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都打了2年半了,俄羅斯為什麽沒有向烏克蘭正式宣戰?3個紮心原因

2024-09-17軍情
截止到現在,俄烏戰爭已經打了2年6個多月,而且,還在繼續打。

俄烏雙方已經死傷幾十萬,俄軍至今依然占領烏東4州和克里米亞半島,而烏軍也突襲俄本土並占領了上千平方公裏的俄羅斯領土。

褐色部份是俄軍占領區

二戰之後歐洲大陸最為慘烈的戰爭,看不到任何結束的跡象。

而最近美國和北約更是試圖把戰火,引燃到包括莫斯科在內的俄羅斯本土,將允許烏軍使用包括「風暴陰影」隱身巡航導彈在內的遠端精確打擊武器,對俄本土縱深進行攻擊。

但是,非常詭異的是,這場慘烈的俄烏戰爭,到今天為止, 俄羅斯官方依然認定是「特別軍事行動」,而沒有正式向烏克蘭宣戰。同樣,烏克蘭也沒有向俄羅斯宣戰。

都血肉橫飛的打了2年半了,交戰雙方都沒有正式宣戰,這在國際法層面上,俄烏兩國不屬於交戰國,這到底是為什麽呢?

其實,這背後有3個紮心的原因。

1、如果不定義是「特別軍事行動」,俄羅斯只能是「不宣而戰」,這將公然違反 【海牙公約】,俄羅斯在國際上將極為被動。

「不宣而戰」違反了【海牙公約】,二戰後對德國日本戰犯進行清算,其中一條罪名就是德日發動的一系列突襲(閃擊波蘭、偷襲珍珠港等)屬於「不宣而戰」,嚴重違背了國際法。

所以,俄羅斯截止到今天都強調,發動的是「特別軍事行動」,不是針對烏克蘭整個國家和民族,而是針對烏克蘭的納粹組織和極端民族組織,從而避免承受巨大的國際壓力。

發動戰爭,也是要有底線和規則的,【海牙公約】有明確的宣戰程式:

在軍事行動之前,要正式通知對方,雙方將處於戰爭狀態;

通知對方的內容,要準確無誤,並通知第三方中立國家;

通知對方,進入戰爭狀態的具體原因。

宣戰可以是即刻生效,也可以是以最後通牒的形式告知對方。

比如1991年海灣戰爭的時候,美國為首的海灣聯軍,就以最後通牒的方式向伊拉克宣戰。

海灣戰爭

當時時任美國總統布殊,透過電視講話向伊拉克宣戰,給伊拉克留了24小時從科威特撤軍的時間。時間一到,如果伊拉克依然沒有撤軍,雙方自動進入戰爭狀態。

俄羅斯這次是在2022年2月24日淩晨,20萬大軍突然兵分三路攻入了烏克蘭,所以,在國際法層面上,俄羅斯無法向烏克蘭正式宣戰。

2、如果正式宣戰,根據俄羅斯憲法,俄羅斯將全國進入戰爭狀態,經濟將被迫全面轉入戰時體制,社會將非常動蕩,經濟將受到巨大的沖擊。

正式宣戰後,俄羅斯的國家機器將全面轉為戰時狀態,某些法律將會被廢除或者暫停執行,國內經濟全面轉入戰時經濟,為數不多的外資將瘋狂從俄羅斯出逃。

俄羅斯的石油出口

國內將大規模征兵,義務兵也將承擔出國作戰的任務,經濟活動全面為戰爭讓步,國內民眾的私人物資在一定程度上也會被征調。

這必然給俄羅斯國內經濟和社會穩定,帶來巨大的沖擊,這也是俄羅斯不敢正式宣戰的原因之一。

在8月6日,上萬名烏軍反攻入俄羅斯本土庫爾斯克州,把戰火實實在在引燃到了俄羅斯本土上。

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依然宣布烏軍的這次越境軍事行動,屬於「恐怖襲擊」,而不是借機正式對烏克蘭宣戰。

3、如果正式宣戰,對俄羅斯和烏克蘭其實更加的不利。

拿偉大的抗日戰爭來說,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和日本都沒有正式宣戰。

目的就是中國和日本,都想保持和其他國家,尤其是德國、蘇聯和美國的正常貿易。

比如說日本,在1937年7月7日到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之前,由於戰爭需要,大量從美國購買石油、橡膠和鋼鐵等戰略物資,用來支持對中國的侵略戰爭。

而當時的中國,也從德國蘇聯等進口了大量的武器裝備,用來反抗日本的入侵。

中國和日本正式宣戰,是在1941年12月10日。

當年12月7日,日本偷襲了美國珍珠港,同一天美國正式向日本宣戰,不到48小時,中國正式向日本宣戰。

根據國際法,正式宣戰之後,其他國家必須要表明自己的立場,選定支持交戰的某一方,這意味著其他國家,要麽是盟國要麽是敵對國。

對於選擇中立,是有明確的限制條件的。比如不得以任何形式給交戰雙方提供人員、資金和武器的支持,不得向交戰國開放領空、港口和陸上交通線。

一旦中立國向交戰某一方提供了支援,意味著自動參戰,另外一方交戰國可以向其發動軍事打擊。

對俄羅斯和烏克蘭來說,不正式宣戰,其他國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外交政策,選擇更加靈活的外交和經濟政策,而一旦正式宣戰,其他國家只能 涇渭分明表明立場,徹底站隊了。

比如對俄羅斯來說,一旦它正式對烏克蘭宣戰,印度、巴西、沙特等中立國家的許多經濟往來將立刻暫停甚至是取消,這非常不利於俄羅斯的國家利益。

所以,俄烏雙方都不會主動正式宣戰的,雙方都想把戰爭控制在一個可控的範圍內,至少到現在為止,俄羅斯對美國和北約還是報有一定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