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更新內容:
首先這個問題的前提「道理我都懂」就是值得懷疑的。意識到自己不懂,也是一種能力,而且是一種稀有的能力。
在「理解型」的任務上,學生們表現出高估自己的現象——學生們常常以為自己理解了他們閱讀的內容,但是在提取具體的資訊的時候卻往往低於預期(Chi,2000)。一項對閱讀理解的研究表明,學生如果在閱讀理解的元認知方面有更好的表現,即他們對自己理解多少把握得越準確,他們在測試中就越能獲得更高的分數(相關度為+0.43)(Maki & Berry,1994)。
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有這種現象——在試卷成績出來之前感覺自己都對,但是出來之後發現自己有那麽多錯誤——那麽你也許需要在元認知方面加強訓練,許多時候,那些能力不足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哪裏有不足。
為什麽我們往往會高估自己的理解力呢?從邏輯上來說,要想明白自己不懂,需要很多條件:
首先,你要有「更新原有認知」的動機。註意,這裏是「原有」,許多人都有更新他們「未知」的沖動,但是在「已閱讀過的資訊」、「已學習過的技能」上,許多人是不願意去看第二遍、去改進的。這種動機上的不足,繼而會養成習慣性厭倦——一看到看過的東西就煩、就跳過。越是沒有「更新原有認知」習慣的人,當然也越會覺得自己的初始理解準確性比較高,因為他們根本不可能有看到更好的認知方式的可能性。
其次,你得明白「更」正確的理解方式是怎樣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經歷一個「認知的上升期」,即發現自己原來的認知是存在改進的地方的——許多人有動機,但是發現不了自己認知上的盲點,因為他們的資訊太窄、批判能力不夠。
除了動機、認知習慣和能力外,要想明白自己不懂,你還要學會去「評估自己的認知」,這才是最根本的東西。可以說,前面的這些元素都是「元認知」不足的副產物而已。
元認知是人對自己的認知過程的認知, 元認知的實質是對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調節。當我們評價自己的認知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具備了初始的能力,因為許多人在很多情境下並不會意識到要去評估自己的認識本身。但是要具備充分的「元認知」的習慣,需要我們經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思維、即時監控自己的思維。
以下是一個案例,可以加深我們對這個「元認知」的認識。
著名的「刻意練習」理論強調在「學習區」進行學習,而不是在心理的「恐慌區」和「休閑區」,即采用合適的難度來控制焦慮感來達到更好的學習狀態。但是這種學習方法更根本的地方在哪?它要求學習者對自己的心理狀態有更好的知覺,而這才是關鍵所在、本源所在——你需要註意到自己的情緒變化,評估情緒的層級,對情緒有更好的調節能力。
如果一個人對自己有著更好的了解,再加上這些額外的理論,使這些針對自己的監控數據變得有意義,他就能更好地調節自己的行為。
以下是一些問題,可以幫助你評估自己的「元認知」能力,如果你認為自己已經充分地理解了這篇答案,但是下面的許多回答你都答不上來,那麽也許你的元認知還不是特別好(具體情況可能還會更差一點,因為在我已經提示了考驗元認知的前提下,大多數同學會略微低估自己的原有認識):
1、這個答案論證的觀點和我們從小到大說的「滿桶水不響,半桶水響叮當」有相似和重合之處,我相信幾乎所有的中國小孩小時候都被教育過「虛心才能學得更好 」,但是為什麽最終你沒有把這些話奉行到最後呢?這個答案和傳統的教導,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2、什麽是元認知?你能舉個動用元認知的例子說明你對元認知的理解嗎?
3、我們為什麽會高估自己的認識能力呢?
——————原有內容分割線(其實原來的也不錯)
我的結論是:盡管你看了那麽多教你提高執行力的書籍,但是仍然無法做到,那是
因為你的大腦還沒有準備好。
—————
道理明白的那一瞬間,感覺自己發現了新大陸,感覺自己以往都白活了,但
「明白」這件事充其量不過是一種短時記憶
——就像電腦裏不斷使用的記憶體,數據不斷地在裏面被執行和擦除——
短時記憶需要變為長時記憶才能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實質性的改變
。
具體到生物學:短時記憶只會在突觸功能上發生改變,即「突觸聯系的強化或弱化」,它也許持續幾個小時就結束了;而
長時記憶是一種更深層次的大腦結構性的改變,即大腦產生了新的蛋白質和突觸,會產生「解剖層面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