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問題可以換成:
為什麽單位工會喜歡發東西而不是直接發錢?
發錢不是更方便嗎?好像下面的人也更願意拿現金,但為什麽不這樣做呢?
除了眾多答主所說的,現金容易被層層克扣外,起碼還有兩個重要原因:
一是發實物更有儀式感。
劇裏說了,夏天每人每天一碗綠豆湯,那是從康熙爺時候就傳下來的規矩,宮裏人人都知道。每天一碗綠豆湯,奴才們喝在嘴裏,甜在心裏,感念著主子恩惠,主子的人性化,奴才高興,主子也高興。
![](https://img.jasve.com/2024-2/a889014c0c79368d38c9feb4f90144f0.webp)
折了現銀,那銀子是自己辛苦掙來的,再去買綠豆湯,花的自己的錢,和主子有什麽關系?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再說了,我小太監喝的是綠豆湯,那大太監是不是喝的綠豆冰沙?蘇公公是不是喝的茉莉綠豆芋圓鮮奶奶綠?怎麽他們喝的比我的好?難道他們拿的現銀更多?
![](https://img.jasve.com/2024-2/b30e824c3feb6629ca1e95b965aea23f.webp)
不能比,一比矛盾就出來了。
還不如一人一碗綠豆湯,大鍋飯,別說蘇公公了,主子喝的都和我一樣,與有榮焉,心裏舒坦。
一碗綠豆湯,更顯組織關懷,更有人情味兒,更拉進了彼此的距離。
不比發現金好多了?
你想想端午節的粽子,中秋節的月餅。給你發錢,你自己去買,和從單位拎著一盒回去,心情是不一樣的。
自己買的,雖然實惠,但不免淒涼:過節還得自己買。
單位發的,雖然價格虛高,但走在街上,別人看著你手裏的月餅,你下意識想的是:組織還可以嘛,能想到咱。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領導比咱清楚多了。
但眉莊她剛入職,她一心只想著自己出頭,給宮裏省錢,但她只對上面不對下面,沒在基層幹過,政治歷練也不夠,所以就冒進了。
不然後來吃虧了,怎麽就說出:我見著人就煩 這種話來了呢?這是悟出味兒來了。
但她還沒悟透,所以咱繼續來說,為什麽不能折成現銀,因為:
二是更符合領導層利益。
你說不對啊,按照眉莊說的,折了現銀更省事啊?領導不是就免了各種雜務了麽?
好像是省了事兒,但事兒要人去做啊,人沒了事兒,有人就不省心了。
內務府采購綠豆,那是一宗大買賣,這裏面得涉及到多少人啊?從供應鏈到廚房再到各個宮,得經多少人手,拉動多少GDP啊!
你現在給換現銀了,雖然大家自己去買,好像總量是不變的,綠豆也還得種那麽多,但其實很多關鍵節點取消,那性質就完全不同了。
![](https://img.jasve.com/2024-2/5be56ba4452154ff9f5bec7bc921c02d.webp)
很多答主說過了,層層克扣,會損害小宮女小太監們的利益。
其實,有可能大主子的利益也會被損害。
不說多了,僅僅從皇商角度來看這事兒,你怎麽知道那皇商不是為老大辦事兒的?你怎麽知道給皇商搞運輸的那位不姓烏拉那拉?你怎麽知道給禦膳房熬綠豆湯的那位廚師不是年府的親戚?
這麽多人一下子沒了工作,該幹嘛去呢?
雖說下崗的人總要適應社會找到新職業,但那會兒總不能搞個APP給宮裏的人代購綠豆湯吧?
不能啊,那這些人找不到工作怎麽辦?
就只能添亂造反。
這就是,一碗綠豆湯引發的血案。
![](https://img.jasve.com/2024-2/04a7ed5e43b094d4fc3a4d0426515a0d.webp)
所以,工會不能只發錢。只發錢,那跟財務處有什麽兩樣?總不能把工會裁了吧!
那可是工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