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最喜歡看的電影是【地雷戰】,講述的是在組織領導下,我英雄的抗日根據地軍民,抗擊外來侵略者「掃蕩」「蠶食」鬥爭中,那時農村條件艱苦,沒有洋槍、洋炮,但並沒有難住我們,發揮聰明才智,創造的一種使用地雷抗擊敵軍的巧妙方法。他們把集束起來的手榴彈和用土法自制,隨地取材,利用廢鐵、玻璃、石頭等制造各種地雷,工省價廉,有一定的殺傷力,亦不易被敵人發現。
此時,指揮這支艦艇285艘,其中航空母艦4艘,萬噸級戰列艦10艘,總噸位達116萬噸之巨海軍大將長谷川清,臉上露出猙獰的笑容,立即向上峰寫報告稱「 擊沈中國海軍第一、第二艦隊, 已經全軍覆沒」,自稱所向披靡,創下「豐功偉績」,此惡魔在戰場上表現出令人膽寒的冷血, 遺憾的是,抗日戰爭勝利後,此人並沒有正式列入戰犯之列受到應有的懲罰,後來被釋放,竟然活到了87歲,正應了農村裏一句老話:烏龜王八活千年,壞人惡人天不收。
海軍的艦隊全沒有了,日軍迅速掌握了制海權,隨後深入內地,控制了長江,而失去軍艦之後,海軍成了陸軍,他們依然在抗日一線,在敵後開展布雷遊擊戰。但越挫越勇的中國海軍在無奈之下,決定要進行「江上水雷戰」,作戰方式便是將所有沒了軍艦的水兵都組織起來,在江河巷口布置好水雷,以偷襲日艦(特別是日軍的運輸船),破壞日軍的水上交通補給。哪處航道有日艦在活動,那麽便會成為海軍殲滅敵寇的場所。並任命當地艦長的 劉德浦上校為長江遊擊布雷總隊長,林遵少校為分隊長,開始了艱苦卓絕,而又戰果頗豐的抗日戰爭「水雷戰」。
隊伍成立之初,
劉德浦為總隊長的布雷隊隸屬於第三戰區,指揮部駐上海、總隊下分7個大隊,每個大隊有數百人馬,每隊配電台一部,擔負贛、皖、漸、閩4省各港口、河流、湖泊的布雷工作,力爭做到全面封鎖,由於管轄的區域大,防區廣,任務最艱巨,人員眾多,總隊長劉德浦、分隊長林遵總是親臨基層,率領官兵共同操作。
一開始的時候,日軍以為控制了主要城市,重點鄉鎮,交通幹線,便可以發號施令對中國人實施統治。尤其是擊沈海軍的軍艦以後,便在長江沿岸的一些要塞碼頭修築碉堡,派兵把守,便認為是萬事大吉,於是一些汽艇、運輸艦等大搖大擺的開到長江,溯江而上,運糧運兵,此時布雷遊擊隊頻頻出擊,采用了各種靈活機動的布雷戰術:利用夜幕,迫近布雷;利用惡劣天氣,出其不意布雷;長途奔襲,迎敵而上布雷;伺機出擊,乘虛而入,臨機布雷等。還專門研制了適用於布雷遊擊戰的小型水雷。
有一次總隊長劉德浦得到情報,有一艘大型運兵船途經湖口江段,他立即派兩個布雷大隊出擊,這天夜裏,天寒地凍,冷風凜冽,布雷隊不畏酷寒,在這一江段布下定雷、漂雷各數十顆。次日清晨,只聽江面傳來一陣巨大的爆炸聲,緊接著,悲慘的呼救聲、哭喊聲摻雜在一起,大家往江心一看,只見江面上一片火海,又連續不斷地傳來爆炸聲,現場十分慘烈。一艘滿載日軍步兵的運輸船觸雷沈沒,當場炸死日軍官兵140余人,炸傷40余人。一艘日軍汽艇前往事發江段救援,亦被炸沈,30余名官兵被炸得屍骨全無。
首戰告捷,總隊長劉德浦、分隊長林遵受到三戰區統帥部的嘉獎,在此之後,所部各個布雷大隊頻頻出擊,在長江上面,日軍汽艇、運輸艦等船艦觸雷的捷報頻傳:龍坪鎮江面炸沈滿載軍事物資的敵「西美丸」號運輸艦,以及駁船、汽艇各1艘;貴池、兩河口、黃石磯江面炸沈敵艦1艘,汽艇4艘,小火輪1艘;特別是大型運輸艦「鳳陽丸號」,在身經百戰的船長山田龜二的指揮下,載著大量武器彈藥,大搖大擺航行在長江上,企圖將這些物資運往前線,結果觸雷,爆炸引爆了船上載著的彈藥庫,引起了更大的爆炸,整艘運輸艦,包括上面的數百名官兵,以及船長山田龜二都被炸成了粉末。
同時,「長江中遊布雷遊擊總隊」為了將戰果擴大,布雷隊還把水雷布置到了日軍過江浮橋附近。等到日軍的載重汽車載著大量日軍從浮橋上開過的時候,早在橋下面布置好的漂雷便會因為受震而爆炸,把日軍的汽車,還有連帶著的車上的十名日軍跟浮橋一起炸沈,同時把日軍在守橋的崗哨也炸飛。
便是這樣低成本,且靈活多樣、神出鬼沒的「水雷戰」,將原以為自己已經徹底掌控了長江的日本海軍給弄得焦頭爛額,他們既不能沿江西進,也不能順利地把水上補給線給打通。為了躲避水雷戰,被炸怕了日軍長江艦隊司令專門頒發四條「訓令」:一、禁止集結航行;二、凡行駛蕪湖以上的商船均須由軍艦護航;三、所有艦船不得於夜間行駛於蕪湖—九江之間;四、凡艦船行駛於蕪湖上遊時,須加速透過。雖然有訓令,但日艦還是經常觸雷,有個名叫森的海軍大佐艦長,驚悸之余,甚至還發出了這樣的哀鳴:「海軍在中國作戰,如遇陸空軍,尚能預先寫遺囑,然後應戰;獨一遇水雷,即行爆炸,立時與艦同歸於盡,欲求寫一遺囑之短瞬時間,亦不可得。」
當然,被「水雷戰」炸得膽戰心驚日軍不甘心失敗,便進行了瘋狂的反撲,先是組成強大的踩地雷艦,其次進行強大的江岸和重要地段的江面封鎖控制,密布崗哨,晝夜逡巡,再就是把重點區域農民的船只悉數搜繳,嚴加「統制」;最後威逼引誘一些人向他們報告「布雷遊擊隊下落」,還下重金引誘,「懸賞」告密,即便「能撈一漂雷者,便有厚賞」,甚至不惜出動飛機搜尋、轟炸,企圖迫使布雷遊擊隊忌憚高壓,遠離江岸。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總隊長劉德浦、分隊長林遵領導的布雷隊,居無定所,神出鬼沒,風餐露宿,晝伏夜出,依靠民眾,了解敵情,強韌不屈,對於日軍的瘋狂反撲毫不畏懼。針對敵人封鎖,水雷難以運輸到江邊,由於炸大艦的漂雷很重,一顆漂雷至少要四個人擡。在敵占區遇到天氣狀況差或路途較遠時,甚至需要8個人分成兩班輪流擡運,大都是利用黑夜、狂風、暴雨、雪天、濃霧這樣的極端天氣時,往往要先加以偽裝,運到淪陷區秘密據點存放。
的失的
由於日軍已經嚴格控制了長江兩岸,從各地運送來的水雷無法布設,布雷隊利用長江岸邊有些地區山高林密,溝壑相鄰,蘆葦叢生,水汊溝密的特點,埋伏在這等著日軍布防空當,不過這時長江沿岸花姑娘基本絕跡,但鬼子到處都是。很難找到日軍的防禦間隙,而且駐守日軍不會擅自離開碉堡線,即便是增援,也要由日軍協調安排。此時為了配合遊擊隊在長江布雷,經常要求駐守的部隊將沿線據點中守江面的敵人引開,地面部隊有時突然向敵人據點發動攻擊,迫使敵人放松對沿江的巡邏。布雷隊扮成「船夫」「漁民」,把水雷用漁網之類的捕魚工具掩蔽,解開纜繩迅速的蕩起雙槳向江中心劃去,放心大膽的在江面上種鐵西瓜。
針對日軍的踩地雷,為了迷惑日軍,布雷隊在江中投放了大量浮筒,既能嚇唬敵人,也拖延了對方的踩地雷時間。如果等到踩地雷工作結束後再讓船只航行的話,會很大程度延誤行動。所以,日軍有時候幹脆就不踩地雷了,直接在長江上「裸奔」,不得不中斷這條航線,甚至有人說,貌似強大的日軍為何不敢溯江而上進攻當時陪都重慶,不僅有陸軍的阻截,也對長江流域水雷爆炸成為其海軍「水上的盲腸」不無關聯。
日軍對總隊長劉德浦、分隊長林遵領導的布雷隊可謂是恨入骨髓,不僅到處懸賞重金要抓捕他們,一旦有布雷隊員一旦抓獲就施以最慘烈的酷刑,並將慘狀攝成影片進行示眾,目的是震懾別人不敢去布雷,但這根本起不到作用,反而引起人民對日軍的殘暴更加仇恨。
日軍表面上領長江航線,但實際根本無法控制,而且損失極其慘重。據布雷隊及英國駐華使館統計,日偽海軍在侵華期間共損失艦船330多艘,5000多日偽軍斃命,其中90%多以上是被水雷炸沈炸傷。水雷戰在長江大顯神威,給侵略者以沈重的打擊,同地雷戰地道戰一樣,同樣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振奮鼓舞了抗日的民族精神。
抗戰勝利後,長江布雷立下戰功的總隊長劉德浦、分隊長林遵職務都分別得到晉升,劉德浦升為閩江江防少將司令、廈門要港少將司令等職務,還奉命代表中國政府受降日本侵略軍,接收炮台、炮艇、電台、機場、造船廠等。廈門受降工作順利完成,社會秩序安定,與他妥善布置,嚴正執行分不開。不久後任命他為國防部第3署署長,晉升中將軍銜,後來反對打內戰解甲回老家。新中國成立後,華東海軍部陳毅聞其賢能,特派專車來建甌邀請赴上海,受聘到上海海軍測量學院教授,後任海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主持技術室工作,相當於正軍級幹部,1979年病逝,享年83歲。
布雷隊劉總隊長(右)晚年接受采訪
林遵在抗戰勝利後,被授予海防第二艦隊少將司令,駐防長江,解放戰爭期間率第二艦隊30艘艦艇、1000多名官兵起義,他被任命為華東海軍第一副司令員,1955年全軍大授軍銜時,授予開國少將軍銜,先後擔任南京海軍學院副院長、東海艦隊副司令、國防委員會委員等職務,1979年病逝,享年74歲。
滾滾閩江水湧流,巍巍寶塔矗山頭。千年古邑精忠譜,八閩青史愛國魂。兩位出生於福建的愛國將領,在民族危難之際,挺身而出,譜寫一段永不向侵略者屈服的真實歷史!他們抗日的壯舉,至今在她們的家鄉令無數和後人深切緬懷,無比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