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東線裝甲戰:從輝煌到沒落的德軍裝甲部隊(1943~1945)

2024-07-11軍情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深入,東線戰場成為了決定德國命運的關鍵所在。在這片廣袤無垠的土地上,德軍從最初的主動進攻逐漸轉變為被動防守。自1943年至1945年,德軍的裝甲作戰在其戰術、裝備、編制結構以及作戰理論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在戰爭早期,德軍依靠部隊快速的機動性和各軍、兵種的協同掃蕩了整個歐洲,並在東線重創了蘇聯紅軍。然而隨著戰爭的持續進行,德軍逐漸放棄了曾經賴以制勝的機動作戰方式和理論,這裏面既有對戰場形勢的適應力調整,但更多的是日漸衰落的無奈。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分析了德軍在1941年至1942年的作戰中,暴露了哪些問題。而在1943年至1945年的戰爭中,除了1943年2月19日至3月16日,曼施坦因為了奪取哈爾科夫發起的「反手一擊」以外,德軍再也沒有像戰爭初期那樣打過什麽亮眼的戰鬥了。即使是在43年夏季的「城堡」行動,從整體的戰役策劃、作戰指揮和戰鬥過程來看,其實也是失誤連連的。可以說,真正的德軍早在史太林格勒戰役之後就已經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逐漸拋棄德國軍隊內核與精神的畸形怪物了。

這其中兩個非常大的變化。

一、裝甲力量分散到黨衛軍和空軍

1942年—1943年冬,在希姆萊的遊說下,黨衛軍的幾個摩托化師獲得了大量的新式武器裝備,各自接收了1個裝甲團,下轄2個齊裝滿員的營。雖然名為裝甲擲彈兵師,但其編制和實力已經是妥妥的裝甲師了。要知道在當時,一半的國防軍裝甲師都還只剩不到一個營的裝甲兵力。

武裝黨衛軍在歷史上創造的戰績固然不俗,但主要原因還是在於黨衛軍成員的政治狂熱與對元首的無限忠誠。在戰鬥中,即使身處險境,但始終死戰不退,給對手造成了巨大的傷亡。但是,早期的黨衛軍,無論是基層的士兵還是指揮官,其軍事素養是不如國防軍官兵的。尤其是當他們手中配備了強大的裝甲部隊時,會在戰鬥中因自信過頭而過於冒進,造成了許多不必要的損失,而這些人員和裝備的損失對於本就資源緊張的德軍造成了負面影響。

例如,在1943年2月,蘇軍發起了「星辰」行動,對剛在史太林格勒戰役中遭遇慘敗的德軍予以反擊。剛抵達前線不久的黨衛軍「帝國」師進行了積極的防禦作戰,在一次反擊作戰中,該師的一個戰鬥群向蘇軍占領的一個小鎮推進。由於該師缺乏裝甲作戰經驗,在接敵之前沒有派步兵偵察,過於自信的坦克部隊徑直沖向該鎮,結果撞上了蘇軍的一個反坦克陣地,當場被擊毀13輛坦克。

在冬季作戰的德軍裝甲部隊

在7月的米烏斯河戰役中,「骷髏」師也犯了一個愚蠢的錯誤。在進攻一處高低時,該師師長將10輛寶貴的「虎」式重型坦克放在最前面,在行駛了約1公裏後,「虎」式坦克意外進入一個蘇軍布下的雷區,眨眼間7輛坦克的履帶被炸斷。蘇軍部署在側翼的ZIS-3反坦克炮猛烈開火山脊線上的德軍坦克完全暴露在天際線下,成為了極佳的靶子。此次攻擊行動最終以失敗告終。

在歷次作戰中,國防軍的表現更加專業。在戰前,指揮官會對戰場的地形和作戰任務進行透徹的分析,在攻擊行動中會先派偵察部隊查明敵軍陣地的部署情況,如果前方有雷區,則會先派工兵上前清理地雷和各種障礙,坦克部隊和炮兵則給工兵提供火力掩護。而不會向黨衛軍那樣仗著己方「虎」式坦克皮糙肉厚而貿然讓坦克在未查明敵軍部署的情況下沖在最前面,從而遭遇敵軍反坦克炮的集火攻擊或者闖入雷區。

除了希姆萊的黨衛軍,戈林的空軍也來和陸軍爭奪寶貴的兵員和武器。和黨衛軍一樣,空軍的裝甲擲彈兵師也擴充了下轄2個營的裝甲團,並且只接受最新的坦克。由於德國空軍幾乎沒有軍官和士兵有地面作戰的經驗,更不用說裝甲作戰了。於是,戈林利用他的影響力,迫使陸軍把一批經驗豐富的裝甲部隊人員調入空軍的地面單位。

黨衛軍和空軍組建裝甲部隊造成的後果是極大的削弱了國防軍陸軍。不僅大量的新式裝備被優先調配給他們,而且還有大量的優質兵源也被搶走。已在東線苦戰2年多的陸軍,此時已經氣數已盡。很多裝甲部隊只剩下十幾輛甚至幾輛能用的坦克,步兵也損失殆盡。雖然頂著裝甲師的名號,其實只有一個殘缺不全的戰鬥群能夠作戰。前線急需大量的兵員和裝備來支撐早已脆弱不堪的防線,而希姆萊和戈林卻在拼命的搶奪資源,挖陸軍的墻角。而黨衛軍和空軍的部隊缺乏作戰經驗,尤其是空軍的那些野戰部隊。當他們被希姆萊和戈林滿懷期待的送上前線,期望能夠馬上立下戰功時,卻屢屢犯下愚蠢的錯誤,白白損失了大量的人員和裝備。而這些人員和裝備恰恰是陸軍最急需的。當古德賴恩存取「戈林」師的時候,他發現這個空軍師竟然糾集了34000名士兵,這讓他大為光火但卻又無能為力。

或許是因為凡是做領導的,都喜歡把稀缺的資源優先分配給身邊的「自己人」,古今中外皆如此。從上台掌權一直到在地堡裏自殺,希特勒就從未真正掌控過國防軍。因此,他熱衷於透過扶持希姆萊的黨衛軍和戈林的空軍來達到平衡和削弱國防軍勢力的目的。隨著戰爭的持續進行,黨衛軍的少數幾個裝甲師和空軍的「戈林」師也逐漸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成為了德軍的王牌師。而更多的黨衛軍師和空軍野戰師作戰能力低下,在戰場上,這些耗費了大量寶貴資源組建的垃圾部隊並沒有發揮實際作用,卻實實在在的削弱了支撐整個戰局的國防軍。國防軍的裝甲師此後再也沒有足夠的資源來真正恢復元氣,並且和它們背後的整個陸軍一起淪為了德軍中的「二等公民」。

一、德軍的戰術和理論變革

1941年—1942年,德軍在東線戰場的幾次大規模行動中之所以能長驅直入,勢如破竹。是因為當時的德軍依靠機動作戰理論,由坦克、機械化步兵、摩托化工兵、火炮以及其他作戰單位組成的合成部隊在空軍的密切配合下進行空地一體化協同作戰。德軍會選擇最有利的條件——在晴朗的天氣下集中全部兵力發起進攻。動用裝甲兵打擊敵人的薄弱環節,如暴露脆弱的側翼或是像阿登這樣防守薄弱的地段,以便在關鍵地點建立壓倒性的優勢。只要集中優勢兵力於一個點,德軍就能取得決定性的突破,機械化部隊將會湧向敵人的後方,包圍敵人的主力,最後解決這些甕中之鱉。

然而到了1943年,德國人卻開始違背自己的理論,各兵種不在協調作戰,在進攻時也沒有慎重選擇突破的重點方向了。究其原因是因為在史太林格勒戰役之後直到戰爭結束,蘇軍的攻勢總會迫使德軍在冬季進行大規模裝甲作戰,且通常是為了拯救被包圍的部隊。而參與作戰的部隊總是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倉促進攻,這些部隊有些是那些只有十幾輛坦克的裝甲師,有些是剛從後方或其他地段增派過來的裝甲師,在運力不足的情況下,分批抵達戰區的火車站,剛下車就立即被派往前線支援。

機動作戰理論中最重要的修改,就是德國空軍不再必定為陸軍提供空中支援。雖然偶爾還是會派出大量轟炸機和攻擊機,但大多數支援行動只能提供少量的空中支援。從1943年1月開始,盟軍派出戰略轟炸機空襲德國本土,德國空軍的首要任務變成了防禦本土。大量的戰鬥機部隊不斷被調回本土,德國的軍工廠也逐漸將戰鬥機和高炮列為優先生產項。再加上東線戰場持續的消耗,德國空軍對陸軍的支援能力逐漸下降。

盟軍轟炸機對德國本土發動空襲

另一項重大的修改則是德陸軍的戰術從過去強調速度和機動轉變為基於沖擊力和火力。隨著蘇軍防禦能力的提高,從1943年1月開始,裝甲師的編制進行了調整,將所有偵察營和摩托車營合並為一個裝甲偵察營。新的偵察營定編有122輛半履帶車和18輛裝甲車,這使得它不僅是充當偵察兵,而且還要根據戰況來執行前衛、後衛甚至是反攻的任務,成為了裝甲師和裝甲擲彈兵師事實上的機動部隊。德國的坦克也開始強調厚重的裝甲防護和更加犀利的火力,「虎」式和「豹」式的出現確實讓德軍在與蘇軍的裝甲對抗中占據優勢,但是頻繁的機械故障和更高的油耗使德軍無法再像以前那樣依靠長距離的、快速的機動繞到敵軍的側翼和後方,對敵軍防禦薄弱之處施行重點突破,只能依賴打擊力來撕開敵軍的防禦陣地。德軍裝甲部隊朝著重甲利炮化的方向發展,看似變得更強大了,其實是以削弱了德軍在戰役層面的機動性為代價的。

虎、豹坦克雖然效能比起之前的三號、四號坦克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結構更加復雜,生產難度更大,因此裝備的數量註定無法滿足部隊標準編制的需求。再加上低下的機械可靠性和更高的油耗,讓本就在整場戰爭中受後勤問題困擾的德軍始終無法保障這些坦克令人滿意的出勤率。虎豹坦克數量本就很少,在戰鬥中能正常出動的數量就更少。無論是進攻還是防禦,德軍在戰爭後期始終都處於兵力和裝備嚴重不足的窘境。德國希望依靠武器的「質素」來抵消自身資源不足的問題,但是這種「質素」卻是一種飲鴆止渴的毒藥。更厚的裝甲、更強的火力,看似找到了救命的法寶,然而代價卻是消耗更多的資源,更低的產量,更多的故障,更高的油耗和更低的出勤率。戰爭中後期的德國應該多向它的對手—蘇聯學習,簡化武器的結構,降低生產工藝,更多的采用現有的、成熟的技術和平台,來生產更加可靠,更通用化,更便於大量生產的武器。而當德國人反應過來時,戰爭已經快要結束了.........

德軍虎王重型坦克

結語

德軍在東線戰場早期,在作戰理論、作戰經驗、部隊編制和結構等方面是遠遠強於蘇聯的。剛遭受打擊的蘇聯倉促應戰,由於高層的指揮不當,和部隊的戰備不足,戰力低下,蘇軍損失巨大。但是,蘇聯人在戰爭中不斷錘煉,總結經驗教訓,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到戰爭中期,蘇軍開始慢慢學會以更有條理的方式去戰鬥,在各軍兵種協同作戰上逐漸進步。到了戰爭後期,蘇軍的機動作戰理論、戰法漸漸成熟起來。其在戰役層面的策劃、大兵團指揮的水平已經不亞於早期的德軍。而反觀德軍,從戰爭開始到結束,其表現則是和蘇軍反過來的。早期的德軍擅長機動穿插,空地協同密切。而到了庫爾斯克戰役時,德軍在明知蘇軍早已加強防禦,固守死戰的情況下,依然強行進攻,企圖透過新式戰車的重甲利炮,沖破布滿大量地雷,架好大量反坦克炮的蘇軍防禦陣地。雖然德軍依然采用南北夾擊的鉗形攻勢,但只有鉗形攻勢的形,卻沒有重點突破蘇軍防線薄弱地帶的核。在蘇軍的銅墻鐵壁下,把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新銳力量再次消耗殆盡。庫爾斯克戰役後,德軍再也沒有足夠的力量在東線發動大規模的主動進攻,之後的戰鬥就是一直在不斷地防守—撤退—再防守—再撤退。盡管在1945年,德軍在匈牙利發動了「南風」和「春醒」行動,但此時的德軍已不再不適合發動攻勢,兵力不夠,彈藥不足,油料緊缺,同時也沒有強大的空軍提供空中支援。此時的德軍已經不再是1941年的德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