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什麽春秋時大國間的戰爭還是爭霸戰爭為主,到了戰國就轉向更殘酷的滅國統一戰爭?

2019-12-29知識

請註意問題中「大國間」這個關鍵詞,如果沒有「大國」這個詞則該問題不成立。


這是一個好問題,我嘗試以此為切入點,從更寬廣的視野來觀察人類的戰爭和歷史規律。


用現代語言描述,戰國時代之所以陷入屠殺戰爭是因為沒有實作產業升級,無法給年輕人創造出足夠多的就業崗位(生存方式)。



就業是跨越時代的共同需求
在古代農業社會,年輕人成年後的主要就業方向是務農,每個人的理想是 擁有一塊自己的土地 ,老婆孩子熱炕頭,過上田園詩般的日子。一家溫飽,一生足矣!


但遺憾的是,萬惡的人類會「飽暖思淫欲」,一對夫婦可以造2個以上的人!這就導致每個人分得的土地會越變越少。

人口增長是指數型的,理論上沒有極限。春秋時代土地多、人口少,政府給每家一百畝地,還可以敞開供應。但隨著人口總量的增加,到戰國時代,土地供應就出現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如果沒有土地作為穩定的收入來源,年輕人靠什麽來 養活自己
馬爾薩斯陷阱


就是沒讀過馬爾薩斯的【人口論】,傻瓜也知道,土地供應早晚會達到上限。各國諸侯不是傻瓜,所以就盯上了鄰國的土地,聰明的諸侯更是要在危機爆發前先下手為強。
圖片來源:Thomas Robert Malthus |


土地供應無法滿足會出現的危機:

  1. 沒有土地來維持生計的人,很多成為流民,或鋌而走險尋求非法的生存方式,成為盜匪。
  2. 政府鎮壓盜匪會大幅增加財政開支,為了維持財政平衡必然加稅,這又加重了全社會負擔。
  3. 長期加稅會使民間缺少糧食儲備,如果再遇到旱澇、小冰期等天災,會引發饑荒或內戰。

作為統治者很清楚這些環環相扣的連鎖反應,與其在自己國家內亂,不如把這股禍水往鄰國引。

春秋時代人口少,距離危機尚遠,雖然有戰爭,但屠殺較少,因為土地和人口是諸侯都想霸占的。春秋戰爭可以看成 吞國戰爭 兼並戰爭 ,就是把整個國家吃下去,來壯大諸侯的整體實力。所以春秋戰爭對戰俘和平民的屠殺相對要少,與歐洲貴族打仗很相似,戰鬥相對溫和並遵循戰爭規則。很多時候,打完了還要開個多國峰會,會議主題只有一個——明確誰才是真正的老大!——而這就是會盟。

戰國時代則形勢全變了,人口數量接近危機點,社會動蕩已經開始湧現。諸侯必須靠發動戰爭屠殺敵國的有生力量,來獲得無主之地,這樣土地供應危機才會暫時緩解。戰國戰爭可以看成 滅國戰爭 ,諸侯只把土地吃進去,但是人口拋棄掉。這時候的戰爭不需要什麽規則來約束,殘酷的殺戮就是最簡單有效的制勝秘訣。所以戰國就出現了【孟子·離婁上】所說的「 爭地 以戰,殺人盈野; 爭城 以戰,殺人盈城」的局面。

諸侯如果沒有搶到土地怎麽辦?

反正戰場上新兵蛋子的傷亡率最高,所以土地危機還是得到有效緩解……

戰爭吞噬了大量生命,人口數量又回歸到糧食產量所能承載的範圍,增長速度則從指數型變成下降型,如下圖:

這就是戰國版的

馬爾薩斯陷阱


秦漢時代的馬爾薩斯陷阱

如果把時間尺度擴大一些,分析從戰國末期到東漢初年這300年,根據歷史地理學者葛劍雄的【

中國人口史(第一卷)

】估算的人口數據【1】:

  1. 戰國時代人口約4500萬,各國之間頻繁爆發戰爭。
  2. 秦朝建立初期人口約4000萬,僅14年秦朝滅亡,楚漢戰爭爆發,到漢初時人口不足2000萬,接下來是文景之治的盛世。
  3. 到漢武帝初期實際人口超4000萬,武帝開始窮兵黷武,導致全國人口減半,最低時人口約2000萬,接下來是昭宣中興。
  4. 到漢平帝時期人口達到約5900萬,但很快王莽奪位西漢滅亡,到東漢初年人口2100萬,然後又是光武中興。

相信你已經註意到了規律,秦漢時代的人口好像總有一個天花板,超過這個天花板就會爆發各種戰亂,導致人口銳減,接下又是緩慢的盛世中興,開始另一個迴圈周期。

如果把時間尺度擴大到整個人類歷史,就會發現同樣的迴圈周期在過去數千年裏反復上演。馬爾薩斯陷阱其實是饑荒、戰亂和朝代更替的內在力量。現在,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從人口論和經濟學角度,來發掘人類歷史中的現象和規律,這門新學科被稱為 計量歷史學

Cliometrics

)。

有篇很好的文章推薦大家閱讀,就是經濟學家陳誌武的【

量化歷史研究告訴我們什麽?

】。這篇文章提出世界歷史其實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分界點就是工業革命,在此之前馬爾薩斯陷阱一直主導人類社會,而在工業革命之後人類逐漸走出危機。陳誌武還在清華大學開設了量化歷史的講習班。


近代中國的馬爾薩斯陷阱

把時間拉回到近代,距離我們最近的戰爭就是日本侵華戰爭,也是因為當時日本有限的資源支撐不了上億的人口,直到戰後才透過制造業和市場經濟徹底解決。

等等!這麽說來,我們的計劃生育政策好像也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也可以這樣說,因為計劃經濟和國有企業缺乏活力和容量,根本無法提供足夠的就業崗位,所以才引發各種政治浩劫,而計劃生育可以推遲危機的到來。過去嚴格的城鄉戶口政策也是為了把農民釘選在農村,如果都擁到城市來根本解決不了就業問題,只會是城市的犯罪率升高和出現大量的貧民窟(想想印度)。

不過現在的中國經濟大部份已經市場化,正在快速的進行產業升級,到處需要大量低廉的勞動力,所以戶口政策也逐漸放寬。再加上現代人有各種保障,不需要眾多子女來贍養。多生孩子不僅剝奪大量個人自由,經濟負擔也極重,不要說子女的教育、結婚和房子問題,就是想想老了還要照顧幾個孫子……就快瘋了!


如何解決馬爾薩斯陷阱?

解決的方法很多,簡單的說就是讓社會系統不斷的進行產業升級,創造出更多不需要土地的就業機會就行了。

有人說的很好,就是讓社會系統升維,從原來的二維升級到三維或更高維度,把過去的追求面積,改為追求高度。

春秋戰國的齊國是解決馬爾薩斯危機的成功典範。

時間再回到3000年前,當時齊國創始人姜太公在創業時很艱難,因為齊國不在交通要道上、土地多是鹽堿地,而且人口也少。但是姜太公揚長避短,著重發展工業和商業,使得後來的齊國制造業非常發達,齊國生產的絲綢、服裝和鞋帽等產品暢銷海內。除了制造業,齊國還有利潤更豐厚的魚鹽工業【2】。

紡織工業可以在很多領域創造就業機會,從桑麻的種植、布匹的紡織、衣料的印染、成衣的剪裁、飾品的制造等生產環節,到貨物的運輸、服裝的批發、商店的零售等流通環節,都可以讓各階層的老百姓、特別是女性獲得大量的就業機會。

齊桓公時代的齊國總理管仲更是把齊國的工商業發展到了全新的高度,在齊國設立了很多經濟開發區,鼓勵老百姓消費,奉行積極的財政政策。

管仲還大力扶植服務業,其中一項比較有爭議,就是管仲讓妓女合法化,鼓勵「青樓」等無煙工業,把臨淄城建設成春秋時代的美麗東莞,當然這免不了有人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抨擊【3】。

管仲的思想非常超前,他還提出,當國家經濟陷入困境,社會失業率增加時,政府應該大興土木,用這些土木建設專案給無業者提供各種就業機會【4】。這不就是大蕭條時期

羅斯福新政

的主要措施嗎?吳曉波也在【

歷代經濟變革得失

】一書中,稱管仲為

中國古代版的「肯恩斯」

。但是管仲比肯恩斯早2600多年,肯恩斯主義是不是應該改名為管仲主義更合理一些?

越是了解管仲,越是發現他有超越那個時代的經濟頭腦,說他是穿越回去的也不為過。吳曉波的【

管仲變法:中國經濟第一場成功變革

】就介紹了管仲的各種經濟措施。

齊國不僅培養工商人才,還特別重視高級知識分子。戰國中後期,齊王出資建立了高等教育學府——稷下學宮,邀請各國的著名學者前來講學。而且科研經費不封頂,要人給人,要錢給錢。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百家爭鳴的盛況就出現在戰國後期的齊國。(什麽?你說最近那次也算!拜托那次是釣魚好嗎!)

與古希臘哲學家同時代的這些諸子百家,例如老子、墨子等,都曾提出很多先進的哲學和科學思想。而這些都是在自由的學術環境中思想碰撞的結果。之所以百家爭鳴出現在齊國而不是秦國,就是因為農業經濟只能讓人解決溫飽,卻沒有余力去發展自由思想。只有商品經濟才需要科學、哲學和藝術來提升人們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所以自由思想的基礎是競爭激烈的商品經濟,而不是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

如果假以時日,再給齊國500年,工業革命就很可能首先誕生在中國,徹底解決馬爾薩斯陷阱(當然這只是假設,不具有必然性)。可惜的是,這種蓬勃發展的思想大爆炸卻因為一個人而戛然而止,讓百家爭鳴成為中國歷史上的曇花一現。

這個把中國引入歧途的人就是商鞅,他提出了重農抑商的政策,終於把中國從封建社會拖入了中央集權社會的泥潭。

關於重農抑商的分析篇幅太長,如果想知道為什麽百家爭鳴會曇花一現,請移步【

怎麽評價重農抑商政策對中國傳統社會的影響?

】。


工業革命暫時終結了人類社會的馬爾薩斯危機

人們發現,工業革命之後的已開發國家普遍出現了人口生育率降低的現象。2013年,意大利人口僅增長3萬,死亡人數超過了出生人數(意大利人口數為6078.3萬)。

過去人們多生孩子有經濟上的原因。因為孩子多了,雖然年輕時累一些,但是老了以後可以有眾多的子女提供經濟支持,在 醫療和養老上就有了保障 。加上兒童夭折率高和成人患病早亡的風險,多生孩子可以盡可能的 分散風險 。家庭的人丁興旺也意味著力量強大,不會被外人欺負,給家庭成員更多社會資源的保障。

而工業革命後,醫療水平大幅提高,兒童和成人的死亡率降低。社會福利制度的普及,又讓普通人在醫療和養老上有了完善的保障。人們透過多生孩子來降低未來風險的動力完全消失了,這對降低高生育率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在子女教育上,中產階級也發現提高質素比增加數量更有效。因為在現代社會裏,受教育程度越高,人的社會地位越高,家庭的實力更強。而兄弟姐們的數量對提高個人社會地位已經沒有太多幫助。相反,子女過多反而會稀釋每個孩子的教育資源,所以父母更要少生孩子,來提高孩子的教育質素。

同時工業社會和民主制度 為人類提供了空前多樣化的就業生態系 ,人們有了更多的就業選擇。當父母有了穩定的收入,下一代就有了更多受教育的機會,很多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自由選擇各種社會上升的渠道,而不是像前工業社會,需要固守一個職業幹一輩子。

所以工業革命和民主制度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自由,在醫療、養老、教育、就業、個人發展等方面徹底改變了人們對未來的預期。人們更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不願意過早的生孩子,剝奪自己的自由。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推遲了結婚年齡和生育年齡,選擇在30歲、甚至40歲之後再結婚生子。

很多人也發現,「晚婚晚育,少生孩子」,才是現代社會中的最優選擇!社會越發展,人口越減少,人類社會的馬爾薩斯陷阱 暫時 被解決了。

為什麽說暫時解決?

因為醫學和生物技術會快速進步,早晚會透過器官再生、癌癥根治等技術,使人類壽命的大幅增加、翻倍甚至更高。當人類壽命增長到一定水平,馬爾薩斯陷阱又會卷土重來。長遠看,太空移民是必然的選擇。

好吧,小說【三體】也是在講一個關於馬爾薩斯陷阱的科幻故事。

推薦馬特·列特利(Matt Ridley)的【

理性樂觀派——一部人類經濟進步史

】,書中詳細分析了人類社會如何透過經濟擺脫了馬爾薩斯陷阱。


結論

  • 人口指數型增長和土地的有限供應,是戰國陷入屠殺戰爭的主因,是馬爾薩斯陷阱的戰國版。
  • 馬爾薩斯陷阱是人類社會中饑荒、戰亂和王朝更替的幕後力量。
  • 人類社會的馬爾薩斯陷阱只能靠社會系統的不斷升級來解決,利用工業、商業、服務業來創造大量不需要土地的就業機會。
  • 工業革命和民主制度給人們帶來了空前的自由,人們發現在這樣的社會,「晚婚晚育,少生孩子」才是最優的選擇,馬爾薩斯陷阱暫時得解。
  • 其實,到目前為止,題主的問題已經得到解答,但我還不想停止腳步,讓我們把視野一步一步提升到更高的層次,來分析歷史上更多的周期規律。如果有興趣請移步我的專欄

    鋒之蠱

    ,超越人類歷史來了解【

    馬爾薩斯陷阱和大歷史周期律】

    後續閱讀

  • 百家爭鳴因何幻化成曇花一現:【怎麽評價重農抑商政策對中國傳統社會的影響?】


  • 推薦閱讀

  • 陳誌武【量化歷史研究告訴我們什麽?】
  • 吳曉波【管仲變法:中國經濟第一場成功變革】
  • 馬特·列特利(Matt Ridley)【理性樂觀派——一部人類經濟進步史】

  • 參考資料

    【1】葛劍雄,【中國人口史 第一卷 導論 先秦到南北朝時期】,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12,300,312,375

    【2】【史記•貨殖列傳】:

    太公望封於營丘,地瀉鹵,人民寡,於是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通漁鹽,則人物歸之,繈全而輻湊。故齊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間斂袂而往朝焉。

    【3】【戰國策•東周策】:

    齊桓公宮中七市,女閭七百,國人非之。

    【4】【管子•乘馬數】:

    若歲兇旱水泆,民失本,則修宮室台榭,以前無狗後無彘者為庸。故修宮室台榭,非麗其樂也,以平國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