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導彈遭到了伊朗的襲擊,這兩個國家之間的距離可謂是遙不可及。原本我們可以安心地觀望,卻突然陷入了不明不白的紛爭之中。究竟是為什麽呢?
事情如何發展
實際情況是這樣的,沖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24年4月1日,當時以色列襲擊了伊朗的大使館。這一行動激怒了伊朗,導致他們在同月13日晚至14日淩晨對以色列進行了大規模的襲擊。
在襲擊中,伊朗動用了數百枚導彈,包括彈道導彈、高超音速導彈、巡航導彈等等,以及數百架無人機。
目前尚無法明確損失的具體情況,因為雙方對於襲擊的結果存在差異。
根據以色列國防軍方面透露,在攔截伊朗導彈的過程中,他們花費了近十億美元,不計以色列直接損失。
在第二次沖突中,以色列幾乎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因為伊朗的攻擊成本可能不到一億。
雖然美國和以色列表示成功攔截了大部份導彈,但仇恨的種子似乎已經埋下。
當月的第18日,果然如預料般,傳來了以色列與伊朗進行第三次交鋒的訊息,此次交鋒是以色列對伊朗的反擊。
根據伊朗的說法,這次襲擊雖然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害,但真相仍然撲朔迷離。然而,很可能是為了調解兩國關系而采取的舉措。
如果伊朗或以色列方面遭受重大損失,很可能導致雙方難以妥協。
法新社援引的一位專家言論在2024年4月19日表示,雙方已經做好了緩和局勢的準備。
目前的情況看來,以色列和伊朗之間並未發生進一步的直接沖突,可以說兩國之間的「輪回式」攻擊已經告一段落。
就在我們正在愉快地享受著各種八卦的時候,網絡上的一些聲音突然改變了調子,開始指責中國。
有一些人認為,伊朗曾從東方神秘大國引進米波雷達,將其作為防空系統的重要組成部份,但這並沒有幫助他們攔截以色列的襲擊。
在外界廣泛傳播的訊息稱,以色列對伊朗的襲擊相當嚴重,據稱襲擊摧毀了伊朗的一些重要設施,造成了相當嚴重的損失。
大多數重要設施都配備了先進的防空雷達來保護,但是現在這些雷達已經受損,很顯然它們無法發揮作用。
能否推斷出中國的毫米波雷達水平很低?
事實真是如此?
針對這類言論,我們可以輕松一笑,保持沈默。只能說那些嘗試搞事情的「黑子」們的軍事素養還需要再提高提高,否則這種「尬黑」實在令人發笑。
伊朗方面表示,在以色列對其發動的襲擊中,目前還未發現任何損失。這是一點需要特別強調的。
我們能夠在網上看到許多影片,其中包括伊朗攔截以色列導彈的鏡頭,以及一些爆炸畫面。
部份權威性的影片顯示,許多爆炸事件似乎發生在野外,這說明一些以色列導彈可能偏離了目標。因此,伊朗的說法更具可信度,爆炸類影片的真實性存疑。
此外,以色列並未透露更多關於襲擊伊朗事件的資訊,包括對伊朗造成的損失和打擊效果。
根據當前的資訊綜合分析,可以推斷伊朗可能不會遭受太大損失,重要設施受損的說法更是毫無根據。
其次,米波雷達本身特殊之處在於其主要套用於針對隱身目標的作戰,而對於普通目標而言,其效用不及常規雷達。
30到300MHz是米波雷達的頻段,其波長大約為1到10米,比很多空中目標的頻段都更低。
過去,米波雷達因頻率低、精度低和分辨率低而被稱為落後雷達。
直到隱身飛機逐漸成為主流之後,人們驚訝地發現低頻米波雷達對隱身目標具有奇效,因此如今被廣泛采用作為反隱身雷達。
以色列對伊朗的軍事打擊利用了導彈、無人機等各種武器,並未使用隱身技術。
在這次襲擊中,米波雷達根本沒有發揮作用,那談何效能落後?
我們自然無法抗拒,假若以色列的F35戰機悄悄出動,而我們的米波雷達毫無察覺。
自中國的米波雷達被一些中東國家采用後,以色列和美國派出隱形飛機的次數已經明顯減少。
美國對中國的反隱身雷達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擔憂,這一點顯而易見。
伊以沖突何去何從
實際上,盡管在這次以色列襲擊伊朗的行動中似乎以色列扳回了一局,但實際上他們可能仍處於不利地位。
若以色列和伊朗的國土面積來比較,伊朗在純粹進行導彈攻擊時將處於明顯的優勢地位。
以色列的國土面積究竟有多大?若伊朗擴大導彈與無人機規模,即意味著對以色列全境的襲擊。
在以色列這一端,要想襲擊伊朗的整個地區就相當具有挑戰性,特別是考慮到伊朗的大部份地區都位於高原地帶,一般的無人機和導彈未必能夠穿越中部高原。
在回合制攻擊方面,如果以色列和伊朗的沖突持續下去,那麽沒有美國的支持,以色列將無法長時間與伊朗對峙。
對伊朗的國土作戰對以色列而言,變得更加艱難。
以色列最好的處理伊以沖突的方法是在一些方面做出妥協,以實作最終的和平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