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以算是明清兩朝普遍性貪汙的一個縮影。
問題中這句話,在劇中完整的是這樣的:
文官袍服上繡的是禽,武官袍服上繡的是獸。譚大人,二位上差,我大明朝一個大學士一年的俸祿才一百五十八兩,我當了巡撫一年的俸祿也就一百余兩。一頭鷹一只虎靠這些俸祿也吃不飽。穿上這身袍服,你們說哪一個不是衣冠禽獸?看著是不是很強詞奪理?一百多兩還不夠你鄭泌昌開銷?明清兩朝,一個家庭一年的開銷全折算成白銀也就十幾二十兩。 實際上還真不夠開銷,明清兩朝,只要官員還沒窮到吃不飽飯,那就一定是貪官。 鄭泌昌那一百多兩銀子不是他一個人的錢,而是他手底下一大群人的錢,他的衙門裏,大部份人員其實是他自己掏錢雇來的。
可以從趙貞吉身邊的情況來看看。劇中有個一名場面,趙貞吉能因為手底下一個書辦多問了兩句,直接革了書辦趕出去。趙貞吉能這麽辦是因為那書辦領的是趙貞吉個人開的薪金,而不是國家開的薪金。這個書辦可不是這個衙門配置的工作人員,是趙貞吉自己花錢雇來。僅從劇情看,他身邊的自己雇來的書辦、仆役起碼十幾個,趙貞吉的薪金也是一百多兩銀子,給這麽一群人開銷,你說夠不夠?
這還只是相對底層的書辦,這幫書辦上面還有師爺,滿編的話師爺據說有9個,核心是3個,即邢名(訴訟)、錢谷(財務)、書啟(寫奏折)三位,這些師爺也不是國家工作人員,還是官員自己掏錢雇來的。官員身邊的師爺有多少,完全取決於官員個人。書辦下面還有雜役,這也是趙貞吉自己掏錢雇來的。
趙貞吉能一句話革了書辦的差事,是因為人是他雇來的,不想再雇了,打發走也是一句話的事情。你看趙貞吉能不能這麽痛快的開了那個讓他無比頭疼的海瑞,海瑞官再小,也是朝廷任命的,不是他趙貞吉雇來幹活兒的,海瑞在工作上是趙貞吉的下級,但海瑞的任免權在北京。就算趙貞吉像胡宗憲那樣請王命旗牌斬了海瑞,他也一樣要像胡宗憲那樣,入京向皇帝解釋清楚,斬了朝廷官員,那是大事。
這就是鄭泌昌這段話的背景,其實意思很簡單:「大家都是當官的,都是千年的狐貍,說的什麽聊齋。俸祿那幾個子兒夠幹啥大家心知肚明,大家的生活和工作都是靠什麽維持的,誰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