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難見真情,9艘船裝載武器運往俄羅斯,俄盟友出手,美英法急了
顯然,俄羅斯的敵人不僅僅是烏克蘭,還有其背後的北約組織。
北約組織人數眾多,任何試圖支持俄羅斯的人都會遭到嚴厲的制裁,以致讓俄羅斯處於孤立的境地。
盡管如此,這個世界並非北約所主宰,總有一些堅韌不拔的國家願意提供幫助,讓俄羅斯感動得淚流滿面。
根據烏克蘭媒體的訊息,俄羅斯的一位盟友已經派遣了9艘裝載武器的船只前往俄羅斯。這一舉動令美國、英國和法國感到緊張。
孤立無援的俄羅斯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普京接過的俄羅斯是一個糟糕的局面,完全是葉利欽留下來的。
蘇聯解體的原因眾多,但根本在於內部的腐敗使國家難以自拔。葉利欽年事已高,無法讓俄羅斯復興,因此將這一重任交給了他親自挑選的接班人普京。
普京非常有才幹,執掌政權已超過二十年,以強硬手段著稱。盡管因政治原因與鄰國存在諸多爭議,但憑借他的能力仍能遊刃有余,直到俄烏戰爭的爆發。
顯而易見,俄烏戰爭的爆發與美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的推動密切相關。可以說,這場戰爭幾乎完全是由美國主導促成的。
然而,一只手拍不響。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烏之間的矛盾不斷升級。身為前蘇聯時期的「大哥」和「二哥」,俄羅斯這個「嫡長子」繼承了絕大部份遺產,尤其是在軍事工業方面。
盡管俄羅斯的經濟面臨崩潰,然而瘦駱駝總比馬強,其軍事實力仍然不可小覷。
美國同樣是在忌憚之列,為了對歐洲施加控制,俄羅斯被塑造成一個假想的敵人。盡管普京曾渴望融入西方,但最後卻遭遇了熱情相迎的冷淡回應。
北約持續向東擴充套件,烏克蘭成為其先鋒。盡管未能正式加入,卻為了展示對加入北約的誠意,不惜自我犧牲,這最終引發了普京的憤怒,導致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
戰爭開始時,普通百姓普遍認為這是一場懸殊的戰鬥,因為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綜合實力差距巨大。唯一讓人好奇的是烏克蘭能夠堅守多長時間。
與此同時,一場隱形的戰爭也隨之展開,美國聯手北約及其盟國實施對俄羅斯的制裁,上萬條制裁措施像無盡的絲線將俄羅斯緊緊纏繞,瞬間俄羅斯經濟似乎被按下了暫停鍵,幾乎所有貿易出口都受到封堵。
此時,外界終於明白,俄羅斯的對抗不僅僅針對烏克蘭,而是整個西方世界。一時間,「俄羅斯是否能夠抵擋住壓力」成為了一個新的討論焦點。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雙方依然未能產生明確的勝負。總體上,俄羅斯顯示出一定的優勢。俄羅斯不僅沒有被美西方擊倒,反而巧妙地消耗了美西方的武器庫存。在經濟方面,它不僅沒有退步,相反還有所增長。
原因是什麽呢?
很簡單,俄羅斯並非孤立無援,它也有盟友,例如白俄羅斯和伊朗。
盡管如此,美西方的實力依然不可小覷,許多國家仍然難以擺脫資本主義的束縛。哈薩克和亞美尼亞與西方之間的關系變得復雜模糊,而日本、波蘭等國則保持著警惕。即便俄羅斯再強大,這種局面也不是長久之計。
此外,烏克蘭所獲得的經濟和軍事支持遠超於俄羅斯。乍一看來,俄羅斯似乎已陷入困境,以單獨之力對抗西方國家的結果似乎不可避免。然而,在這個緊要關頭,俄羅斯的盟友給予了重要幫助。
這個國家便是伊朗。
逆境才能見真情?
9月12日,伊朗新聞電視台報道了普京與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艾哈邁迪安的會晤。普京希望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能前往俄羅斯,並簽署兩國全面合作協定。
因此,美國也開始采取行動。作為反美的先鋒,伊朗目前與俄羅斯在多個領域展開合作,其核心內容顯而易見,其中必然包含軍事方面的協作。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感到焦慮,指出伊朗可能會向俄羅斯提供導彈以攻擊烏克蘭。為此,美國對伊朗實施了新一輪的制裁,以施加壓力。
說起來有些滑稽,美國的制裁盡管力度很大,但對伊朗而言卻似乎只是輕微影響。作為反美的先鋒,伊朗已經經歷了美國多輪制裁,不知承受了多少壓力。
虱子多了不用擔心,債務增多也無妨,美國對伊朗的制裁顯得毫不在意。
烏克蘭媒體此前報道稱,超過200枚導彈已運送至俄羅斯的港口,這些導彈全部來自伊朗。
對此,美國指出,有9艘載有武器的船只正從伊朗駛往俄羅斯,這些船舶懸掛著俄羅斯國旗,幾乎可以確認伊朗正在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支持。
盡管伊朗方面對此訊息表示否認,但隨後兩國又建立了全面合作關系,因此,伊朗對俄羅斯的支持很可能是確實存在的。
因此,除了美國,英國、法國等傳統歐洲強國也開始采取行動,聯合對伊朗實施制裁,以期阻止或破壞俄羅斯與伊朗之間的軍事合作。
實際上,與俄羅斯的危機相比,美國的形勢同樣不容樂觀。僅憑烏克蘭一事,西方國家幾乎耗盡了資源。此外,中東的巴以沖突更是加劇了局勢,使得美國在南北兩線作戰中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美西方這種自我放縱而對他人嚴格要求的做派讓人感到不屑。
在反對伊朗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支持時,有沒有考慮過他們自己曾經向烏克蘭輸送了多少武器裝備?在國家之間的爭鬥中,根本不存在只允許某些人放火,而不允許普通人點燈的這種狀況。
今年5月,伊朗總統萊希的直升機墜毀事件引發了全球的關註。雖然官方將其歸類為意外,但許多人認為這可能是一場政治暗殺,而背後的操控者仍然是個謎。
考慮到伊朗本就對美國存有不佳的看法,同時後者在伊斯蘭世界的種種行為早已引發眾怒,期望透過單純的制裁使伊朗停止對俄羅斯的支持實屬天真。
值得註意的是,俄羅斯與伊朗之所以敢於公開合作,根本原因在於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夥伴,那就是中國。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與俄羅斯和伊朗的關系是合作夥伴而不是盟友。俄烏戰爭爆發後,俄羅斯經濟之所以沒有崩潰,根本原因在於中國有效地彌補了西方資本撤離所留下的空缺。
中國始終與俄羅斯維持貿易關系,為面臨困難的俄羅斯提供了出口機會,因此,美國不斷將中國視為俄羅斯的重要支持者。
此外,美國對俄羅斯和伊朗的制裁措施在中國都有應對策略。原因很簡單,中國是全球唯一擁有完整產業鏈的工業國家,西方撤離後的工業技術封鎖,中國能夠進行完美替代。
此外,俄羅斯和伊朗都是重要的能源國,因此他們對於美西方的制裁並不畏懼。而中國在工業品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支持,這讓俄羅斯和伊朗能夠無後顧之憂。
此外,俄烏戰爭與巴以沖突都體現了大國之間的較量,而推翻美國及其美元所維持的霸權地位才是鬥爭的核心所在。
只靠制裁手段進行反應,足以表明美西方國家已經沒有其他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患難時才能看出真情,國家和普通人一樣,在順境中給予幫助容易,而在困境中伸出援手則更加不易。
參考資料來源:
參考訊息:普京表示將與伊朗在「各個領域」展開合作。
鳳凰網:伊朗向俄羅斯供應導彈,這對歐洲安全構成威脅,美國、法國、英國和德國將啟動制裁措施。
觀察者網:伊朗向俄羅斯運送200枚彈道導彈?對此,伊朗方面進行了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