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烏克蘭議會294票透過法案,繞開中企購無人機,中國出手反制

2024-09-17軍情

烏克蘭議會294票透過法案,繞開中企購無人機,中國出手反制

烏克蘭議會透過法案,以294票之差避開中國企業采購無人機,中國強勢回應

烏克蘭議會最近以壓倒性的294票透過了一項至關重要的法案,決定將無人機系統納入武裝力量的核心架構之中。這不僅標誌著烏克蘭希望迅速組建一支無人機部隊,還反映了其透過第三方中介購買中國制造的無人機,從而避開與中國直接交易的策略。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無人機的作用在烏克蘭戰場上逐漸凸顯。特別是自殺式無人機的使用為烏克蘭提供了明顯的戰術優勢,多次對俄羅斯的重要軍事設施和海軍艦隊發起精準打擊。據統計,烏克蘭的無人機攻擊使得俄羅斯黑海艦隊大約三分之一的艦艇遭受不同程度的損毀,甚至直接癱瘓。這種勝利不僅提升了烏克蘭軍隊的士氣,也促使他們加大對無人機的重視與投入。

烏克蘭顯然意識到無人機在未來戰爭中的潛力。隨著戰爭的推進,烏克蘭政府頻繁尋求北約的支持,並最終得到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的公開承諾,北約將向烏克蘭提供高達100萬架的無人機,以提升其作戰能力。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多次發言中也表示,烏克蘭將全力發展無人機作戰體系,用科技的力量彌補傳統軍事裝備上的不足。

盡管北約的支持聲勢浩大,烏克蘭的無人機卻並非全部來源於西方國家。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報道,烏克蘭相當一部份無人機是透過第三方中介從中國獲得的,這引發了外界的廣泛猜測與疑問。中國一直聲稱在俄烏沖突中保持中立,何時開始為烏克蘭提供無人機?這讓人對中國的立場產生了疑慮。

實際上,自沖突初期,中國的無人機制造巨頭大疆便公開聲明,停止向烏克蘭和俄羅斯銷售產品。然而,烏克蘭並未因此放棄采購中國無人機的途徑。透過波蘭等第三方國家的公司充當中介,烏克蘭繞過了中國的出口禁令,繼續大量購買中國制造的無人機。根據報道,波蘭企業UMO等公司作為中介,幫助烏克蘭獲得了總值接近400萬格裏夫納的無人機訂單。

這種繞過中國企業直接采購的行為引發了中國政府的強烈反應。作為全球無人機技術的領先者,中國政府迅速采取行動,發出強烈警告,禁止任何第三方非法向沖突地區出口無人機。為進一步遏制這種規避行為,中國還推出了史上最嚴格的無人機出口限制令,全面禁止未經特許的無人機出口,尤其是涉及敏感地區或軍事用途的器材。此舉不僅是為了切斷烏克蘭透過第三方獲取無人機的途徑,也是為了確保國家安全,防止無人機技術被北約等組織獲取後進一步影響地區局勢。

這一禁令無疑將在俄烏戰場上產生深遠的影響。烏克蘭的無人機作戰幾乎完全依賴外部供應,因為本國的制造能力已無法跟上戰爭的需求。雖然澤連斯基曾高調宣稱,烏克蘭去年制造了100萬架無人機,但實際情況遠比宣傳的要嚴峻得多。由於戰爭對基礎設施的持續摧毀,烏克蘭的工業體系遭遇嚴重打擊,許多工廠因連續不斷的轟炸和電力短缺而無法維持生產。因此,烏克蘭對進口無人機的依賴遠超外界的想象。

盡管烏克蘭在迅速推進其無人機部隊建設,但這一過程卻充滿了諸多復雜的挑戰和不確定性。首先,烏克蘭面臨著無人機供應來源的嚴重不穩定。中國的出口限制政策使得烏克蘭幾乎失去了透過第三方采購中國無人機的渠道。盡管北約表達了對烏克蘭的支持承諾,但尚未明確具體的無人機交付時間表,這使得烏克蘭在無人機供應方面的未來依然蒙上一層厚厚的迷霧。

其次,戰爭對烏克蘭本國無人機制造能力的影響也不容忽視。盡管烏克蘭能夠自行生產一些無人機,但這些無人機的技術水平糊生產能力遠遠不足以滿足大規模作戰的需求。數據顯示,烏克蘭現有的無人機庫存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耗。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烏克蘭的無人機部隊可能將面臨瀕臨崩潰的危險。

更為嚴峻的是,俄羅斯已經開始顯著加強對無人機的防禦能力。在9月初的空戰中,俄羅斯發射了超過200枚導彈和無人機,實施了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空襲行動,烏克蘭的空中防禦系統在這場浩劫中遭受了巨大的壓力。隨著俄羅斯在無人機防禦技術上的不斷進步,烏克蘭原本依賴無人機作戰所取得的優勢正逐漸被削弱。

中國在無人機領域的技術優勢已達到全球領先地位,並且中國已經成為無人機制造的最大供應國。如果中國的無人機出現在烏克蘭戰場,北約勢必會對這些無人機展開深入研究,甚至可能會進行反向工程,以破解其技術秘密。這不僅威脅到中國在無人機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還可能對中國空軍的戰略布局產生影響。

因此,中國嚴格控制無人機出口,旨在防止這些高端技術落入不應有的手中。中美之間在科技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美國透過各種手段試圖遏制中國的科技進步,而無人機技術無疑是其中的關鍵戰場。同時,美國也試圖透過炒作烏克蘭無人機供應問題,離間中俄關系,從而削弱兩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合作。

在如此復雜的國際環境下,中國必須在無人機出口的短期經濟利益與長期國家安全之間做出艱難的平衡。雖然出口限制可能對中國的無人機制造商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但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看,這一決策無疑是必要且關鍵的。

中國對無人機出口的嚴格管控,不僅是為了維護中立立場,更是為了保護國家利益不受侵害。這一措施將對烏克蘭的無人機部隊建設產生深遠的影響,烏克蘭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面臨無人機供應的嚴重短缺。

無人機作戰無疑將在俄烏沖突的未來走向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烏克蘭無法持續獲得外部無人機支持,其戰場優勢將逐漸喪失。而中國的反制措施不僅有助於維護國家利益,還將對國際無人機交易產生廣泛的影響。在這場圍繞無人機技術的國際博弈中,各方勢力的爭奪仍在繼續,局勢的最終走向仍然撲朔迷離。

認同的請點贊,歡迎轉發,留言和分享。

金秋圖文激勵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