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杜林普化身俄羅斯「保護傘」:絕不允許用導彈打他們

2024-12-16軍情

「決不允許烏打擊俄縱深目標!」美國態度大變,對烏下最後通牒

最近,國際局勢又掀起了驚濤駭浪。美國拜登政府在大選後,果斷釋出一項秘密決策——解除烏克蘭使用美國武器攻擊俄羅斯本土目標的限制。這一解禁令,無疑為烏克蘭的軍事行動註入了一劑強心針。

沒想到的是,杜林普緊隨其後就化身俄羅斯「保護傘」,對烏克蘭發出最後通牒。這到底怎麽一回事?

1、 重型戰術導彈ATACMS

我們知道,拜登前腳剛松口,後腳烏克蘭就精準地將其怒火傾瀉在俄羅斯布良斯克州卡拉切夫市附近的第1046後勤中心軍火庫上。

發射的6枚ATACMS陸軍戰術導彈打 了俄軍一個 措手不及,據悉,這次攻擊引發了至少12次二次爆炸,足見烏軍此次行動的成效。

說起來,ATACMS導彈其實並不是第一次在戰場上亮相。

早在2023年10月的時候,該導彈就首戰告捷,當時,烏克蘭發動「蜻蜓行動」,對別爾江斯克和盧甘斯克的俄軍機場發起突擊。 至少 9架直升機、一個防空導彈發射器、一個彈藥庫以及多部特種車輛被摧毀,甚至連跑道都遭到了嚴重損害。

盡管烏方提供的數據已經很驚人,但實際的損失可能遠超此數目,衛星照片顯示,僅別爾江斯克機場就有15架直升機受損,而盧甘斯克則損失了6架。

這樣的成績單,不僅是烏克蘭的勝利,也是ATACMS導彈在戰場上的絕佳秀場。 遠端打擊、精準致命,這些可不是說說而已。

2、 美國的「小心思」

有趣的是,美國方面選擇在烏克蘭成功打擊後才宣布提供ATACMS導彈的訊息,顯然是為了避免打草驚蛇。

畢竟,確保首戰必勝才能最大化地發揮這款武器的戰略價值。而這種優待,似乎也是美方向烏克蘭提供的武器中前所未有的。

只不過,拜登這次「放權」自然也惹來一些異議聲。比如 杜林普, 在【時代】周刊上直言不諱地表示, 堅決 不支持 烏克蘭 向俄羅斯縱深目標發射 美國 導彈 ,因為這無異於「火上澆油」,只會讓已經復雜的局勢更加惡化。

此外,杜林普對於長達數年的俄烏沖突,也持有不同的看法。他多次表示有「非常好的計劃」來和平解決爭端,不過具體細節他始終語焉不詳。

根據路透社的報道, 杜林普團隊已經為俄烏沖突準備了三個方案,分別由他的顧問們提出: 凱洛格提出凍結當前戰線,萬斯建議設立戒備森嚴的非軍事區,並剝奪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權利,而格雷內爾甚至提議在烏克蘭東部建立「自治區」。

3、杜林普的三個俄烏方案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 這些方案都包含了重要的共同點——烏克蘭割地並放棄加入北約。

分析人士還猜測, 美方私底下可能正在用「胡蘿蔔加大棒」的方式,試圖迫使俄烏談判,甚至是有可能停止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

不過,就目前局勢來看,杜林普的這些建議沒準會 引發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強烈反對 ,甚至歐洲盟友以及部份美國議員也可能不會輕易買賬。

與此同時,杜林普的外交觸角也伸向了中東,特別是在巴以沖突中展開調停工作。杜林普的「中東問題特使」正積極推動加沙地區的停火協定,希望在杜林普上任前先期達成共識。

總之,無論是對於俄烏還是中東問題,我們可以看到,新舊兩屆美國政府在處理國際沖突時態度和策略上的微妙差異。未來幾個月,世界將何去何從,一切仍撲朔迷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