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這個曾經傲視群雄的超級大國,如今卻在中國的崛起面前,顯露出了一絲絲不安與焦慮。曾經的自信與從容,似乎正在被一種莫名的恐慌所取代。中美之間一次普通的軍事互動,竟在美國國內掀起了 「中國威脅論」的浪潮,這不禁令人感嘆,昔日那個在全球呼風喚雨的超級霸主,心態似乎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
近日,中美兩軍關系出現了一系列積極訊號。美軍代表不僅參加了中國主辦的北京香山論壇,更受邀存取位於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印太司令部,參與防務會議。與此同時,中美兩國軍隊還共同參與了巴西的
「福爾摩莎」聯合軍事演習。
然而,正是這些原本旨在增進互信、加強合作的友好舉動,卻在美國國內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以盧比奧為代表的美國反華鷹派政客,將中美軍事互動視為洪水猛獸,甚至將其渲染成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嚴重威脅。
盧比奧聲稱,解放軍可能借機竊取美軍的軍事機密和戰術情報,並有可能將這些資訊泄露給俄羅斯等國,從而危及美國的國家安全。這種言論,與其說是對中國軍隊的擔憂,不如說是對自身實力的懷疑,更是對中美關系的惡意曲解。
事實上,中美兩軍交往一直秉持著坦誠、務實、合作的態度,旨在增進了解、管控分歧、避免誤判。中國軍隊參加聯合演習,是為了學習借鑒各國軍隊的先進經驗,提升自身的軍事素養和作戰能力,而不是為了竊取所謂的 「軍事機密」。
盧比奧等人的言論,完全是基於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的偏見,是對中國的不實指責,更是對中美關系的蓄意破壞。
除了在軍事領域,中國在科技領域的快速發展也令美國感到坐立不安。從生物科技到人工智能,從超導物理學到量子計算,中國在越來越多的科技領域展現出強大的實力,甚至在一些領域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的領跑者。
面對中國科技的崛起,美國一些政客不是積極尋求合作,而是選擇打壓和遏制。他們以 「國家安全」為借口,對中國企業和科研機構進行無理制裁和封鎖,企圖阻礙中國科技的發展。
然而,這種做法不僅損害了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也阻礙了全球科技的進步。科技的發展需要開放合作,而不是封閉對抗。只有各國攜手合作,才能共同應對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
盧比奧的焦慮,折射出的是美國一部份精英階層的 「中國焦慮癥」。他們害怕失去曾經的優勢地位,害怕中國挑戰美國的霸權,因此對中國充滿了恐懼和敵意。
然而,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任何國家都無法阻擋中國前進的步伐。中國的發展,不是為了挑戰誰、取代誰,而是為了讓中國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美國應該認清現實,放棄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的過時觀念,與中國相向而行,構建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中美關系。只有這樣,才能符合中美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美國的反華政客應該明白,中國的發展對世界來說是一個機遇,而不是威脅。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致力於與世界各國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面對中國的崛起,美國與其焦慮不安,不如調整心態,積極尋求合作。只有合作共贏,才是中美兩國關系的正確選擇。
中國有句古話: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面對一個充滿活力和希望的中國,美國需要展現出更大的包容和自信,才能與中國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中美兩國,一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個是最大的已開發國家,兩國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只有摒棄冷戰思維,加強對話合作,才能實作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歷史已經證明,合作才能共贏,對抗只會兩敗俱傷。希望美國能夠認清歷史大勢,做出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