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什麽英特爾和 AMD 不做手機 CPU 呢?

2021-07-02知識

截止目前來說,AMD是沒能力去做,英特爾是沒是沒魄力去做。

說說Intel吧,Intel在手機芯片上的折騰有四個階段吧:

早期:不屑一顧

Intel不是沒做過手機CPU,早年間Intel可是有做ARM處理器(XScale 系列)給當時的元老級智能電話Windows Mobile XX用的哦,不過因為這東西吃力不討好就賣了。當時的Intel真的不屑於手機這塊市場,沒看到手機這塊的巨大商機,連喬布斯上門商量給iPhone造芯片這個難得的機會都沒看上。

中期:亡羊補牢

後面隨著iPhone引爆了智能電話的熱潮之後,所有人都意識到了移動端的價值了。後知後覺的Intel也終於意識到了移動市場也是一塊大肥肉了,所以開始了自己的亡羊補牢之路。

一方面,Intel推出了輕量級X86設計的Atom系列的處理器來抗衡ARM,另一方面Intel收購了英飛淩來補全自己基頻上的不足。 其實可以說Intel最開始的這步棋並沒有錯,甚至可以說這個開端很不錯。 早期的Atom處理器,憑借著Intel設計和工藝上的優勢,在移動端的表現並不差。最典型的對比就是Atom和Tegra的產品對比下來,Atom並不比Tegra更費電,效能也更好。與此同時,Intel收購的英飛淩是iPhone的基頻提供提供商,手上握著穩定的客戶,一片河山大好的映像。

Atom和基頻這條線終究是越走越爛。 但因為不是很賺錢,即便是表現不錯,但是得不到Intel的重視,研發進度異常緩慢,一步步的離移動市場越來越遠。Atom線的更新步伐很慢、英飛淩的整合進度和更新很慢、軟件適配跟不上、Atom+基頻的計劃慢到流產(SoFIA),最終4G時代成了壓垮Intel移動市場的最後一根稻草。 iPhone換高通基頻,Atom被ARM甩開,沒有任何可取之處,自此以後Atom小時,Intel基頻也半死不活。

現在:放任自流

其實Intel在移動市場的失敗,不僅僅是Intel自身的不重視,Intel自身的調性也不合適。 Intel習慣了高利潤的市場,習慣了端著自己架子,習慣了追求利潤率,真的做不來這種幾十塊一片芯片的生意(雖然現在漲價了)。 所以Intel之後就放棄掙紮了,放任自流。

不知道Intel如果真的進入移動市場會怎樣,但是沒進入移動市場的Intel也還是挺滋潤的,在伺服器市場賺得盆滿缽滿,把自家的工廠填的滿滿的,條條大路通羅馬嘛。所以雖然各種文章渲染Intel措施移動市場,但我覺得這並沒有影響Intel的利潤。

未來:危機重重 X 希望滿滿

Intel的10nm崩壞,就仿佛白色巨塔倒塌一樣,給Intel帶來了一系列的危機。 不但工藝輸給了台積電,X86市場還迎來了自己老冤家AMD的崛起,以及ARM的跨領域打擊。 Intel之前堅固無比的產業壟斷一條龍,現在看起來搖搖欲墜。

Intel未來也是需要移動端市場的。 這並不是說Intel得去直接做手機CPU,但是是必須要去分手機的一杯羹。 作為一個半導體大廠,工藝的推進是其一個命門,而現在工藝發展可以說是由手機CPU推動的。 如果只看先進工藝,手機芯片的重要性遠超其它任何一類芯片,台積電的領先地位就是活脫脫靠iPhone等只能手機推動起來的。 手機芯片的需求大,制程要求高,抓住了手機芯片才能延續下去。

Intel或許也是想開了,IDM 2.0 和擁抱SiFive/RISC-V就是一種體現。 如果說Intel舍得壯士斷腕(不怕影響X86,不怕丟面子),那麽我覺得Intel還能在手機市場多少再分一杯羹。 如果還是和當初Atom/英飛淩那種一樣,那麽可能情況就不那麽好了。

其實打不過就擁抱挺好的,你看微軟左擁Linux,右抱Android,前久市值剛剛超過2WE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