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全球兩種最為先進的驅逐艦型號無疑是中國的055型驅逐艦與美國的阿利·伯克III型驅逐艦。西方普遍認為,055型驅逐艦是一種「革命性無畏戰艦」,此類戰艦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07年英國首創的「無畏艦」,那時的「無畏艦」一經問世,即使全球所有其他戰艦立即顯得過時。055型驅逐艦的一大亮點在於它的多功能綜合射頻系統,極大地增強了其作戰能力。
相對地,美國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是該國生產數量最多的驅逐艦型,本質上是對「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防空指揮能力的一種簡化。該級驅逐艦的建造成本被控制在「提康德羅加」級的75%左右。阿利·伯克III型驅逐艦最引人註目的改進是其圍繞AMDR-S-AN/SPY-6(V)1型主動相控陣雷達進行的重新設計,這提高了其探測距離、工作電壓與電流,以及熱傳導效率。
第一部份:美式艦艇的近防系統
自1967年以色列的埃拉特號驅逐艦被反艦導彈擊沈後,遠端、高精度、強突防和高威力的反艦導彈成為了海軍艦艇的頭號威脅。尤其是蘇聯的飽和攻擊戰術,傳統高炮與艦空導彈難以攔截。美軍航母戰鬥群通常包含兩艘伯克級或提康德羅加級導彈驅逐艦/巡洋艦,采用「宙斯盾」系統與預警機協同進行防空和反導。系統未攔截到的導彈由近程防禦系統如密集陣處理。
美國的Mk15 「密集陣」是一種標誌性的近程防禦系統,自1968年開始研發,第一個原型於1977年安裝在DDG-942驅逐艦上進行全面測試,於1978年開始量產。該系統整合了Ku波段搜尋與追蹤雷達、射控系統,實作了搜尋、探測和打擊的一體化,武器系統則采用了來源於戰鬥機的6管20毫米火神速射炮。
「密集陣」系統的射速初為每分鐘3000發,後提升至每分鐘4500發,彈藥容量從980發提升至1550發,可以全自動操作或由戰情中心遙控發射。在全自動模式下,搜尋雷達能探測到5600米外的威脅,在2500米開火,並透過追蹤雷達進行精確瞄準,最終在500米處擊毀目標。
第二部份:中式艦艇近防系統
中國的055型驅逐艦裝備了先進的近防系統,包括一門位於艦艇前部的1130近防反導系統和一具類似「拉姆」導彈的海紅旗-10近防系統在艦艇後部。1130近防系統是基於荷蘭「守門員」系統前進演化而來,選用了美國通用電機為A-10攻擊機研發的30毫米GAU-8/A七管炮,具有4200發/分鐘的高射速和2000米的有效射程。此系統的俯仰和回旋速度極快,配備了獨立的搜尋和追蹤雷達,能同時處理多達18個目標,具備敵我辨識功能。
同時,中國海軍還研發了730近防系統,采用類似「守門員」系統的7管30毫米炮,但730系統結構更為簡化,不設專門的搜尋雷達,而是直接由艦艇的作戰指揮系統提供目標數據。這種配置減輕了系統的重量和體積,增強了電磁相容性。730系統還配備前視紅外、CCD網絡攝影機和激光測距器,確保在復雜環境中也能有效作戰。在自動接戰模式下,此系統能在2至5公裏範圍內自動辨識並打擊高速來襲目標。
第三部份:結論
透過對比中美兩國驅逐艦的近防系統,可以看出055型驅逐艦在自防抗擊超聲速反艦導彈方面具備較大優勢,能夠同時攔截多達23枚超音速反艦導彈。此外,與美國的「改進型海麻雀」中程艦空導彈系統相比,中國的近防系統能有效減少對垂直發射系統的依賴,增加戰鬥的靈活性和響應速度。而美國的「伯克」III型驅逐艦雖然有較強的遠端打擊能力,但在近程防禦上卻不及055型驅逐艦,尤其在對抗超聲速和多目標飽和攻擊方面。
最終,055型驅逐艦的近防系統配備反映了中國海軍建設的現代化方向和戰術需求的適應,而美國則在試圖透過技術升級保持其海上力量的優勢,盡管面臨諸多挑戰和困難。這種技術和戰術的競爭,標誌著全球海軍戰術和裝備現代化的重要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