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閑來沒事,把原著【知否】看了一遍。
明蘭的小姑子顧廷燦有一手好牌。顧廷燦在娘家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老公對她傾慕,順利嫁入公主府。
為什麽到最後弄得是夫妻不和,婆婆厭惡,到最後落得個淒慘下場?
01
顧廷燦是老侯爺唯一的嫡女,也是最疼愛的孩子。老侯爺把她當成手心裏的寶,在家裏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老侯爺對她好還有一個原因是顧廷燦的容貌長相很像他最愛的妻子大秦氏。
在太夫人還有老侯爺有意無意的期許下,顧廷燦不由自主去模仿死去的大秦氏。
大秦氏有什麽辦不到的事情讓女兒顧廷燦去說,老侯爺總會滿足她的要求。
顧廷燦自小是蜜罐裏長大的,派頭也是風光無比!春天有賞花會,秋天有詩會,一呼百應,熱鬧無比。
顧廷燦就像是生在雲端上的仙人,不懂得世俗的繁瑣與不易。
02
顧廷燦嫁人了只顧風花雪月,不懂人間煙火。
韓誠對顧廷燦的詩非常動心,又聽聞她漂亮,求著他母親去求親。
兩人剛結婚也過了一個月的好日子。可惜好久不長,韓誠越了解顧廷燦的為人處世,越讓他不想和她親近。
顧廷燦還以為是在娘家裏可以為所欲為。
顧廷燦什麽事情都要合著她的心意,如果不順心就要大吵大鬧個沒完。
她像個孩子一樣,要哄著勸著,韓誠是公子哥,一次兩次可以,次次都如此,他哪有那耐性。
古代的女子嫁入夫家後,要料理內務,管理賬務,操持這個家,這是最基本的。
盛家的4個女兒嫁入夫家,無論在家裏多麽受寵,到了夫家都要打理家中的事情。
顧廷燦嫁人後,還是天天作詩,根本不管家裏的事情。詩文唱和只是給生活帶來情趣,顧廷燦卻把它當飯吃。
她與韓誠寫詩比試高下,看不起韓誠肚子裏沒貨,讓韓誠很沒面子。
顧廷燦的婆婆可不是省油的燈,怎麽會看得慣她的言行。婆婆給兒子的房間裏塞小妾。
顧廷燦的婚姻幸福以老侯爺對大秦氏的恩愛為標準,處處學著大秦氏的做法。
大秦氏的婆婆讓大秦氏立規矩,在旁邊站著服侍用餐,大秦氏就暈過去,要死要活。老侯爺立馬心疼得不行,大秦氏以後也免了這規矩。
大秦氏快十年沒孩子,老侯爺也不納妾。
韓誠要求顧廷燦去給媽媽請安,顧廷燦三十歲還裝作柔弱的姿態,跟韓誠抱怨個沒完。
顧廷燦幾年沒有孩子,婆婆讓韓誠納妾,好開枝散葉。
顧廷燦恨韓誠沒有老侯爺的能耐,也不顧著妻子。
顧廷燦的歪理是韓誠必須要像老侯爺愛大秦氏一樣對她寵愛有加,如果做不到就是他的不對。
顧廷燦從來不想想自己有什麽不對,全是別人的過錯。
03
對身邊的人太毒辣,聽不得別人好的建議,自以為是,不識時務,自釀苦果。
顧廷燦身邊的陪嫁丫鬟,除了玲兒,都沒有一個好下場。
顧廷燦從小目中無人,對身邊的丫鬟更是輕賤。
為了能讓情敵失去孩子,顧廷燦指使身邊的丫鬟把情敵推到河裏,失去了孩子。
丫鬟生生被府裏的人打死,顧廷燦當成是沒發生過。
同樣是主子,明蘭對身邊的丫鬟是實打實的好。
明蘭為了她們的幸福著想,到了嫁人的年齡,從不為了自己,耽誤她們的幸福。丹橘還有小桃都找到了好人家。
玲兒從7歲跟著顧廷燦,到了二十七的年齡,有合適的人看中玲兒,顧廷燦還是放著不走。
太夫人死後,顧廷燦為了給她報仇,準備讓人遞折子給言官聲討顧廷燁。
玲兒一直勸她不要這樣做,如果事情不成會毀了自己。顧廷燦不聽勸告,事情敗露後,把責任都推給玲兒。
顧廷燁是皇上最重要的大臣,如果折子遞出去,公主府與侯府就不要來往了。
婆婆巴結顧廷燁都來不及,怎麽會讓顧廷燦損害顧廷燁的利益。
玲兒苦勸不成,為了給自己謀出路,出賣了顧廷燦。顧廷燦被婆婆關進陰冷潮濕的後院裏被禁足。
韓誠與顧廷燦斷絕來往。
後院裏的苦楚生活,溫室裏的顧廷燦熬不過去,落得個淒慘下場。
我是四月海豚,關於顧廷燦你們怎麽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