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系待的第三年,前兩年一直覺得自己學的這些到底有什麽核心競爭力,尤其是看到那麽多理科生寫書寫評論比本專業的人玩得還風生水起的時候。
到了第三年恍然大悟。
首先說說漢語言文學到底學什麽,其實中文系下面分語言學,文學和文獻三個方向。題主指的應該是文學專業。私以為中文系最重要的一是文學的大局觀,二是理論。這兩點業余的愛好者一般望塵莫及。
先說大局觀,文學的大局觀靠系統的閱讀獲得,比如文學史課程和文字學等基礎課程。
過去我自己讀到一個好句子常常一驚一乍,拿起一本李白就覺得好得不得了,後來學文學史把源流都理清楚,略略明白作家之間的繼承關系,發展關系,就發現李白的天才不是天上掉餡餅,原來那麽多句子都是自前人變來,比如鮑照和謝靈運對李白影響很大。老師說,中文系最重要的就是老師告訴你怎麽去讀書,少走彎路,一開始就在正確的道路上積累。不要覺得這個無所謂,讀了那麽多爛書後才知道該讀什麽書,人生苦短。我原來看很多豆瓣流行的書,現在口味很主流,那麽多經典都讀不完,吃了滿漢全席就不喜歡吃窩窩頭了,大概如此。文學系培養出來的文學基礎穩紮穩打,當然很多中文系學生不如非中文系的同學,那只是人各有誌,文學對人的吸重力沒有任何限制,自己不讀書不怪中文系的教育。
再說文學理論,後來學文學理論更是驚艷,高屋建瓴,讀不讀理論水平差很多,文學理論有點像哲學,把問題講的通透,基本上不同的理論論述的是世界,作品,作家和讀者四者之間的不同關系,側重的東西不同,比如形式主義重視作品語言,閱讀理解題重視作者(誤),後現代註意文學理論重視讀者。讀了理論再讀作品,有種得道的感覺。
在此基礎上說說平時接觸比較多的評和寫。
一是文學評論,專業的文學評論其實和電影評論差不多,經常讓人感嘆「這這這,我們看的是同一本書嗎?」就是要解讀出普通讀者看不出甚至作者沒有意識到的內容,而這種評論不應該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文學鑒賞本身是很空洞的,都是主觀感受,很多時候我們生發情感的文本本來就是有很大的爭議性。我們今天都說「悠然見南山」其實更早之前流傳更廣的版本是「悠然望南山」只是蘇軾認為「悠然見南山」更有自然的感覺,所以這一種才似乎成為定說。而我們今天看的絕大多數材料都是經過幾番整理的,所以我們的文學史都會一再強調文獻,會先講說文解字,【文心雕龍章句篇】說「設情有宅,置言有位」,不了解字怎麽理解篇章?這就是安意如談感受和葉嘉瑩做學問的不同,後者還考據。古代文學之外,現當代文學受西方文學影響很大,很多技法源於西方,好的文學評論極大增大閱讀快感,推薦閱讀畢飛宇老師的在【「走」與「走」——小說內部的邏輯與反邏輯】和【兩條項鏈——小說內部的制衡與反制衡】,(畢飛宇微博
畢飛宇的微博_微博)再安利兩個我個人比較喜歡的兩個青年評論家是張定浩和叢治辰,能在過度解讀和陳詞濫調之間,在文本和現實之間找到平衡太頗為不易。
再說寫。我知道很多人是非中文畢業的作家,但是寫字本來門檻就低,有水平的作家顯然專業的更多。
劉震雲是北大中文,蘇童是北師大中文,格非是華東師大中文系,遲子建是西北大學中文系作家班,余華上過魯迅文學院。
嚴歌苓老師在【一個職業作家的功課中】說:我記得曾和王安憶有過一次討論。她說,作家的天賦占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七十是要靠後天的努力,我說我認為正好相反,作家要靠百分之七十的天賦,百分之三十的努力。但是現在我的想法有改變,我認為作家的天賦占百分之五十,那百分之二十靠的是職業訓練。
我覺得我們容易強調努力,忽視方法,所以覺得下苦工使勁讀就行,但是系統地學習小說的結構,看別人的作品就像庖丁解牛,能得其妙,發現分析的角度,比讀了一千本書自己再發明一邊輪子要有效率得多。很明顯,文學專業出來的哲學高度和小說結構都更精巧,很多人依靠敏感和經歷寫作,就是活和機靈,但是這些東西可以一鳴驚人,也經常一用就沒,專業性也可以成為學院派被詬病的地方,比如太死板,安排太刻意,但這些都是不到家的問題,不是方法的問題。我覺得當代文學疲軟的地方就在於傳統文學底子不夠深,學西方又缺少哲學深度,內核都是陳詞濫調,好多還是靠民俗色彩,理論和形式都很舊,看起來很新奇的東西,其實別人早都說過了。當然文學應該比表達一個道理更豐富。理論就像道,很多人喜歡連嶽,覺得他想的真明白,我也喜歡,但是其實讀哲學更快更根本,一本【大問題:簡明哲學導論】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了。
貼一張今天剛好讀畢飛宇老師的【牙齒是檢驗真理的第二標準】,非常喜歡,強烈推薦。
畢飛宇也是揚州大學中文系出身,參加過愛荷華大學的創作班,認同文學教育。
畢飛宇提到他的創作歷程不認同中文系培養不出作家,他認為文學系出來的人之前有一點,文學觀,他提到放棄先鋒文學,因為看到西方現代文學中文化的問題知道走不下去,知道汪曾祺學不了。我喜歡看這些作家的創作談,大腦真是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