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從程式上說,漢文帝的謚號是漢景帝上的。漢景帝認為漢文帝適合這個謚號就用上了。漢景帝死在漢武帝前面,所以不可能知道自己的兒子漢武帝得到的謚號是武。因此二者是有時間先後順序的。
其次,漢文帝的功績的確沒有漢武帝輝煌,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漢文帝不適合「文」這個謚號。
順帶說一下輝煌問題。我看很多人在論證漢文帝的功績大小問題。其實,功績大小跟輝煌與否不是完全對應的關系。輝煌有時涉及到心理沖擊效果,並不必然等同於功勞大小。
漢文帝拿到這個謚號是合適的。
為什麽魏武帝曹操沒有拿到文的謚號?據說是因為曹丕想自己拿到文的謚號。但是考察歷史我們會註意到,即便曹丕不想拿這個謚號,曹操也更適合武帝而不是文帝。因為曹操一生主業是征戰,建章立制梳理內政的事情做得不夠。
比如說,很多人講曹操做了一些恢復生產的工作。盡管曹操的確做了一些屯田的工作,但是從後來曹丕時代司馬懿在關中屯田才充實了關中來看,他的屯田工作其實還是比較有限的。
比如說,很多人講曹操統一了北方。但是從曹丕收服臧霸勢力、整合青徐的歷史來看,曹操對北方的整合相當有限。如果再考慮到後來並州地區在魏晉時代的搖動,那麽他連北方地區至關重要的脊背要地山西都沒有徹底清理。與其說曹操建立了一個統一北方的鞏固政權,不如說是「威震河南河北及陜西部份地區」的大軍閥。
其實他這種情況當時就被人發現了。一直到他晚年,按理說努力這麽多年了,政權內部應該整合得差不多了,劉廙還認為他存在土崩之勢。
作為鮮明對比,在內政方面漢文帝簡直吊打曹操。
我們熟知的一些小故事,就展示了漢文帝在內政上的高明。比如漢文帝要造高台,經過計算發現費用相當於十戶中產之家的財產,漢文帝就放棄了。一般人解讀這個故事都在講漢文帝的節儉。但是,如果我們要從這個故事裏學到一些實用技術的話,那麽我們會註意到幾個關鍵細節:第一,漢文帝對工程工作進行了數據化分析;第二,漢文帝掌握著漢朝不同層次家庭的收入情況;第三,漢文帝開展工作時,會根據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參考標準,並以這些標準來衡量工作需求,進而調整決策。
還有個事件。漢文帝因為匈奴不斷寇邊,因此盛怒之下發動大軍要反擊匈奴,後來經過充分考慮放棄了計劃,轉而積蓄戰馬培訓軍隊。這個事情其實也牽扯到了很多事情。比如說,到底是什麽樣的入侵報告,會讓歷來以沈著冷靜的歷史形象名垂青史的漢文帝盛怒?比如說,在盛怒之下,漢文帝進行了什麽樣的戰爭準備,他的作戰計劃是什麽,作戰目標是什麽?比如說,漢文帝為什麽放棄了反擊?比如說,漢文帝在放棄反擊之後進行的戰爭準備對後來漢景帝、漢武帝、漢宣帝、漢元帝時代對匈奴的打擊產生了什麽影響?
漢文帝做的很多事情,不能深思。一深思你會發現掉進了一個大坑。馬復令是漢文帝推行的,提出者則是漢文帝為漢景帝選定的太子家令晁錯(提出時是禦史大夫)。馬復令的核心就是儲備大量戰馬。戰略儲備完成之後,漢軍甚至可以出動規模比匈奴還大的騎兵軍團。農耕民族騎射無雙,遊牧民族捷足善走,這種歷史上罕見的倒置就是漢文帝搞出來的。
我們看後來的七國之亂,漢景帝只用了幾個月就平定了。他用的內部謀臣是晁錯,軍事統帥是周亞夫,奪旗將校是李廣。這三個人全都是漢文帝給他選的。漢文帝身為漢室皇帝,不斷嘉獎晁錯,推崇周亞夫,吹捧李廣,他要幹什麽?很多人吹李廣少年得誌,那麽是誰讓他得誌的?在漢文帝面前,他就是只猴兒。
一出手就能奠定百年國運,漢文帝想得太多,做得太深,這人太深沈了。
而且我們要知道一個很重要的細節:
漢文帝死的時候才47歲。
這人要是長壽一點,比如活五百年……
漢文帝入繼大統的時候,漢朝皇帝這個大統以後還會不會存在都是兩說的事情。漢朝內部剛剛爆發了一場大混戰。此前呂後經過血洗建立了以呂氏為核心的中央政權,然後功臣系又以更加血腥的血洗清洗了呂氏,而齊王系則虎視眈眈打算隨時入繼。在這樣的情況下,漢文帝不但坐穩了皇位,甚至還為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漢武帝北擊匈奴做好了準備……
文政軍事均已梳理完畢,後人按照漢文帝定好的方向走就是了。漢景帝一輩子能拿出來說的大功,就是平定七國之亂。這是漢文帝給他定好的。漢武帝一輩子最輝煌的功勞,就是擊破匈奴。這是漢文帝給他打的底。漢景帝因為一個七國之亂,搭進去一個晁錯一個李廣,晁錯讓他冤殺了,李廣因為看不上他轉投梁孝王了。漢武帝打個匈奴把國家都掏空了,後來還搞出了獨尊儒術的昏招,讓沒有治績、反復造謠企圖改變意識形態的儒家壟斷了漢朝的意識形態。漢景帝所失已多,漢武帝所失更多。不客氣地說,功勞都是漢文帝的,過錯都是漢景帝漢武帝的。
只手興國運,做到這一步,這不是文帝誰是文帝?
漢文帝實至名歸。
唐太宗一開始也是文帝。他為什麽是文帝呢?因為他也為唐朝長治久安奠定了組織基礎。盡管唐太宗歷史上以武功赫赫聞名,盡管唐太宗在治理天下的過程中也有一些偏頗和昏招。人誰沒有昏招呢?漢文帝也不是全然都對的。但是唐太宗梳理穩定了唐朝的治理體系。你指望唐高祖李淵,怕不是他能給你造個歐洲封建社會出來,整一地封建騎士。相比來說,唐太宗可能在文政上距離漢文帝還有一點差距。比如說唐太宗歷經征戰,武功赫赫,威名素著,駕馭朝廷可謂以重禦輕。漢文帝則以外藩入繼,根底淺薄,下有強臣,側有強藩,外有強寇。但是畢竟唐太宗有後發優勢,具體策略上還是要先進一些的。
古人說,漢興,至文帝而天下大定。就當時的情況來說,既然劉邦沒去占文帝武帝的位子,漢惠帝又是個指不上的,那麽漢文帝死時最適合的謚號就是漢文帝。
就文這個方面來說,漢宣帝有漢文帝執政時的一部份能力,在奠定國運這方面差得遠。漢明帝也頗有能力,各方面都有表現,但是比漢文帝還是要弱一些。後來漢靈帝盡管有整治天下的心思,但是各方面嚴重失敗,弄成了昏君,可以說是漢文帝的重度弱化版。魏孝文帝改革成效還算不錯,已經是相當好的了,但是內部份裂的問題日益嚴重,最終釀成了分崩離析的結局。宋文帝也算是勵精圖治,但是搞到自毀長城的地步,跟漢文帝差得遠。唐玄宗有再造山河的功績,但是最後搞出安史之亂,他在長期戰略上的弱點很突出。唐代宗做了一些努力,可惜後人不給力。唐武宗短暫取得了一點成績,只是曇花一現。唐宣宗號稱小太宗,其實連根本方向都存在問題。宋太宗文不成武不就就不說了。宋仁宗徒有心思,可惜困守宮廷為人擺布。宋神宗還能做一些改革,宋哲宗也能發奮圖強,但是要麽手段不夠,要麽時間太短,無法與漢文帝比擬。宋徽宗更是搞砸了,成了失敗加重版唐玄宗。明成祖其實倒還不錯,惜乎後繼無人,讓仁宣把事情弄廢了。要害就是他沒有做好人選工作,和漢文帝沒法比。明武宗做了一點工作但十分有限。明世宗應付了一時,也僅僅是應付,對於長遠工作更加是準備不足。明穆宗、神宗時代做了一些改革工作,只是虎頭蛇尾,沒了下場。清代雍正現在評價要高一些,但是他做得很多事情也是偏激居多。算算帳,真沒幾個能超過漢文帝的。
東漢以名取士,流風所及,至魏晉時代依舊好以虛妄之詞誇耀人物,屢屢言過其實、名過其實。但是仔細論起來,真正能當得上稱贊的,只有漢文帝:
文帝在時,亦不覺異。自帝沒後,不見其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