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紅海軍,以其龐大的艦隊規模和強大的火力,曾一度在冷戰時期與美國海軍分庭抗禮。 蘇聯海軍深受 「導彈萬能論」的影響,用導彈替換火炮,將大艦巨炮主義繼續延續。 作為蘇聯海軍的中堅力量,導彈巡洋艦無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武器之一。本文將介紹蘇聯紅海軍的兩大經典巡洋艦 —— 光榮級巡洋艦和基洛夫級巡洋艦,全面展現這些海上巨獸的暴力美學。
基洛夫級巡洋艦:暴力美學的巔峰之作
基洛夫級巡洋艦,代號
1144
型,是蘇聯在
20
世紀
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初建造的一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首艦
「
基洛夫
」
號於
1973
年動工,
1980
年服役。後續幾艘艦分別為
「
烏沙科夫海軍上將
」
號、
「
拉紮耶夫海軍上將
」
號、
「
納希莫夫海軍上將
」
號和
「
彼得大帝
」
號。
基洛夫級巡洋艦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巡洋艦之一,艦長 252 米,寬 28.5 米,吃水 9.1 米。標準排水量為 19000 噸,滿載排水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 24300 噸(後續 1144.2 型更是超過了 2.6 萬噸)。動力系統由 2 座核反應堆和 2 座燃油鍋爐組成,總功率 12 萬馬力,最大航速 32 節,續航力高達 14000 海裏 /30 節。
基洛夫級巡洋艦的火力配置堪稱 「 武庫艦 」 的典範。其最強大的武器是 20 枚 P-700/SS-N-19「 花崗巖 」 重型遠端反艦導彈,射程達到 550 千米,彈頭可裝核裝藥,采用多枚齊射方式,可對敵方航母編隊構成致命威脅。防空武器則包括 96 枚 SA-N-6 遠端防空導彈、 128 枚 SA-N-9 中近程防空導彈和 40 枚 SA-N-4 近程防空導彈,形成了密集的防空火力網。此外,基洛夫級還裝備了 6 座 CADS-N-1 防空系統、 1 座雙聯裝 130 毫米艦炮、 14 枚 SS-N-14 反潛反艦兩用導彈和 3 座反潛火箭發射器。
基洛夫級巡洋艦還具備強大的反潛能力,搭載了 3 架反潛直升機( Ka-25B 或 Ka-27 )。這些直升機可執行遠端反潛任務,與艦上的反潛導彈和魚雷發射管共同構成了強大的反潛火力網。
基洛夫級巡洋艦共建造 4 艘,全部在蘇聯時期完工服役。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這些巨艦,並對其中幾艘進行了現代化改裝。目前,僅有 「 彼得大帝 」 號一艘在役,隸屬於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
基洛夫號1980年~2004年
伏龍芝號1984年~1997年
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在船台改裝
加利寧 號( 納希莫夫海軍上將 號) 1988 年 12 月 30 日 服役, 於 2012 年開始進行現代化改裝。預計改裝完成後的 「 納希莫夫海軍上將 」 號將重新服役於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成為繼 「 彼得大帝 」 號之後的又一海上巨獸。
彼得大帝號
尤裏 · 安德羅波夫 號(彼得大帝號) 1998 年 04 月 19 日 服役。 「 彼得大帝 」 號是基洛夫級巡洋艦中最晚服役的一艘,也是目前俄羅斯海軍中最強大的水面戰艦之一。該艦在 2012 年進行了現代化改裝,更新了艦體和動力系統以外的幾乎所有武器和電子器材。改裝後的 「 彼得大帝 」 號配備了 P-800「 縞瑪瑙 」 反艦導彈、 3M-54「 口徑 」 巡航導彈和 「 鋯石 」 超高音速導彈,以代替老舊的 P-700 反艦導彈。
光榮級巡洋艦:暴力美學的經濟版
光榮級巡洋艦,代號
1164
型,是蘇聯在
20
世紀
60
年代後期冷戰激烈時期建造的多用途導彈巡洋艦。首艦
「
光榮
」
號於
1976
年開工建造,
1979
年下水,
1982
年服役。後續三艘依次為
「
洛博夫海軍元帥
」
號、
「
烏克蘭
」
號和
「
共青團員
」
號。
光榮級巡洋艦長 186.4 米,艦寬 20.8 米,吃水 6.28 米。標準排水量為 9300 噸,滿載排水量達到 11280 噸。動力系統采用 2 台 M-70 巡航用燃氣輪機、 2 台廢氣迴圈巡航用鍋爐和 4 台 M8KF 加速用燃氣輪機,總功率 13 萬馬力,最大航速 32.5 節,最大續航 7000 海裏。
光榮級巡洋艦的火力配置堪稱豪華。其最引人註目的武器是裝備在船舷兩側的 16 枚 P-500/SS-N-12「 火山巖 」 反艦導彈,每組 2 具,每舷側 4 組,射程達到 550 千米,足以威脅到美國航母編隊。防空武器則包括 64 枚 SA-N-6 遠端防空導彈和 32 枚 SA-N-4 中程防空導彈,形成了遠中近三層防空火力網。此外,光榮級還裝備了 2 座雙聯裝 130 毫米艦炮、 6 座 AK-630 近防炮和 2 座五聯裝 533 毫米魚雷發射管。
光榮級巡洋艦共建造 4 艘,但僅有 3 艘完工服役。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將 「 光榮 」 號改名為 「 莫斯科 」 號, 「 洛博夫海軍元帥 」 號 改為 烏斯季諾夫元帥 「 號, 烏克蘭 」 號改名為 「 瓦良格 」 號。這三艘艦分別配屬於黑海艦隊、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
服役時的莫斯科號
沈默時的莫斯科號
「 莫斯科 」 號曾是黑海艦隊的旗艦,但不幸的是,它在 2022 年的俄烏沖突中沈沒。據俄羅斯國防部官方訊息,該艦於 2022 年 4 月 14 日沈沒,這是此次俄烏沖突中俄軍方面最慘重的損失,也是自二戰以來俄海軍首次戰損萬噸級戰艦。
烏斯季諾夫元帥號
瓦良格號
目前,光榮級巡洋艦僅存 「 烏斯季諾夫元帥 」 號和 「 瓦良格 」 號兩艘在役,分別隸屬於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而 「共青團員」號改名 「 烏克蘭 」 號 後 則因蘇聯解體而未能完工,目前基本廢棄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內。
廢棄的共青團號(烏克蘭號)
蘇聯紅海軍的導彈巡洋艦以其龐大的體型、強大的火力和獨特的暴力美學,在冷戰時期成為了西方國家的眼中釘。然而,隨著蘇聯的解體和經濟形勢的低迷,俄羅斯海軍逐漸失去了昔日的輝煌。
基諾夫號與光榮級巡洋艦
光榮級巡洋艦和基洛夫級巡洋艦作為蘇聯紅海軍的巔峰之作,它們的命運也反映了俄羅斯海軍的興衰歷程。雖然這些巨艦在服役期間曾對西方國家構成嚴重威脅,但如今它們大多已經退役或面臨現代化改裝的挑戰。
然而,即便是在這些巨艦逐漸老去的今天,它們所展現的暴力美學仍然讓人印象深刻。這些海上巨獸不僅代表了蘇聯紅海軍的輝煌歷史,也見證了 蘇聯 海軍在冷戰時期與美國海軍的激烈對抗。
盡管俄羅斯海軍目前面臨著諸多挑戰和困境,但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裏,這些經典的導彈巡洋艦仍將在俄羅斯海軍的歷史中占據重要地位。同時,我們也期待著俄羅斯海軍能夠在新時期中煥發出新的活力與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