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從零開始燒耳機 # 從隨身到台式系統

2021-07-09知識

相較於十年前,如今發燒友面臨的器材選擇明顯更為復雜,決策也更加困難。這一期就想聊一聊其中一個比較糾結的問題——台式系統和隨身系統的選擇。

上一期當中提到了敘事的問題,這一期開場也會涉及一些。當初非常有名的一個說法就是隨身不能和台式系統比音質,也有用筆記本和桌上型電腦效能差距進行的類比,都算是風行一時的說法。這在當年來看還是非常合理的,考慮到當初無論是隨身還是台式的光景都和如今不太一樣,雙方發展路線和最終呈現的產品差異化還比較大,不適宜放在同一個標準比較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然而如今市場上主流產品卻不太一樣,無論是隨身越來越重視電源和電路設計,功率也能在平衡放大的加持下達到很高的水準,亦或是大耳機當中悄然出現的「易驅」之風,似乎都在宣告另外一種風尚依然降臨。

隨之而來的也有很多疑惑——尤其是舊秩序敘事和產品現狀之間的矛盾,給很多人造成了困惑——我到底需不需要專門的放大器?這個國磚推大耳機是不是夠用?大耳機一定要台式系統才能發揮出全部潛力嗎?

一旦踏入台式系統的坑,又有無數問題接踵而來——電源線和USB線怎麽有人說要換?一體機和分體式方案到底應該選哪個?怎麽還有美標插座的事兒?相比記住個2.5 3.5 4.4就差不多的隨身系統,台式系統的復雜程度上升了不止一個級別。伴隨著高端隨身的發展,看起來隨身的上限也很高,似乎投入4-5萬依然有「隨身方案」可以選擇,完全不需要去碰台式系統。

那麽,實際情況是怎麽樣的呢?台式系統相比隨身系統到底好在哪兒,差在哪兒?

最大的區別在於,用狹窄的使用場景,換取了更多的可能性。這個可能性包括更好的供電、更多的元件、更好的散熱、更大的尺寸、更差的隔音、更大只的佩戴……等等。這些因素帶來了體驗上的巨大改變,也帶來了方向上的重要區別。這個方向,也包括了音質評價標準上的區別。

拿音箱舉例,很多人會覺得同價位音箱細節不如耳機清晰,但是整體更加好聽;台式大耳機系統對於隨身系統來說也是差不多的感覺,細節銳利程度常常遜於高端耳塞,但聲音整體卻好聽得多。這一方面是來源於更好的空間感以及更大的場面感下面自然細節顯得不夠突出,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過於註重細節並非是十分正確的表現方式——這也是耳塞當中非常容易出現的詳略不得當,某些樂器聽起來存在感遠遠超過其他樂器,導致對於音樂的認知偏差。

讓你聽到細節的應該是你的註意力而不是耳機——更大規模、更好的系統應該有這樣的感覺。

我之前也曾說過,耳塞、大耳機、音箱不僅是三種不同的器材形態,同樣也是三種不同的媒介,它們本身具備的內容已然超過了還原音樂本身,會包含更豐富的可能性。但是這不意味著在剛開始接觸的時候放棄循規蹈矩的路線。就好像戲劇一樣,再先鋒的作品表現依然應該建立在現有體系的基礎上,創新也需要基於紮實的技法和功底,演員台上嘴禿嚕可不是什麽「先鋒表達」,僅僅是技術不到家。耳塞、大耳機、音箱也是同理,一個人當然可以選擇欣賞特殊的與眾不同的風格,但是這也應當是建立在理解「什麽是標準的」「這個為什麽不一樣」的基礎上的理性選擇,而非在混沌中的跟著感覺走——或許剛開始會是這樣,但是最終讓人安心的依然是基於感性與理性的一套新的能夠說服自己的敘事。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並非一蹴而就。在不同媒介之間的切換也需要這樣一個過程,大耳機對於聲音的表現可能和之前熟悉的塞子差異很大,可能會有一些方面能夠緊緊抓住你,也可能會有一些方面讓你覺得大耳機不過如此。

這些都很正常,不需要排斥它,也不需要一下子就接納它。不需要覺得說大耳機吊打塞子都是瞎吹,也不需要覺得大家都說大耳機音質更好我也必須聽出來好。它是一種新的媒介,在它之上承載的內容也必然會受此影響,顯得和原來不太一樣。有些在小螢幕上看起來沈悶的電影,在大銀幕看卻有著讓人窒息的力量;有些圖片中平平無奇的建築,實際走一走卻會覺得精彩絕倫。音樂也是如此,盡管大耳機相較於耳塞並不算是一個差異很大的媒介,但是仍然有可能讓你發現一些新大陸。它會放大一些元素,會讓你更容易感受到一些元素,這些都可能會成為擴充套件音樂庫的契機。

那麽,假如確實也有元件台式系統的條件和環境,何時動手比較合適?

如果在十年前,答案可能是「任何你想的時候」。而如今卻有些不一樣——中低價位塞子水準確實有了不錯的提升,而大型台式器材所占據的空間成本又太高了,所以我還是建議留有相對充足的預算,能夠一次性搭建出一個框架出來。

需要考慮的器材是這麽幾樣:音源/轉盤、解碼器(dac)、耳放、耳機。

音源可以使用含數碼輸出的播放器,也可以使用電腦的USB口,這兩個應該是最常見的;

解碼器(dac)和耳放可以是分離式,也可以是一體式,初期還是建議選擇一體式。一方面能夠省去連線線材(桌面看起來整潔很多),另外一方面初期對於耳放需求並不高,值得單獨購買的耳放往往價格已然不低,到那個時候自然也不需要考慮入門的問題;

耳機自然指的是包耳式的大耳機,而非HD25這樣的小頭戴。在台式系統上最為重要的變化之一就是開放式大耳機,體驗與塞子或封閉式耳機相比會有一個飛躍。

曾經的說法是前端投入遠遠大於耳機,無論是2:2:1還是3:2:1,耳機之外器材投入總價位都是耳機五倍以上,這也是現在很多燒友覺得難以接受的點——難道沒有5W前端還搞不了HD800S了嗎?考慮到目前耳機整體都往易於驅動了做,大量新產品阻抗也低靈敏度也高,並且耳機本身價格相比原來高了許多(比如按照老標準,focal clear的水準很顯然不算萬元級),「節約下來的前端的費用,不得和我五五分賬?」——我猜測可能是這麽個定價思路。

放到現在的話,由於在很多易推耳機上也不會考慮榨取潛力,或是基於一支耳機反復調整找到最終搭配,所以實際上前端選擇也輕松許多——三五千的國產一體機插個萬元旗艦也不會有人說什麽,並且多半還是能聽出來萬元旗艦比HD600這樣的經典款素質高出許多,聲音大致上也不會歪得太厲害。但是我個人並不提倡這樣的玩法,我建議至少還是聽到過這支耳機能發出什麽樣的聲音,再根據自己需求來尋找會比較好。旗艦級大耳機相較於一些定位、定價更低的產品,並不一定能夠在保持素質進步的同時悅耳程度絲毫不差,盲目升級風險還是比較高的。

當然,我非常非常不提倡用國磚來搭配開放式大耳機,這種屬於臨時湊合一下沒問題;真的長期這麽搭配,至少要搞個獨立耳放。

一些更加具體的tips:

大耳機系統試聽務必保證在安靜環境中。

森海的HD600、800(不含S),拜亞T1(僅限一代)都很適合作為標桿來衡量前端的水平。稍微新一些的型號例如R70X也可以,不過最好對於耳機熟悉一些。早期一些的DT880也沒問題,新880聲音本身不好聽。

Focal的耳機也可以作為試聽參考之一,但是不建議作為唯一參考。我始終覺得他們家耳機聲音有些奇怪,依靠它挑選前端容易翻車。除非你特別喜歡focal,就打算拿它當做絕對核心組系統。

入門前端有兩個方向,一個是SMSL、topping這樣的低價指標型器材,另外一個是專業品牌的音效卡,比如SSL2、motu m2、apogee one。如果你想折騰耳放,還是推薦選前者;當作一體機使用則推薦後者。再往上的話推薦鈺龍yulong、GD(金波/高登)這種國產裏面做得還比較好的品牌,二手價格通常也不貴,內部用料比較有保障,保修什麽的也相對靠譜一些。

入門耳機首選還是K612pro,當初全新價格不過千,二手價格也很便宜,聲音比701或712pro更好聽。701也算是個選擇,畢竟很便宜也好看,當做612pro備選問題不大。價格高一些的就是HD600,這算是少數「應該留一支在手裏」級別的產品,並且HD600還不需要在意版本問題,也一直是很熱門的產品不用擔心閑魚買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