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裏所寫:
雍正登基的那個晚上,雍正並不宿在皇宮,而是回了雍和宮,為何啊?因為他的原意就是要在這個晚上下毒手滅口,把知道他太多秘密的人都除掉,包括鄔思道,以防允禩日後把這些人搜羅起來集齊他的罪證讓他皇位不保。
鄔思道何其聰明,從康熙四十六年入京一直跟隨雍正15年,雍正是怎樣一位睚眥必報,陰鷙狠毒的人他會不清楚? 所以他早就給自己留了退路,他明白「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他對允祥說:「與平常人交,共享樂易,共患難難,與天子交,共患難易,共享樂難」。在雍正進屋後,鄔思道密陳自己不宜為官做相的三大理由,每一條都聽上去合情合理,無懈可擊:
1,我是殘疾之身,十幾年來裏裏外外的人都知道我是您的親隨,您讓我一個殘疾人做官,別人都會說您公私不分的,實在有傷您的名聲啊!
2,我以前是一個曾經犯過罪的人,先帝曾連下詔旨緝拿,天下皆知,現在您要啟用我,這不是讓您被迫成為一個違背先帝旨意的不忠之人嗎?這會讓臣子們諸多非議的,實在不可為啊。
3,我在您府上蒙恩十余年,為您出謀劃策殫精竭慮耗盡心力,就像已經熬盡了的藥渣,再也沒有什麽價值,留下我還有什麽作用呢?
這三條理由其實擺明了自己永不從政,永不泄密的心思,雍正想想十幾年來二人的交情,再考慮到他一個殘疾人,又擺明了自己不會叛變的態度,料想不會出什麽大岔子,也就沒有除去他的心思了,不過他仍然不放心,追問他以後的打算,鄔思道說打算幾日過後回無錫老家去,雍正才答應他,並說讓允祥給他在老家找個靠得住的官讓鄔思道去當師爺,這話明是為鄔思道打算,實則是好監視他,雍正是真狡詐啊!
後來鄔思道也就回老家了,在田文鏡手下做了一個師爺,雖風光不再,平淡度日,但也總好過坎兒文覺性音之流,被雍正悄無聲息的除去的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