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全球率先采用電磁彈射器的中國 076 型兩棲攻擊艦下水,震撼了世界,也讓美國引以為豪的「 閃電航母 」瞬間失色。不過美國畢竟是「畫餅」的傳統強者,這不,美國通用原子公司就推出了可以為輕型航母、兩棲攻擊艦甚至驅逐艦配備的新型電磁彈射器,試圖在與中國海軍的競爭中扳回一局。
美國「海軍新聞」網站 17 日稱,隨著無人機對於現代海戰的意義被越來越多國家所認可,為現役艦艇配備無人機也成為迫在眉睫的需求。但受限於甲板長度,傳統長航時無人機很難從水面艦艇上起飛,為此通用原子公司在年度水面海軍協會研討會上展出了一種全新的電磁彈射裝置,它與目前配備於福特級航母上的電磁彈射裝置完全不同,通用原子公司電磁系統戰略發展副總裁加利·霍珀表示,該裝置「優先考慮發射無人機」——註意,這是優先考慮彈射無人機而不是只能彈射無人機。
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與標準的電磁彈射裝置相比,無人機發射器對艦艇甲板的占用面積最小,「尤其是它不需要與載人飛行器相同的冗余要求,因此安裝的系統要簡單得多」。筆者認為,從技術成熟度的積累來說,通用原子公司其實是首先推出這種優先用於彈射無人機的電磁彈射系統,透過反復使用積累經驗,進而為未來可以彈射大型載人飛機的大型電磁彈射器做準備。作為佐證,該公司在采訪中還透露,目前其姊妹公司正在研制類似的電磁彈射裝置,協助陸基機場起飛有人駕駛戰鬥機。
展板上公布了英國 45 型導彈驅逐艦、美國 遠征海上基地艦、 日本 「 出雲 」 級輕型航母和英國 「 伊莉莎伯女王 」 級航母的多種改裝方案
報道稱,通用原子公司在水面海軍協會研討會現場展出了英國45型導彈驅逐艦、美國遠征海上基地艦、日本「出雲」級輕型航母和英國「伊莉莎伯女王」級航母的多種改裝方案。這種用於彈射無人機的電磁彈射裝置只需要4英尺x2英尺(約1.22米x0.6米)的甲板下部空間來安裝驅動器材,彈射器全長約22米,基本適合於大部份北約水面艦艇,未來甚至有望成為北約的標準配備。
通用原子公司為 「福特」級航母研制的 電磁彈射器問題多多
通用原子公司在電磁彈射領域的確不是新手了——美國「福特」級航母使用的電磁彈射器就是它家的產品,目前法國的下一代8萬噸級核航母(PANG)也已經選定該公司提供電磁彈射器。但眾所周知的是,「福特」級航母使用的電磁彈射器故障率奇高,早期測試中的重大故障率高達1/272,即平均彈射272次就會出現一次重大故障,到了2022年雖然經過改進,平均故障率僅有限提高到1/400,而美國海軍的要求是1/4100。如今看來,造成這種困境的原因,一方面是通用原子公司在電磁彈射器的技術路線選擇時有問題,另一方面也是技術跨度太大,沒有遵循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步驟,而是直接上馬最復雜、要求最高的為載人飛機配套的大型電磁彈射器,才出現嚴重的技術不成熟和故障率偏高。
從這個角度看,通用原子公司如今是在重走回頭路,透過推出為無人機設計的小型電磁彈射器,不但可以讓美國及其盟友的水面艦艇具備起降大型無人機的能力,也可以在這種相對簡單的電磁彈射器研制和裝備過程中積累相關經驗。
075型兩棲攻擊艦和搭載電磁彈射器的076型兩棲攻擊艦
而對於裝備這種小型電磁彈射器的水面艦艇而言,的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作戰能力。筆者之前也介紹過,076型兩棲攻擊艦搭載電磁彈射器的一大優勢就是可以配備不同類別的無人機,從而極大提高未來海戰時對周圍海空環境的偵察、探測、攻擊以及持續評估的能力。如果通用原子公司畫出的這個「大餅」成真,不但北約大量水面艦艇都可以搭載大型電腦執行戰場偵察和監視任務,而且未來日本「出雲」級航母和美國的「閃電航母」也將具備搭載大量無人機起降的話,的確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態勢感知能力,縮短與中國海軍076型兩棲攻擊艦的差距。
不過註意啊,筆者這裏說的是「縮短與076型兩棲攻擊艦的差距」,而不是「追平」或者「超越」,因為076型兩棲攻擊艦的電磁彈射器長度與福建艦航母配套的電磁彈射器大致相當,意味著前者不但可以起降大型無人機,而且還可以彈射標準的載人戰鬥機,而後者是目前通用原子公司的小型電磁彈射器尚不具備的能力。
通用原子公司分別於 2023 年和 2024 年在「 威爾斯親王 」號航母和南韓「 獨島 」號兩棲攻擊艦進行了 無人機初級起降 測試。
此外,相比中國在艦載隱形無人攻擊機、偵察無人機、預警無人機等相關領域的百花齊放,目前西方國家可用於艦載任務的無人機種類少得多。這也意味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即便美國和日本航母能夠借助電磁彈射器搭載無人機,其實際效果也遠遠遜色於076型兩棲攻擊艦。
最後還有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值得說說——通用原子公司承認,由於驅逐艦等傳統水面戰艦或大型支持艦艇缺乏回收無人機的甲板空間,因此該公司正在致力於另一項「非常獨特的回收計劃」,以解決無人機著艦的問題。
是的,無論是日本「出雲」級航母和美國的「閃電航母」,還是英國的「伊莉莎伯女王」級航母,都沒有攔阻降落裝置,意味想要在這些航母上部署更大型的無人機,目前通用原子公司畫的這個「大餅」只解決了起飛問題,至於如何降落依然是未知數。
來源:空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