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來自英國【每日電訊報】的訊息引發廣泛關註。據 14 日報道,英國國防部不得不承認一個尷尬的事實:當下英國皇家海軍主力戰艦中,僅僅只有兩艘驅逐艦能夠正常投入使用,而多達三分之二的驅逐艦還在修理廠中 「趴窩」。
![](https://img.jasve.com/2024-12/9c9b5c552ed79f8967677c2cf90a92dc.webp)
在英國皇家海軍水面艦隊引以為傲的六艘最先進的 45 型驅逐艦裏,竟然有四艘正停留在樸茨茅夫的修理廠接受改造。這意味著什麽?這表明英國皇家海軍的實力大打折扣,其水面作戰力量在關鍵時刻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部署和作戰效果。
從軍事戰略角度看,驅逐艦作為現代海軍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份,承擔著防空、反潛、反艦以及對陸攻擊等多項關鍵任務。如此高比例的驅逐艦處於維修狀態,無疑會讓英國在應對潛在海上威脅時顯得力不從心。比如在執行海外任務、維護海上航道安全或者參與聯合軍事行動時,戰艦數量的不足可能導致任務無法順利完成,甚至影響到英國在國際軍事舞台上的地位和影響力。
這一現狀也反映出英國軍工產業可能存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是艦艇設計之初的缺陷,導致後期需要頻繁維修改造?還是在艦艇維護保養體系上存在漏洞,使得維修效率低下?
亦或
是資金投入不足,無法保證艦艇的正常執行和及時維修?這些問題都值得深入探討。
對於英國這樣一個有著悠久海軍歷史和傳統的國家而言,主力戰艦的這種尷尬處境實在是令人唏噓。這也給其他國家敲響了警鐘,在發展海軍力量的過程中,不僅要註重艦艇的建造數量和技術先進性,更要重視艦艇的後續維護、保障體系的建設以及軍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否則即便擁有先進的戰艦,也可能陷入無艦可用的尷尬境地。
英國皇家海軍何時能讓這些 「病號」 驅逐艦重新歸隊,恢復其應有的戰鬥力,我們拭目以待。但當下這一狀況,無疑給英國海軍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