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太平洋戰場上,美軍與日軍交鋒數年,雙方勢力此起彼伏,戰事膠著。在彼此的攻守之間,展現了不屈的鬥誌與堅韌的決心。
日軍因戰線過長而陷入困境,戰場上苦戰連連,物資補給難以維系,逐漸走向失敗的邊緣。
歷經三年多的海戰,日軍的戰鬥力與美國不相上下,然而,美國的軍工制造能力卻令人震驚,其強大程度在這場海戰中顯露無遺。
日軍每擊沈一艘美軍戰艦,美國便能在一個月內生產出兩到三艘新戰艦,這種消耗與再生的速度差距,使得一方逐漸陷入困境,而另一方則日益壯大。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迅速反應,短時間內大力生產戰艦。五年內,竟制造了高達1197艘各類戰艦,展現了其強大的軍事制造能力。
這龐大的生產能力仿佛過年時家家戶戶下餃子的熱鬧景象,其中竟涵蓋了131艘航空母艦,著實令人驚嘆。
時光荏苒,七十余載已逝。若我們對比美國昔日的軍工生產能力與今日之狀況,或許能得出一番深思。
在戰爭的硝煙中,美國是否能重現二戰時航母建造的輝煌?歷史的風雲變幻,未來難以預測,但美國的工業實力與創新能力仍不容小覷。
【一、二戰美國的軍工到底有多厲害?】
二戰伊始,日軍的聯合艦隊在整體實力上占據優勢,一度壓制美軍。
1940年,日本聯合艦隊的規模龐大,包括10艘航空母艦、38艘巡洋艦、112艘驅逐艦、75艘潛艇及其他236艘戰艦,總噸位高達120萬噸,顯示了其強大的海軍實力。
當時,美軍的航母數量為三艘,巡洋艦二十一艘,驅逐艦六十七艘,潛艇十二艘,其總噸位更是只有日軍的一半。
日軍因數量優勢,敢於挑戰美軍在太平洋的主導地位,意圖打破其統治格局,展現其軍事實力。
1941年11月26日,日軍傾巢出動,一支由6艘航母、2艘「金剛級」戰列艦、2艘「利根級」重型巡洋艦、9艘驅逐艦和3艘潛艇組成的超級航母打擊群,猶如海上猛虎,氣勢洶洶地撲向目標。
雖然美軍情報部門洞察了日軍的異動,強化了珍珠港的防禦,然而卻疏忽了北部海域,那裏天氣惡劣多變,成為了安全漏洞。
日軍出其不意地利用了美軍忽視的航線,歷經11天的航行,竟在距離珍珠港僅320公裏之處現身,令美軍措手不及。
在短短30分鐘的密集轟炸中,美軍的主力戰艦遭受重創,半數戰艦遭到摧毀,同時188架戰機也化為灰燼。
歷經數十載,美軍精心打造了這支航母戰鬥群,足以證明其在海洋上無與倫比的強大威懾力。
珍珠港事件後,美軍遭受重創,一年多時間內保持低調。日軍的戰略目的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實作。
盡管日本未曾預料,美軍在這一年多的休整期間,並未無所事事。
珍珠港事件後,美軍加快了F-14戰機的研發,這款被譽為二戰最強艦載機的出現,讓美軍牢牢掌握了制空權。
日軍偷襲事件令人震驚,卻也激發了美國軍工產業的巨大潛能,展現了其驚人的能量和實力。
自1941年至1945年上半年,美國在短短幾年間成功建造了131艘航母,展示了其強大的海軍制造能力,為其在二戰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131艘航母中,中大型航母占據33艘。若將護航級航母納入統計,總數竟超150艘,顯示出航母力量的雄厚。
日本在戰爭初期雖數量眾多、戰術嫻熟,技術層面亦領先美國,但其生產能力卻遠遠不及美國。這種不平衡最終導致了其戰爭策略的失敗。
二戰全程,日本已無力新建大型航母。新服役的17艘航母,皆由大型商船改造,其戰鬥力大打折扣。這反映出日本在戰爭中的資源枯竭與力不從心。
【二、航母左右著海洋霸權的歸宿】
這種差距的產生,根源在於日本國內資源的稀缺性。這種稀缺性不僅影響了日本的經濟發展,更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其獨特的文化和社會形態。
盡管二戰前日本的工業能力已非常強大,但他們仍然只能有限的造出十幾艘航母,凸顯了航母建造的艱巨性和技術門檻。
這些船只中,半數尚屬「航母雛形」,僅靠掠奪資源勉強完成建設。
日本政府在1933年便預見到自身的不足,開始積極籌備,大規模建造客貨輪船,以備戰時需要改裝使用,顯示出其前瞻性和決心。
諸如千歲級、飛鷹級、大鷹級和海鷹級等航母,它們並非原生為軍艦,而是由商船經過精心改造而來。這種改造既體現了技術的精湛,也展示了戰爭的需求與巧思。
因此,日本的主力航母在偷襲珍珠港時幾乎全部出動,而剩余的半數以上只能被稱作「特殊設計的航母」。
英國,曾是海洋的霸主,二戰後航母數量曾高達96艘。然而,歲月流轉,如今僅余2艘。昔日的輝煌已成往事,英國的海軍實力也經歷了巨大的變遷。
英國在與美國的全球影響力競賽中敗下陣來,導致其眾多海外殖民地紛紛易主。這一重大失利重塑了世界政治格局。
英國的經濟狀況急劇惡化,因此,原計劃在建的航母專案被無限期推遲,這一決定對國家的海軍建設產生了深遠影響。
自五十年代起,英國因經濟需求所迫,不得不陸續將其航母進行出售,以此來達到經濟平衡。
相較於美國在航母技術上的領先地位,英國的航母在技術上已稍顯滯後,整整落後了一代。
美國新款戰機風靡全球,英國卻陷入尷尬境地。多數航母無法適配美軍新戰機,導致航母價值驟降,英軍實力大受影響。
近年來,美國經濟深陷困境,盡管其軍隊仍具備壓倒性優勢,但霸權地位已岌岌可危。世界格局正悄然變革,新的力量正在崛起,挑戰著舊有的秩序。
俄烏沖突與巴以沖突的持續爆發,凸顯了當前美軍對其盟友的軍事援助能力大不如前,昔日的強勢姿態已逐漸消失。
盡管美國擁有強大的軍工產業,但關於在短時間內批次生產航母的猜想仍需謹慎對待。畢竟,航母的建造涉及復雜技術和龐大資源,戰爭的影響也遠超單一武器生產。
在討論當前話題之前,需先審視二戰航母與現代航母的差異。了解這兩者間的區別,將為我們提供更全面的背景知識,從而有助於更深入地探討。
技術、成本和周期,在時隔七十年後,已然無法同日而語。昔日的成就與今日的進步,均在時間的洗禮下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
二戰時期,美軍的「埃塞克斯」級航母雖僅重3.3萬噸,但其甲板以木頭構建,表面覆蓋輕型裝甲,展現了卓越的創新與實用性。
當今美軍的主力「福特」級航母,其排水量相當於「埃塞克斯」級的三倍,這一顯著增長展示了美國海軍實力的巨大飛躍。
該艦艇全面采用特種航母鋼材質,搭載核動力系統,並配備了先進的電磁彈射裝置,彰顯其卓越的技術實力與前沿的創新設計。
美軍航母的真正力量,並非源自這艘巨艦本身,而是其作為一個精密協同的系統所展現的。這個系統集結了技術、戰術與戰略等多方面的優勢。
歷經七十年,電子化與資訊化的革新已顛覆傳統認知。不僅護航編隊強大,戰鬥機領先,更在於這些技術帶來的深遠影響,改變了戰場的面貌。
二戰時期的航母,本質上只是一艘被賦予了特殊功能的巨型軍艦,它尚未具備現代航母所具備的多元化作戰能力。
"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耗時長達八年,此後又需四年的精心偵錯,方可具備實戰能力,充分展現了其精工細作的特性。
由此可知,基於時間周期的考量,短時間內大量建造航母已成為不切實際的幻想。
鮮為人知的事實是,紐波特紐斯造船公司如今是美國唯一能夠建造航母的船廠,其在全球航母制造業中占據重要地位。
二戰時期,美國曾擁有50家能生產航母的船廠。即便不計成本,如今的美國也無法重現這一盛況,大量建造航母已成為不可能。
美國的軍工生產能力是否已出現顯著下滑,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考慮到其歷史地位和技術實力,這樣的可能性似乎並不大。
答案確鑿無疑。之所以出現這種局面,歸根結底是美國走上了「去工業化」的道路。
【三、美國軍工沒落的真相】
美國,曾作為工業化的先驅,如今卻率先走上大規模去工業化的道路。此舉被冠以環保之名,同時聲稱旨在緩解土地資源緊張的壓力。
盡管美國工業昔日的輝煌源於其在海外的大規模資源掠奪,許多小國因此面臨礦產資源枯竭的困境。
持續的戰爭使美國經濟逐漸陷入困境,為了扭轉頹勢,美國不得不采取措施削減生產成本,以應對當前的困境。
推動基礎制造業向東亞和東南亞國家轉移,是當下主要戰略。此舉旨在最佳化全球生產布局,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
回顧歷史,美國之所以能夠稱霸全球,離不開其軍工產業的卓越實力。正是這一優勢,為美國在國際舞台上贏得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戰後,美國的軍工產業逐漸轉向私有化,這無疑是一個令人遺憾的趨勢。私有化的行程使軍工產業更加依賴市場力量,而非公共利益。
曾幾何時,美國政府掌控的軍工制造占據九成江山,而今日風光已不再,私營企業的身影愈發活躍,占據了八成份額。
去工業化現象導致「中國制造」遍布全球,毫不誇張地說,若無中國制造,白宮日常運作亦將受阻。
2015年,美國開始糾正「去工業化」的錯誤,然而,時光不能倒流,為時已晚。他們認識到了這一戰略帶來的負面影響。
相較於美國本土,海外生產更具成本優勢,這使得海外生產成為更具競爭力的選擇。
資源方面,以中國對稀土的掌控為例,全球90%的稀土資源都在中國手中,稀土在軍工領域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從技術層面審視,經過數十載的演變,美國意識到,昔日鉗制中國的局面已不復存在。在諸多領域,雙方角色已悄然互換。
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美國如今再難以重現昔日大規模生產航母等大型軍工產品的輝煌。時代變遷,條件不再,昔日的盛景已成歷史。
在二戰時期,美國雖然生產了超過100艘的航母,但僅有20余艘屬於真正的大中型航母,其余多數為護航航母。
在當今時代,美國的航母建造速度已無法與中國相提並論。中國在這方面的進展神速,展現出了令人矚目的實力。
近年來,美國在暗鷹導彈專案上屢遭挫折,飛行測試連連失利,顯示出該專案面臨的挑戰重重。
之所以如此,竟是因為暗鷹導彈的推進器芯片源自亞洲,發射器則出自歐洲某小國之手,美國在其中不過扮演了一個組裝工廠的角色。
目前,美國的軍工產業已被世家大族逐漸侵蝕,只余留下一個龐大的軀殼,已然失去了往日的強大威懾力。
以近期烏克蘭戰事為例,美國和北約聯手與俄羅斯在軍工領域競爭,但俄羅斯並未明顯落敗。美國的衰退已成為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