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核訛詐真的管用嗎?俄烏戰爭的走向,真的會因為核武器而改變嗎

2024-09-16軍情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美蘇的軍備競賽進入了白熱化階段。這一時期的蘇聯,為了在軍事數據上全面趕超美國,幾乎把國庫都給掏空了。

效果還是非常理想的,至少從數據上來看,蘇聯的綜合軍事實力,的確超過了美國。尤其是核武器的數量上,蘇聯堪稱世界第一。

不過軍備競賽的過程中,美國的經濟依舊發展得相當迅猛,可蘇聯的經濟卻自此一蹶不振,逐漸走向了衰敗。 可以說,經濟崩盤,是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因此,不少人將蘇聯解體,歸結於美國誘導他們進行了軍備競賽。

1991年以後,俄羅斯、烏克蘭、白羅斯、哈薩克等國,都繼承了蘇聯的核武器。其中俄羅斯的數量最多,位列世界第一。其他三國在美俄等擁核國家的努力下,逐步放棄了核武器。

核武器是有恃無恐的依靠

自從俄烏戰爭爆發以後,梅德韋傑夫就一直在喊,要用核武器炸平某個地方。其中以英國倫敦作為俄國的首要目標。

為啥呢?因為英國在支持烏克蘭的隊伍當中,是站位最靠前的那幾個國家之一。雖說美國也處於這個位置,不過美國的實力擺在那裏,梅德韋傑夫還沒傻到威脅華盛頓。

此後的梅德韋傑夫,就好像嘴上鑲了個格林一樣,一直在社交媒體上揚言要放核彈。要真按照他的說法,地球估計都被夷平好幾回了。

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絕大多數核武器,成為了世界上擁核最多的一個國家,所以他們就有用這玩意兒威脅全世界的資本。

因此,在很多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很多人會因為忌憚俄國的核武器,所以變得搖擺不定,甚至會顛倒是非,選擇站在他們本不想或者說不應該站的那一邊。

這麽幹的原因,無非是他們相信,俄國絕對有可能扔核彈,而且如果你冒頭的話,到了真要扔這玩意兒的時候,你絕對跑不了。

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與其得罪一個隨時可以淪陷你的對手,還不如幹一些違背正常邏輯的事情,比如說去給俄國搖旗吶喊。心裏害怕嘛,這個可以理解。

那麽問題來了,目前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朝著城市扔過核武器的,是哪個國家?大家想必都知道,是美國。

當初二戰末期,美國朝著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分別扔了一顆核彈,將這兩座城市幾乎夷為平地,直接決定了日本投降的結局。

有意思的事情是,很多人壓根不害怕這個真的朝著城市扔過核武器的國家,居然害怕一個從未朝著城市扔過核武器的國家,這是什麽邏輯?

而且古巴導彈危機的時候,美國已經做好了打一場全面核戰爭的準備了,美蘇雙方即將開始核戰爭的關鍵時刻,蘇聯居然慫了。

這些人絲毫不懷疑幹翻美國是一件輕而易舉,且必須要幹的事情,但對於幹翻俄國這件事,他們想都不敢想,為啥?因為他們害怕啊,他們覺得俄國有核武器,所以害怕啊!好家夥,這邏輯請大家幫忙捋一捋。

因為有核武器,所以俄國的領土是沒有邊界的

俄話事人曾經問一個小朋友,俄國的領土邊界在哪裏,孩子不知道怎麽回答。俄話事人索性告訴了他答案:俄國的領土是沒有邊界的。

好家夥,此話一出,舉世嘩然。當然了,俄國人全都感動哭了,他們覺得跟對了人,這樣的好領袖,一定會帶領他們打服全球,完成爭霸世界的重任。

但是這次俄烏戰爭中,俄國在常規武器上的表現,的確有些不盡如人意。畢竟直到現在,俄國也沒有真正拿下烏東四州,而且本國的庫爾斯克、別爾哥羅德、布良斯克等州,也遭到了烏軍的反攻,甚至連莫斯科和聖彼得堡,都遭遇了無人機的襲擊。

這麽玩下去,俄國在戰場上占據的那點優勢,早晚會消耗幹凈,我要是風投,看到這種表現,絕對撤資。這個時候唯一能拯救俄國的,似乎就是核武器了。

於是乎,當烏軍在庫爾斯克與俄軍鏖戰的時候,梅德韋傑夫又放出了狠話,他表示,俄國極有可能會使用核武器。

果然,又是這一招。我不太清楚梅德韋傑夫有沒有學過中國課本裏的那篇狼來了的課文,如果他讀過,或許就不會在社交媒體上頻繁使用核武器來威脅對手。畢竟,這玩意兒最大的作用就是威懾力,一旦狼來了喊多了,信的人就少了,那所謂的威懾力,也就蕩然無存了。

如果靠核武器開疆拓土的話,那事情就有趣了:

  • 第一,是不是全世界所有擁核國家,都可以靠核武器去開疆拓土? 是不是擁核國家來瓜分全世界?剩下幾百個國家,現在是否會答應?

  • 第二,俄國靠核武器開疆拓土,是否真的能夠做到沒有邊界? 那麽剩下幾個擁核國家,是否會答應這件事?

  • 第三,你有核武器,人家也有, 當你的領土擴張到這些擁核國家時,是否要掂量一下自己真的有膽量與這些擁核國家對轟?

  • 第四,一旦對轟以後,地球還能堅持多久? 為了你開疆拓土,導致地球毀於一旦,你對有啥好處?

  • 由此可見,靠核武器開疆拓土根本就是一句笑話,根本起不到什麽作用。靠核訛詐開疆拓土,或許會讓那些無核國家認慫,但訛詐多了,一顆不敢扔的話,時間長了,也就不管用了。

    核訛詐和當年沙俄搶奪外東北時的態度如出一轍

    看到如今梅德韋傑夫的核訛詐理論,讓我想起了1858年穆拉維約夫搶奪外東北時的無恥行徑,其實兩者幾乎是如出一轍。

    1847年,穆拉維約夫擔任東西伯利亞總督後,前往遠東任職。他上任以後,不顧眾人的反對,公然撕毀【尼布楚條約】,派人翻越外興安嶺,進入清朝境內探險。

    這麽做無非也是為了開疆拓土,同時也是急切地想要幹出一番事業來。可這事兒畢竟十分冒險,遇到清軍巡邏的話,那俄國的老臉就沒地方放了。

    到了1858年,穆拉維約夫見清朝被太平軍以及英法聯軍輪番揍,所以公然跑到璦琿城,逼迫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璦琿條約】,將黑龍江以北的60多萬平方公裏,割讓給沙俄,同時將烏蘇裏江以東的40多萬平方公裏,變成中俄共管地區。

    奕山又不傻,他當然不幹。為此,穆拉維約夫便派人在璦琿城對岸,放了一夜炮。嚇得奕山第二天就和俄國人簽了【璦琿條約】。

    這一夜炮楞是沒打到璦琿城,只是往黑龍江裏打,但是卻把奕山給嚇壞了。所以說,這和如今梅德韋傑夫整天核訛詐,是否如出一轍呢?

    如果其他國家對此愛答不理的話,那麽俄國是否要搞幾場核試驗,或者朝著自己扔一發核武器,來嚇唬一下對方呢?你們看,我連自己都敢轟,你們還不乖乖交出地盤嗎?

    世界就得捧著光腳的嗎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二戰以後,世界各國逐步進入了良性發展階段,因此或多或少,都發展了起來。

    這個時候人家自然非常愛惜自己的這些努力成果。如果突然有人告訴你,有人要把這些成果給夷為平地,你心裏怎麽想?當然是震驚和害怕。

    對於其他擁有大量核武器的國家來說,俄國最大的優勢就是發展得沒人家好。他們在這些國家面前,其實就是個光腳的。俄國能拿得出手的城市,也就莫斯科和聖彼得堡,所以他們有變成不要命的那種集團的底氣。

    但是俗話說得好,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人家就是抓住了你的這個心態,從而直接拿捏了你。你害怕失去已經擁有的,所以你就得捧著我。這樣的邏輯真的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