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兩岸開戰,解放軍或遇到3大障礙,島內武裝實力不容小覷
在未來的台海局勢中,軍事手段解決台灣問題的可能性正變得越來越現實。這並不是電洞來風,而是基於當前國際局勢、兩岸關系緊張升級等多重因素的綜合結果。盡管解放軍在軍事實力上擁有明顯優勢,但對台作戰絕不會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樣輕松。特別是在台軍已經幾十年如一日地準備防禦解放軍的情況下,解放軍將會面臨三大主要障礙。
登陸作戰的嚴峻考驗
台軍一直在進行針對性極強的防禦準備,尤其是在所有適合兩棲登陸的海岸線布設了大量的地雷和水雷。這一措施從蔣氏政權時期便開始推行,到如今防禦態勢更加嚴密。尤其是萬象水雷,這種仿制自意大利的MANTA水雷,現役的萬象2型能夠布設在水下20至300米的深度,配備多種感應引爆機制,極大增加了踩地雷的難度。
解放軍雖然擁有大量現代化踩地雷艦和先進的踩地雷技術,但面對這種全島多點分布的雷區,要迅速為大規模登陸部隊開辟安全通道,依然是一個棘手的問題。這不僅需要技術突破,還需要時間。而時間對於島內防禦方來說意味著援軍的可能到達,意味著他們能在軍事和外交上獲取更多的支持。
F-16V的威脅
很多人可能會低估台軍的空中力量,認為解放軍空軍的絕對優勢足以讓台軍戰機無所作為。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台軍擁有的F-16V戰機無論從數量還是效能上,都是解放軍需要重視的對手。F-16V的AN/APG-83有源相控陣雷達賦予了它極強的空戰能力,同時配備的AIM-9X和AIM-120C7導彈,能夠有效威脅解放軍的戰機。
台軍依托於佳山基地等深山中的永久防禦工事,雖然在開戰初期,解放軍的精確打擊可以摧毀台軍的主要機場和跑道,但那些山體工事提供了戰機儲存與防護的優勢,使得台軍具備一定的反擊能力。
一旦台軍利用這些設施發起突襲,即便在解放軍的空中優勢下,也有可能對正在進行登陸作戰的部隊造成威脅。這意味著,解放軍不僅要快速摧毀台軍的地面設施,還要在整個作戰過程中保持強大的空中壓制力。
雄風2E和雲峰導彈的困境
除了傳統的空軍力量,台軍手中的遠端導彈,尤其是雄風2E和雲峰導彈,是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威脅。雄風2E巡航導彈,射程超過1200公裏,具備打擊大陸東南沿海城市的能力,而雲峰導彈更是宣稱能夠達到6馬赫的突防速度,射程超過2000公裏,威脅性更大。
這些導彈具備衛星制導和紅外地形匹配技術,雖然在精確性和技術含量上無法與大陸的同類產品媲美,但足以給大陸的高價值目標帶來風險。
解放軍的國土防空體系雖然足以應對這些威脅,但實際作戰中,台軍依舊有可能發起出其不意的打擊。特別是如果導彈成功瞄準大陸的中心城市如上海、杭州等,將會對民眾心理和政府威信產生不可忽視的沖擊。
解放軍的應對之策:從戰前到戰時的全方位打擊
為了應對台軍可能的反擊,解放軍需要在作戰初期對台軍的導彈設施和發射陣地進行精確打擊。這就要求大陸的情報搜集和即時監控系統具備極高的反應速度。透過無人機、衛星和預警機等手段,解放軍必須確保對台軍導彈威脅的「先發制人」式打擊,盡量在台軍導彈進入發射準備階段時將其摧毀,降低對大陸的威脅。
此外,解放軍的空軍戰機和海軍驅逐艦等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的裝備,將共同承擔對台軍漏網之魚的攔截任務。在作戰中,必須有效運用預警系統和攔截器材,確保最大程度降低台軍導彈襲擊的可能性。解放軍有能力在戰場上保持技術和數量上的優勢,但如何高效、快速地應對台軍多方位的攻擊,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台海作戰的復雜性與戰略考慮
台海局勢的復雜性不僅僅體現在軍事對抗的技術層面,還關乎到外交、心理戰等多個維度。台軍雖然無法與解放軍正面對抗,但其「以小搏大」的策略,依舊會給解放軍帶來不小的麻煩。兩棲登陸、空中打擊、導彈防禦等每個環節的細節,都可能影響到整體戰局的走勢。
然而,隨著大陸軍事實力的不斷增強,解放軍具備應對台軍任何挑釁的全方位能力。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戰略上,大陸都能在可能的未來沖突中占據主動。
大家對此有什麽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