的中心。

阿聯酋在今年年初,不顧美國的施壓,與華為簽署合作協定,在中東地區率先啟動5.5G網絡建設。

緊隨其後,土耳其也與華為簽署了合作備忘錄,準備在5G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禁售F-35·】——»

美國一看到這種情況,立即對阿聯酋和土耳其采取了強硬措施:禁止向它們出口F-35戰鬥機。

美國這是明晃晃地要殺雞儆猴,警告其他中東國家,誰要是與中方合作,就別想有好日子過。

土耳其早已訂購了150架F-35戰機,然而由於購買了俄羅斯的S-400導彈系統,結果被美國踢出了購買名單。

美國給出的理由聽起來十分正當,聲稱S-400系統會威脅到北約的安全,與F-35戰機無法相互相容。可是14億美元的定金早已消失不見,交付的飛機也無處可尋。

歸根結底,美國這樣做無非是擔心土耳其和俄羅斯靠得太近,觸及到美國的底線。

面對美國的霸道行為,土耳其和阿聯酋也並非是好惹的主。

土耳其幹脆直接申請加入金磚國家,顯然是為了與美國作對。

加入金磚國家對土耳其來說獲益匪淺,這不僅可以幫助它擺脫對美國的依賴,還可以為其開拓更多的合作機會。

不過,挑戰也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土耳其身為一個北約成員國,如何在金磚國家與北約之間找到平衡,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有意購買中國殲-35·】——»

阿聯酋將目光轉移到中國,積極尋求替代F-35的方案。

這些年,阿聯酋與中國在軍事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涵蓋了無人機和教練機等多個領域,均可見中國制造的身影。

外界普遍認為,L15教練機的引進是阿聯酋有意采購中國殲-35戰鬥機的重要訊號。

阿聯酋並非是北約成員國,不像美國所想的那樣對其指手畫腳。與中方合作,既能增強其國防實力,又不會受制於人。

美國打壓土耳其和阿聯酋的行為,表面上看是霸道主義的表現,實際上卻為中國軍備出口帶來了新的機遇。

越來越多的國家逐漸認識到,美國並不能信賴,唯有實施獨立自主的國防發展策略,才能真正掌控自身的命運。

中國制造物美價廉,合作方式也十分靈活,因此自然而然地成為這些國家的首選。

土耳其和阿聯酋的案例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盡管目前土耳其還不太可能購買殲-35,但它對中國的其他軍備需求卻在不斷增加。

殲-35極有可能成為阿聯酋的首個海外使用者,這將是中國軍備出口的一個重大突破,並且有望對全球軍貿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機遇與挑戰並存,中國軍備出口若想在國際市場上立足,還需克服眾多困難。

首當其沖的是技術難題,盡管中國軍工發展迅速,但與歐美等國的先進技術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此外,國際政治環境錯綜復雜,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企圖限制中國軍備出口,試圖壓制中國軍工產業的發展。

面對挑戰,中國軍工企業應堅定信念,勇敢迎接困難。必須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突破關鍵技術,努力提升武器裝備的效能和質素。

同時,積極參與國際軍控合作,展示負責任大國的形象,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貢獻中國力量。

——【·總結·】——»

總之,美國對土耳其和阿聯酋的制裁,無疑是一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行為。

這種霸道行為不僅損害了美國的國際形象,也讓各國對美國的真面目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中國軍備出口應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與世界各國開展互利共贏的合作,為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貢獻力量。

洛馬公司「灰鯖鯊」空射高超聲速導彈淺析-新華網

埃爾多安:美國將為拒絕向土耳其提供F-35戰鬥機「付出代價」2023-01-30 22:14·環球網

土耳其外長:土耳其將和美國建立工作群組處理S-400系統問題2021-11-05 09:36·環球網

土耳其已遞交加入金磚國家的正式申請?中方回應2024-09-03 18:55·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