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在故事創作中 如何把握轉折點設計與埋伏的平衡?

2015-05-04知識

有一個簡單粗暴的技巧: 用主角的反應誤導讀者。

比如,真相是 竹內的媽媽已經去世了,她以鬼魂的方式在家裏生存。

前文埋伏筆時,就可以利用主角的反應誤導讀者。

主角去竹內家作客,發現竹內的媽媽不吃飯。

真相:竹內的媽媽是鬼魂,不吃人間的飯。

主角的反應:竹內真不孝,竟然虐待她媽媽!

竹內的媽媽想開窗戶曬太陽,竹內兇狠地訓斥媽媽。

真相:竹內的媽媽是鬼魂,不能曬太陽。

主角的反應:主角真不孝,竟然虐待她媽媽!

不吃飯、不能開窗見陽光,本來很容易令人懷疑竹內媽媽的身份。但是 主角擅自做出了一個合邏輯解釋,讀者不管信不信,都會被主角的情緒影響。


如果讀者相信了「竹內真不孝」,自然不會有猜出結局的可能。

如果讀者不相信,則會替竹內委屈:溫柔善良的竹內一定被主角冤枉了,她肯定有不得已的苦衷。當真相揭開時,竹內雪洗冤屈,讀者也會心滿意足。

註意,這種誤導一定要和真相相反。主角認為「竹內真不孝」,真相就要是「竹內為了讓媽媽以鬼魂的身份在家裏生活,付出了巨大努力。她是孝女」。誤解和真相形成感情落差,是催淚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