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24架蘇-35,中國空軍買來僅用了3年就成二流機,是不是有點虧?

2024-11-14軍情

2015年,中國與俄羅斯達成兩項重要軍購協定,引進了S-400遠端防空導彈系統和蘇-35重型戰鬥機,這標誌著中國最後一次大規模采購俄羅斯的主力武器裝備。彼時,這兩款武器代表了俄羅斯國防工業的最高水平,對提升中國空軍實力以及強化國土防空能力起到了顯著作用。然而,如今網絡上對這兩款裝備的評價卻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個中原因值得探討。以S-400防空導彈系統為例,盡管其引進後國內鮮有公開報道,但它無疑已成為中國防空體系的關鍵組成部份。

中國的遠端防空網絡主要依靠S-400、國產紅旗-9B和紅旗-22構建。S-300以及國產紅旗-9和紅旗-16等中遠端防空系統則作為補充,進一步增強了中國的防空能力。2015年引進的S-400至今仍在發揮關鍵作用。然而,同年引進的24架蘇-35戰鬥機卻略顯尷尬。蘇-35從2016年底開始交付,而國產殲-16也在2016年服役。兩者都是重型雙發戰鬥機,且都源於「側衛」家族。但殲-16配備了國產有源相控陣雷達,可掛載霹靂-15和霹靂-17遠端空空導彈,在雷達、武器和航電系統方面均優於蘇-35。

殲-16作為多用途戰機,與專註於空優作戰的蘇-35相比,在制空能力上反而更勝一籌。更先進的殲-20也隨後服役,與蘇-35同屬空優戰機,但在雷達、航電、武器系統等方面全面超越,還擁有蘇-35不具備的隱身優勢,兩者制空能力差距更為顯著。中國引進的24架蘇-35於2018年底全部交付,而當時殲-16和殲-20的裝備數量已超過百架,因此這批蘇-35在我空軍中從未扮演過核心角色,也沒有這樣的機會。

中國空軍接收24架蘇-35戰鬥機三年後,殲-20、殲-16和殲-10C已成為空軍主力,這使得蘇-35的定位略顯尷尬。盡管這24架蘇-35都是新機,按服役周期計算還能使用20年以上,但效能方面已落後於我軍現役的「一流」戰機,淪為「二流」水平。考慮到當初引進蘇-35的單價(包含備用發動機)接近1億美元,一些網友認為如此高昂的采購成本,換來的卻是很快落伍的裝備,這筆交易是否值得商榷。

回顧2015年中國敲定引進24架蘇-35戰鬥機的決定,需置於當時的背景下審視,不能以今天的標準妄加評判。實際上,早在2013年,相關引進工作就已經啟動。彼時,中國空軍的主力機型是殲-11B和殲-10B,缺乏配備有源相控陣雷達的重型戰鬥機。而殲-10C、殲-16以及殲-20等更先進的戰機都尚在研發階段,它們的量產時間和最終效能都存在不確定性。

2013年前後,中國安全環境面臨嚴峻挑戰,台海局勢緊張,"台獨"分裂活動加劇,南海爭端日益增多。為有效應對外部壓力,在國產先進戰機服役前的過渡時期,采購蘇-35等先進戰鬥機成為必要之舉。盡管蘇-35的雷達航電系統遜於殲-16等國產戰機,但其配備的AL-41F-1S向量發動機效能優異,值得我們學習借鑒。事實上,引進蘇-35的初衷之一就是學習和吸收國外先進戰鬥機的優勢技術。

蘇-35戰機的雷達航電系統雖遜於殲-16,但相較周邊國家例如日本航空自衛隊的F-15J和印度空軍的蘇-30MKI等主力戰機,仍具備效能優勢。尤其在空警-500預警機的支持下,蘇-35的遠端空戰能力尤為突出。這24架蘇-35並不會加重我軍後勤負擔,反而在一定時期內有效提升了空軍實力,且具備持續執行高強度作戰任務的能力。因此,引進這批蘇-35並非簡單的虧與不虧的問題,而是在特定歷史時期下的戰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