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895年,意大利工程師馬可尼發明了電報以後,世界的戰爭史就從三維躍升到了四維:除了海陸空以外,又增加了一個看不見的電磁維度,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在看不見摸不著的電子技術領域的戰爭,已經開始逐漸主導了人類戰爭的勝負走向,一次成功的電子戰甚至能抵得上千軍萬馬,因此在很多時候,電子戰也被稱為「殺人不見血的刀」。
(電子戰就是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刀)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稱,近日烏克蘭軍隊使用美制ATACMS戰術導彈襲擊了俄羅斯羅斯托夫州的塔甘羅格空軍基地,報道稱,塔甘羅格基地是俄軍用於維護保養A-50預警飛機、伊爾-76戰略運輸機和伊爾-78加油機的重要基地,烏軍瞄準塔甘羅格基地的維修廠連續發射了6枚ATACMS導彈,試圖摧毀俄軍的飛機維修廠。
(烏克蘭頻繁使用ATACMS導彈打擊俄羅斯)
ATACMS導彈是烏克蘭軍隊使用最多的一種地對地戰術導彈,該導彈可以由美制M270火箭炮或者M142火箭炮攜帶並行射,其最大射程約為190英裏(折合約306公裏),可以對敵方淺近縱深目標實施精確打擊,ATACMS導彈配備有多種可更換的模組化彈頭,其中使用227公斤殺爆彈彈頭時,可以對工廠廠房和器材構成重大破壞效果。塔甘羅格基地是少數位於烏克蘭ATACMS導彈射程之內的俄軍重要基地,所以烏軍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基地。
(俄軍電子戰可不是吃素的)
但是和烏軍此前使用ATACMS導彈打擊俄羅斯本土目標不同,本次烏軍發射的6枚導彈,有4枚因為遭到俄軍強電子幹擾而偏離目標,落在了曠野上,而最後2枚則被俄軍「鎧甲S1」點防空系統成功攔截,俄軍表示,ATACMS導彈遭攔截爆炸後的碎片,對基地的建築和車輛造成了輕微破壞,但整個維修廠依然可以正常運轉。
(俄軍品種多樣的電子對抗器材)
事實上,雖然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在電子器材技術方面要領先俄羅斯,但是俄羅斯畢竟是能夠長期和北約掰手腕的國家,其國內的電子工業技術水平並不差。雖然西方提供給烏克蘭大量的先進武器裝備,但這些武器很多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的,因為一旦使用了一次,就會被俄軍抓到電磁訊號特點,進而推出合適的電子對抗和幹擾系統,從而讓北約的「精確制導武器」失靈。
(XM982制導炮彈,不到一年就被俄軍電子戰徹底廢掉)
總體而言,烏克蘭如今不但是北約先進武器的試驗場,同時也是俄羅斯修煉自身「內功」的練習場。舉幾個例子:2022年下半年,美國開始向烏克蘭提供XM982「神劍」制導炮彈,這種具備精確打擊能力的155毫米炮彈一經亮相就引發全場驚嘆,在烏軍的實際作戰中,「神劍」炮彈的命中率超過70%,這讓烏軍在火力遠不及俄軍的情況下,依然和俄軍打得有來有回,但俄軍很快就開發出了專門針對「神劍」的電子幹擾系統,到了2023年的下半年,美國完全放棄了對烏克蘭援助「神劍」炮彈,因為在俄軍的強電子幹擾下,「神劍」炮彈的命中率甚至不足4%,比普通炮彈都差,所以美軍最終撤回了援助給烏克蘭的所有「神劍」制導炮彈,改為援助普通炮彈。
(ATACMS導彈目前也被俄軍「廢了」)
同樣的,ATACMS戰術導彈不能說不先進,而且該導彈還采用了多種復合制導體制,其打擊精度甚至可以達到圓概率偏差僅僅10米的水平,不過由於烏軍在戰場上頻繁使用ATACMS導彈,導致俄軍已經搜集到了不少該導彈的殘骸,透過對其技術的逆向分析,俄軍也開發出了相應的一整套電子幹擾和欺騙的技術裝備,專門用來幹擾ATACMS導彈,從本次塔甘羅格防空作戰不難看出,俄軍這套器材顯然是相當有效的,畢竟來襲的6枚烏軍導彈無一命中。
(被俄軍成功攔截擊毀的ATACMS導彈殘骸)
可以說,正是由於北約不斷把新式武器投入烏克蘭戰場,已經反向促使俄軍的技戰術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同時俄軍的裝備現代化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如此發展下去,北約相當於被動促進俄軍的發展進步,這畫風就有點不對了。而大概正是由於看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即將上任的美國新一屆總統杜林普表示,「我堅決反對將導彈射入俄羅斯境內數百英裏,我們為什麽要這麽做?」不管杜林普是不是真的願意俄烏停火,但是有理由相信,他肯定不希望美國的軍事科技不斷外泄,特別是泄露給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