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艦都下水了,怎麽老型號的船還在造?」相信不少軍事愛好者,甚至普通人都會有這個疑問。說起咱中國海軍這些年的發展,那可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動不動就萬噸大驅055、全天候護衛艦054這些名號,聽著就硬氣。可就在這陣風頭震國際的當口,咱卻總能時不時看到舊型號的艦艇還在繼續造,甚至服役時間上比新型號還晚,這不禁讓人產生了一個問題:中國海軍為啥會「吃回頭草」?這是戰術考量,還是造艦計劃沒跟上節奏?
別急,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聊聊,從幾個典型案例聊到「吃回頭草」背後的故事,再說說它到底值不值。
先從幾個具體案例說起吧,這事兒還真不是電洞來風。中國海軍有三次相當典型的「吃回頭草」操作,每一樁都挺出人意料。
講到053p型護衛艦,它可是咱海軍的老熟人了。然而,就在更新速度飛快的艦艇時代,老款的053p居然還在建造!你沒聽錯,054型護衛艦已經服役了,可053p卻又造出了洛陽艦和綿陽艦。這事兒,擱誰都得犯嘀咕:「這不是‘炒冷飯’嗎?都021年了,舊型號護衛艦咋還冒出來?」
其實吧,這並不冤枉。當年咱們海軍正急需補艦種短板,尤其是小噸位艦種不夠用,早期護衛艦又效能一般,真急需東西能頂上。新款054雖然好,但建造周期長、技術復雜,一時半會補不了窟窿。所以,船廠幹脆「再熱一鍋鹹菜」,用更成熟的053p建造技巧快速填補需求——沒辦法,總比戰場空缺行吧。事實證明,這批「新老艦」在任務中確實發揮了實實在在的作用。
要說第二個案例,那可是讓不少人捧腹的「誤會」之一了。052C型驅逐艦一開始可是我們中遠端防空驅逐艦的領頭羊,服役那會兒妥妥的顏值和技術擔當。可偏偏到後期,052D首艦昆明艦都服役了,052C居然後腳又整了兩艘——濟南艦和西安艦,還拖到了晚一些服役。
這場「回頭草」主要是技術上的事兒。052D代表著全新一代設計,但服役初期不是誰都敢百分百信它的水平,軍隊還是更信賴成熟可靠的「老人」——畢竟戰艦這東西可不是買個智能電話,誰也不願意出工程事故。所以,為了穩妥地補齊防空能力,同時避免新技術落地緩慢造成的戰鬥力斷層,052C最後這兩艘其實是臨危補位的托底之選。
最後這一樁就是近年的事兒了,波及到054A和054B型護衛艦。054A型護衛艦咱熟吧,近海和中程作戰裏的「萬金油」,效能成熟、建造便宜,長期以來是海軍的「勞模」。但尷尬的是,當054B型護衛艦已經在測試階段好幾年時,我們卻發現船廠沒「下休書」給054A,反而又造了一批。
要說更新換代的速度,054B顯然比054A強。但054B的設計太新,試驗環節又長,短時間內不能大規模列裝使用。而護衛艦這種中堅艦艇,你不能一邊等待新型號服役,一邊靠岸守著空位吧?沒辦法,為了艦隊戰鬥力的持續性,「老夥計」054A只能再幹點活兒,把「家裏活兒」撐一陣子。
說到這兒,咱是不是逐漸有些眉目了?其實回頭一想,這些「回頭草」從來不是瞎吃——背後有它的現實考量。
新艦再好,說到底還是一塊「半熟的鐵」。艦艇不像一般商品,新技術從設計到服役需要反復試驗,動輒五六年、七八年都有可能。這期間,遇到短期戰鬥力缺口或臨時任務壓力,老型號無疑是最靠譜的保險方案。
老艦型雖然效能上沒亮點,但它勝在穩定,船廠完全清楚該怎麽快速「開模量產」。比如052C最後兩艘的加建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新型號052D出現之前,人家頂了一陣「大梁」——穩得不能再穩。
再說技術。要知道,現代艦船的心臟——燃氣輪機,過去可是咱繞不過的一道坎。早些年,052C服役時,咱家這方面技術還在突破階段,燃氣輪機和動力系統不能自主研發,受制於人,導致新設計進度卡到蛋疼,而「回頭草」的吃法成為不得不采取的策略。
後來,得益於國產燃氣輪機的突破,這個問題才逐漸解決。等到了055型萬噸級驅逐艦出現後,不但擴大了噸位,還拉升了咱燃氣輪機技術的整體水平,一看就是努力後的「大成果」。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國際壓力。現代海軍講求艦隊規模,不能單靠一兩艘新艦稱霸。鄰居日本和南韓也沒閑著,它們的「摩耶」級驅逐艦、KDX系列甚至都開始裝備先進的雷達系統;防務大國的法國、英國更是早早搞出了高技術水準的新護衛艦。
這就讓中國海軍的壓力很大:新艦不到位,咱這規模怎麽辦?就算有新型號也得跑測試、做偵錯,時間趕不上現實需求。於是中低端型號的老艦成了「救急糧」,比如054A護衛艦,它就很適合作戰空擋時期的補缺。
如果換個角度看,這種安排看似「回頭」,實則相當務實。
「吃回頭草」帶來的最直接好處,是讓中國海軍敢於大規模試水新技術。老艦托底,新艦從容起步——否則,像055這種萬噸巨艦的研發,哪來的底氣快速推進?
截至2024年,中國已經服役了8艘055型,速度快得連老外都咂舌。這次,不就是「基礎牢固後,一步到位」的成功典範嘛。
另一方面,這些老型號也有它們的出路。像053p、056這樣的中低端艦艇,不少被出口到了東南亞國家和非洲,用來發展這些國家的海軍力量,這本身就是擴充套件國際影響力的操作。
如今,「吃回頭草」的現象已越來越少,新技術驅動的艦艇將逐步成為中國海軍的主角。不過,過去這份「冷飯」也不是白吃,它支撐了一支從「窮小子」變成「軍中大哥」的強大隊伍。
歷史上,它曾經重要;未來,它不再必要。但海軍這口飯,從不是一口急功近利的熱鍋,要細火慢燉,才能煮出驚艷全世界的味道。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份,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