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在牛津大學 (University of Oxford) 就讀是怎樣的體驗?

2020-09-28知識

謝邀,2016年從牛津數學於統計本科畢業,考完最後一場試我哭了很久,然後做了一個現在看來都很艱難的決定:轉專業!

現在我完成了2年碩士插畫設計的學習,很慶幸這一路走來所做的決定,選了數學這個基礎學科,並且堅持自己的興趣學習了插畫。如果你對我的故事感興趣,不妨用7分鐘時間看一看吧~

(2016年作品 【我的三葉結】插頁)

一. 初見和再見

故事從我第一次來到牛津說起,剛來英國的那一年是2011年,我申請了英國的高中,來到英國後一切都是那麽陌生,但又很有趣,初生牛犢果然是一點都不害怕lol。下了飛機後借宿在牛津小鎮裏的一家home stay,我和小夥伴在牛津市中心轉了轉,路過了幾個牛津大學的學院,也不知道怎麽進去看,便坐在街邊的椅子上吃了一個三明治。那時並不知道牛津竟然有二三十個學院,遍布在牛津城裏,只記得那天太陽很好。

第二次來牛津是冬天面試的時候,一切都很不一樣了,懷著不一樣的心情,看到了不一樣的景色。我和其他來面試的學生們住在學院的宿舍裏,第一次感受到了牛津大學的氛圍,在街上看到穿著學術服的教授們在學院和學院之間來來往往。

天氣雖然很冷,但是學院裏學生和老師都特別友好,令人感覺很溫暖。印象很深的是在一天兩場的面試後,我在牛津的街上閑逛,看到一位年紀很大的老爺爺穿著學術服從一個學院走出來,看到我好奇的小眼神,還跟我打了個招呼。我心想這一定是學術界的某位大佬,頓時感到非常榮幸哈哈。面試帶來的緊張感頓時消散了,畢竟有這樣的面試體驗也是很寶貴的回憶了,加上面試的食宿全包,想想都很賺。

二. 入學儀式和部份學院

後來如願以償拿到了牛津的offer,帶著很多的憧憬正式入學了。

牛津的開學儀式叫matriculation非常有儀式感。 大家穿著學術服和正裝,拿著學士帽,所有的新生聚集在牛津的謝爾登劇院(sheldonian theatre)聆聽校長對於所有新生的期許和祝福。先是一段拉丁文致辭,再是英文的演講。用拉丁文致辭可以在牛津的很多正式場合聽到(雖然完全聽不懂什麽意思)。儀式大約持續半小時,然後大家就回到各自的學院拍集體照和個人照片了。

(今年因為疫情影響取消了也是挺可惜了。)

大家都在matriculation結束後和同學們合影留念~

St Peter’s College

我的學院叫St Peter’s College,是個相對比較年輕的學院。

在開學前,學校會組織新大二的學長學姐們兩兩組成一個「家庭」,作為「父母」帶一兩個大一新生,為他們貼心答疑指南。一個家庭按傳統會在開學時一起聚餐,相互熟悉,讓新生們更快地在新環境裏交到朋友!可以說是非常暖心的傳統了。

(圖片來自牛津官網)

(攝影師 Nick Guttridge)

從建築風格上看確實比別的學院簡約(jianlou)一些,別的一些學院是這樣的:

Mansfield College

St John's College

Christ Church

Brasenose College

就放這些吧,看得我越來越酸了。

當然有牛津的學生卡可以去大部份的學院裏玩,還是挺美滋滋的。

入學儀式的那天,所有的新生一起拍了合照。

這個合照就會一直放在學院的入口處的門房放一年,直到明年有新生來,換上他們的照片。所以第二年重回學院的時候,心情就會很復雜,有一種「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的感覺,就感覺可愛的門衛老爺爺不愛我們了。

門衛們真的很厲害,記人臉和人名的能力無人能及。學院裏新生有一百多位吧,他們都能在剛開學沒幾天就記住!有些大的學院有幾百位新生,我一度懷疑,他們是不是對著我們的合照,一個個用放大鏡看過去,在背後寫上大家的名字。相比起來,我到本科畢業的時候只記住了一位門衛老爺爺的名字,太慚愧了。學院的門衛都特別友好,有幾個門衛每次都會和我熱情地打招呼,走進學院就像是回家的感覺一樣。

入學儀式的那天,除了合照,我們還在學院裏的教堂聽院長介紹學院的歷史。

後來有一次,朗朗在我們學院給幾個音樂系的學生上大師課,也是在這個學院教堂。學院的很多小夥伴都去圍觀了還拿到了合影!

三. 社交,學術和睡眠

01 各種活動和社交

說起來,牛津的活動真的超級豐富了,Oxford union經常會有各行業大咖來演講,還有辯論會,之前火出圈的Cecilia 小姐姐就是因為一段辯論的影片。還有各個社團組織的各項活動,比如嘉賓講座,就業宣講會,唱歌比賽,樂隊表演,牛津春晚,話劇表演,演奏會等等。只要你想得到的,應有盡有。

放一些活動照片~

(牛津春晚)

(oucs組織的春節活動)

(Oxford Union)

牛津中國論壇也曾在Oxford Union裏面舉辦,可以有機會見到很多嘉賓老師嘿嘿。我去了其中的一次,大約是18年還是19年的那次。

露出迷妹的笑容

但是Oxford Union裏的各活動因為座位有限,大家經常要排很長的隊,等很久搶票。經常可以看見長達一條街的隊伍,非常壯觀。

天天向上的節目組也來過牛津。 張含韻小姐姐超級美膩,而且看著特別元氣有活力!

還有很多的明星和名人,不一一舉例了。因為是著名旅遊城市,在牛津有很大的概率碰到名人。英國的皇室和首相也經常來牛津,畢竟這裏是盛產首相的大學嘿嘿,英國歷史大多數首相都是畢業於牛津或是有在牛津學習的經歷。

大家都有很多機會,參加這些活動和社團。我也曾經作為一個架子鼓萌新,參加樂隊表演,回想起來也是很難忘的體驗了。到現在我還特別喜歡看樂隊現場演出,都是源於那個時候和朋友們排練的歡樂。雖然學習真的很忙,但大家還是擠出時間,一起為一首歌反復地練習,在表演的時候迸發出團魂,那種感動值得體驗一次!

因為有學音樂專業的學生,一些學院裏有架子鼓,音響,鋼琴 等等的一些樂器,只要跟老師打聲招呼就可以使用了。既然交了那麽多學費,不要浪費學院的資源哈哈。

大二的時候我也組織過painting club,和牛津的公益組織 eshine合作,邀請大家一起來畫購物袋來募集捐款。想在學院裏舉辦活動非常方便,只要去找門房大叔登記一下活動時間和地址,就可以預定學院的公用教室了,所以,各個學院的小夥伴們經常會組織一些有趣的活動。因為是公用教室,我們平時跟導師上課也經常在這個房間裏,所以房間裏有白板和投影機。

在大學的最後一年復習考試的時候,我會抽空畫些水彩解解饞,過個畫癮。完全自娛自樂, 也沒有看什麽課程,就只是想畫而已哈哈。因為一幅水彩作品相對完成比較快,而期末復習時間特別緊張,休息1h都是很奢侈的事,所以選擇了可以很快完成的但自己並不太擅長的畫材。後來有了iPad,作畫更方便了,就很少用水彩了。

牛津的中文話劇社每年都會排練一兩部話劇上演。話劇愛好者們千萬不要錯過!雖然同學們都不是話劇專業,但大家的表演都非常精彩。話劇社的社長兼導演會確定演出哪部話劇,然後召集對這部話劇感興趣的同學們試鏡,最後確定角色的人選,還要為話劇制作道具和布景。導演和演員們在漫長的排練後最終把作品帶到大家面前的時候,我總是非常驚訝同學們在學習之余,竟然還能完成這麽棒的表演!

(話劇表演 【床上的愛麗絲】)

雖然有各式各樣豐富的活動,但因為學習節奏非常緊湊,經常只能眼饞,身體還是要乖乖地在圖書館做題。所以大家最常去的活動就是吃formal了,畢竟飯總是要吃的。

英國的大學裏只有牛津,劍橋,杜倫大學有formal dinner。這是一種正式的社交晚宴,大家需要穿正裝以及一整套的學士服,才能出席。跟學校餐廳其實在一個地方,但是擺上這些餐具和蠟燭後,感覺整個氣氛都不一樣了。會感覺formal的菜肴比平時好吃,一方面是廚師更精心的烹飪,另一方面大概是高大上的氛圍烘托吧哈哈。工作人員會為大家上菜,有開胃菜,正餐和餐後甜點。大家可以一邊享受美食,一邊聊天社交。

在牛津的時候一度覺得,社交基本靠formal。我請你一頓,你請我一頓,似乎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兩頓飯的時間聊下來,怎麽也比較熟悉了。

一些社團還會在11月11號,光棍節的時候,組織single formal,吸引很多單身汪們紛紛報名。燭光晚餐配紅酒,氣氛滿分。

在這裏似乎沒有一頓formal解決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兩頓!

ormal的食物,突然非常懷念……好想再去一次

在牛津大家的一個樂趣就是去不同的學院打卡formal。因為每個學院的大廚不同,有些大廚甚至來自米其林的餐廳。可以邊吃美食邊聊天,簡直太幸福了。

02 學習的一天

大家都說在牛津大學學習有個「三角理論」,三個角分別是睡眠,社交和學術。Study, Sleep, Social, 這三個s裏面只能選擇2個。所以對於這麽多豐富的活動,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要麽頂著兩個黑眼圈去嗨,要麽嗨一年然後考試哭唧唧,要麽修身養性好好學習。當然也有個別大神中的大神可以玩轉這三角,大家只能投去羨慕的目光。

牛津真的是個學術氛圍很濃厚的小城市,到處都是圖書館,學期內的時候隨處可見學生們抱著一摞書穿梭在學院和系大樓之間。

國的大學都是一年3個學期的制度,而牛津的學期特別短,只有2個月,所以,一年有半年都在放假,真的不誇張。但是上學的時候,時間就太緊張了,老師的教學進度也很快。

所以我 一天的生活 經常是:

早上8點半睡眼惺忪地從床上蹦起來,10分鐘刷牙洗臉。

(學生宿舍,不同的宿舍樓一些不同,都是一人一個房間)

沖出學院宿舍跟小夥伴一起去數學系,在路上塞幾口三明治或者曲奇。

(牛津的數學系大樓)

9點lecture開始,一般有2節。每節課是知識點漫漫的1h,如果沒有提前預習一下,就只有狂記老師在白板上板書的份了。

兩節lecture後,大約是11點或12點,所以會在數學系的食堂裏吃了午飯,然後趕緊回學院自習,或者趕去跟導師的tutorial。一個下午的學習時間又過去了,有時候實在體力腦力不支了,會回去宿舍小睡一會兒。

(tutorial跟導師上課)

吃完晚飯後,大家一般去學院的圖書館做題。每周一般都5張題目,不同學院稍微有區別。別看只有5張紙,每一題都可能絞盡腦汁想好幾個小時,最後也不一定能解出來。就是這麽尷尬。深深讓我知道自己智商和別人智商的差距。

一道數學題就需要整整一張A4紙,有時甚至寫滿正反面。寫完作業的紙捏起來分量也不輕了,拿訂書機訂好交給老師。因為題目很難,所以大家經常挑燈夜戰到淩晨一兩點。最誇張的一次是,我在圖書管裏熬夜到了四五點,第二天還要去上課。淩晨四點多,上夜班的門衛依然精神抖擻,正在看節目。我去交作業的時候又困又累,蓬頭垢面的,還帶點羞愧,畢竟我可能是最後一個才完成的學生。門衛大叔的目光非常復雜,是一種,「我懂你」的感覺,突然讓我聯想到了少林寺的掃地僧。他們應該已經見過很多個淩晨四五點來交作業的學生了。

牛津的圖書館都是很有年代感的,也非常漂亮。同學之間經常互相去對方學院的圖書館一起學習,如果要問什麽,那就是可以相互監督。當你看到大家都非常努力認真地學習時,你也不好意思不學習,哪怕盯著學習資料發呆,氣勢上不能輸!

甚至在平時吃飯,或者去河邊劃船的時候,大家都經常會討論題目。有些會玩的導師甚至會把客堂搬到河裏。大家一起邊遊湖邊講題。學院都有劃船的福利,我們學院是只要交3英鎊,就可以免費借學院的小木船去Magdalen Bridge下的小河劃船。

天氣好的時候也會三三兩兩在草地上坐著,聊天看書曬太陽。

當然不一會兒可能就會犯困了,果然還是圖書館裏學習效率高。

四. 牛津生活和期末考試

在牛津的生活有很多暖心的小地方,比如在宿舍裏丟了一只襪子,會有人特地寫一個失物招領,把孤單的襪子送回給主人懷抱(jiaoshang)。

在一個暴雨天,放晴後天空中出現了雙彩虹,有情侶在雨中接吻,空氣裏充暖浪漫(ningmeng)的味道。

在考試的前夕,學院裏的學長學姐會在學院的鴿子洞(學生的信箱)給學弟學妹們送上考試佩戴的康乃馨。

期末考試前,學姐送我的發發,牛津的朋友們都太暖心了!

因為牛津大學對考試著裝要求非常嚴格,大家胸前佩戴的花也非常有講究。白色康乃馨代表第一場考試,紅色代表最後一場,中間幾場大家都佩戴粉色的。如果著裝不規範是不允許進入考場的,所以我經常會在考試前擔心自己忘帶了東西而錯過考試。對於這個著裝規定,大家也是愛恨參半了。曾經有一個對於是否廢棄這個著裝規定的投票,很大一部份學生還是支持延續這個規定,看來大家還是喜歡儀式感的。

大家在考完試後會接受小夥伴們trash「愛的洗禮」,也有一些學生會跳進河裏。可惜作為一只不會遊泳的旱鴨子,我只有圍觀的份了。

大家可能會奇怪牛津的學生們為什麽要在考完試後跳進河裏???

大概是因為考試的壓力實在太大了,而且考試是持續10天到兩周的,每一門的難度都很高。放一張我一年裏所有的資料和做過的題合照。

一年的學習下來,到了期末,資料有這麽厚!

同學們,這是數學系!所有資料都是要求「全文背誦」,少一個字都不行的那種。我在申請前真是萬萬沒有想到數學系是對記憶裏要求這麽高的學科。

申請大學之前以為:題目都是自己想出來怎麽解的,屬於船到橋頭自然直。

上大學了才發現:定義,定理,和推導過程都要記住。屬於從頭開始學造船。。。

還好除了考試季,生活還是比較美好的。牛津的市中心經常會有活動,比如有藝術品和手工集市,還有古董市場,大家可以淘自己喜歡的小物件和畫作。聖誕節的時候,街上會有一些大型的娛樂設施。

學院裏有時會有婚禮進行時。我也有幸受邀請去參加了一場婚禮,在學院教堂裏看到完整的英式婚禮,和大家一起在草坪上曬著太陽喝酒聊天,感受到喜慶的氣氛。

快到夏天的時候,很多學院都會舉辦舞會 (College Ball)。大家盛裝出席,喝酒聊天看表演在學院裏玩到天亮。

學術和浪漫的氣氛在這個可愛的小城市裏共存。大家聊起上學時的時光,無不充滿著懷念。這裏承載了我們太多的青春和酸甜苦辣的學習生活。

五. 離開牛津

在牛津度過了一年,兩年,三年;這是一段非常美好但又有些苦澀的時光。牛津像個潔白的象牙塔,除了學習上的煩惱一切都不用你擔心。這裏的老師是各行各業的大神,同學們也很友好,還有可愛的門衛們和你噓寒問暖。在這裏可以完全投入到學術中。

但令我苦惱的是,我漸漸發現,自己並不適合鉆研數學,而是非常喜歡畫畫。我常常在學習的空隙裏畫畫解壓,可是依然不覺得盡興。沒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是最令我苦惱的地方。

(2018年作品 【顛倒空間】)

在暑假沒有太多學業壓力的時候,我學了油畫,發現在畫畫的時候我才是完整的自己。

(一些大學暑假時的畫作)

我沒有在數學裏找到自己,但是我在畫畫的時候找到了最開心的自己。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更加堅定了想轉專業學畫畫的念頭。

畢業後我也幾次再回到牛津,其中一次就是和家人一起來參加畢業典禮,和這個城市正式地說了再見。

也有一次來參加朋友的畢業典禮。我們拍下了這張照片,我畫成了畫,就像我們幾個剛入學那時的樣子,時間過的真快。我們都開啟了人生的另一個階段。

畢業後每次回到這個城市,從牛津的火車站出來,總覺得這裏空氣裏的味道和其他英國的城市不太一樣。有一次回牛津的時候,我在朋友圈裏說了這個感受,其他小夥伴們表示感同身受,有人評論說這是知識的味道哈哈。可能是求知路上的鳥語花香吧。

16年本科畢業後,經過了一年半的時間學習插畫設計和準備作品集,我最終拿到了倫敦藝術大學的offer,圓了自己的一個夢想。還記得那天我修改作品集排版到了淩晨4點,睡了三個多小時後又起來繼續修改。扒拉了幾口早飯去那天上午的面試,在得知拿到了錄取通知時,我當著面試導師的面哭了出來。現在想想,大概我是第一個在錄取後哭了的學生吧。整個過程中有太多的困難和壓力,在那之後,我突然發現頭上長了第一根白發。如果這是追求自己夢想的代價,這很值得。

經常有人問我,你會不會後悔曾經學了數學本科而不是藝術設計?

我會回答他們,一點也不後悔,反而我很慶幸有這樣一個經歷。因為在本科數學中鍛煉的思維,越長大越覺得受益匪淺,也幫助我更快速地學習新知識。最近在做一個美術專案,萬萬沒想到,本科學的數學還能在流程策劃和最佳化上起到幫助!

至於數學和插畫是如何產生關系呢,我們下篇再聊吧~

到這裏,故事說了一半;而下一篇,是我人生中的另一篇章了。

祝願大家都能收獲自己夢想的offer!

10.15更新

我是如何從牛津數學系轉專業到藝術的呢?今天更新了一下自己的經歷在這個回答裏,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開看看

11.4更新

有很多同學私信問申請牛津的tips,我和幾個朋友課余做的校園自媒體「小灰在牛津」最近幫大家建了個牛津申請交流群,想進的小夥伴可以留言,我空了拉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