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貧富人家的孩子在思維方式上有差異嗎?

2016-03-16知識

窮人和富人(家的孩子)的確存在思考方式、價值觀、社會認知等方面的差異,但這未必是差距。

首先提供一組數據。

這組數據反映的情況是,富人家的孩子更容易獲得大學學位,無論成績如何。具體來說,在美國,學習好的窮人孩子只有29%獲得了大學學位(上藍),而學習好的富人孩子有74%獲得了大學學位(下藍);學習不好的窮人孩子只有3%獲得了大學學位(上紅),學習不好的富人孩子卻有30%(下紅)獲得了大學學位。註意,學習不好的富人孩子,比學習好的窮人孩子獲得大學學位還多一點點。這還是在標榜「人人生而平等」(無論是機會均等,還是現狀均等)、並且有大量獎學金機會的美國。由此可見,貧富差距在獲取大學學位這一「社會敲門磚」的表現是多麽顯著。 富人孩子更有機會展示他們的能力,而窮人孩子則更容易被埋沒

註:學習好指成績在高中前25%,學習不好指成績在高中後25%。

窮人孩子為什麽容易被埋沒呢?僅在大學學位這個問題上來說,美國大學學費很貴,普通的州立大學要一年一萬美元以上,而私立大學則動輒五萬美元以上,昂貴的學費窮人家負擔不起。並且,作為家中的成年子嗣,他們可能會更多地被要求去工作養家,或者抽出更多時間照顧自己的弟弟妹妹,這些情況在中國也非常常見。而富人家的孩子沒有這些考慮,只要他們願意,他們就可以選擇他們喜歡的發展道路。也就是說, 窮人孩子發展自身能力、積累社會成就的機會成本很高,很多生活中的俗務會拖累他們的自我成長和價值實作。

有鑒於此,社會學教授Kraus提出一個社會學模型,來解釋社會階層對人生活方式的影響。

這幅圖的意思是: 資源(Resource)和公認的社會地位(Perceived Rank)決定了這個人所在的社會階層/階級(Social class Context),而社會階層和階級決定了你的思想方式:

  • 對於處在上層的人(Upper class),他們的思考方式更傾向於以自我為中心,或唯我主義(Solipsism),他們更註重自己的狀態、自己的願望、自己的感情,以滿足自己的動機為主要考慮。
  • 對於處在下層的人(Lower class),他們的思考方式更註重周圍環境,或環境決定論(Contextualism),他們更關心外界因素如社會約束(法律法規道德)、外在隱患和威脅、其他的個體。他們做事情更考慮除自己以外的影響。
  • 這個理論獲得了很多證據的支持,比如:(這裏的窮和富是相對的,如果非要給個標準,窮泛指工薪階層以下,富泛指中產及中產階級以上)

  • 窮人對外界威脅更敏感,容易受到來自外界的壓力。
  • 富人更重視自我表現和與眾不同,更重視做好自己,有時候為了追求一點點提升不惜代價(當然,這些代價可能在他們看來沒什麽)。
  • 我有一個高富帥同學,有一天因為面試要買一套西裝,於是去買了。先看上一套$1.5k的西裝,試了下不錯,正想買下來,突然發現邊上有一套好看一點點地西裝(據他後來說,他真的覺得只是好看一點點),價值$4.5k,試了一下覺得效果確實不錯,就眉頭也不皺一下地買下來了。此高富帥並不裝B,為人大方,平時也看不出來他有錢,只是一到這種時候,立馬就能看出來。
  • 根據同卵、異卵雙胞胎的基因研究,影響富人家庭小孩智力的因素中,基因成分占70%,而影響窮人家庭小孩智力的因素中,基因只占10%。這個數據如何理解?出生在富人家庭中,你可以更方便地做自己,而不會受到什麽約束或要求,因此你的基因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你的發展;而窮人家的孩子受到了很多外在的約束和要求,很多窮人家的孩子不得不依靠勤奮來謀求發展彌補基因上的劣勢,或者反過來良好的基因受到環境的限制而缺乏表達,因此基因的影響減少,環境影響增加。
  • 在父母教育方面,窮人家的父母經常會問孩子:跟其他小朋友玩得好不好,有沒有朋友,在學校有沒有聽話——他們更重視孩子對規則的遵守、對環境的適應;富人家的父母經常會問孩子:這個問題你怎麽看,你有什麽想法——他們更重視孩子的智力成長和主見。(這個在中國可能區別不是那麽明顯,因為我們的文化就是比較註重他人的文化,不過,你也會發現一些很富裕家庭的小孩,自我的主見是很強的,一些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階級家庭父母,也開始采取詢問想法、培養主見的教育方式了)
  • 在情感判斷方面,窮人對別人的感情更敏感,判斷他人感情方面更準確,而富人家的孩子則在判斷別人感情狀態方面比較差。
  • 在解釋一件事的原因時,窮人更註重外在原因,富人更註重內在原因。
  • 在社交中,窮人更友善,更重視互惠,尤其是惠及他人,而富人更重視關系間的公平,一物換一物。
  • 在道德判斷方面,窮人比較註重安全和純潔,而富人則更重視公平糊選擇。
  • 一個比較有趣的例子,描述兩件事,一件事是一個人抓了一只雞(真的雞,家禽),並且幹了這只雞;另一件事是,這個人,把美國國旗撕下來(這是在美國),並用它清理廁所。窮人的反應更多是:這個人該被嚴懲(因為惡心);富人的反應更多是:他沒有傷害其他人,這是他的選擇,他願意這麽做,別人管不了(公平糊選擇)。
  • 在婚姻上,(這是一個意大利的研究)窮人離婚的三個主因是:家庭經濟狀況不穩定、家庭經濟拮據、家庭暴力;而富人離婚的三個主因是:TA不滿足我、TA不讓我成為我自己、TA跟我沒有共同愛好。
  • 所以,我們可以大致總結一下,窮人和富人(家的孩子)的是存在思想差異的(但不能說差距,並非一個絕對好一個絕對壞),主要來自於唯我主義傾向和環境決定傾向間的差別,註意,這種差別不是絕對的,而是說這兩個群體中相對多數是這樣的。

    最後,富人雖然更自主、更自由一些,但窮人關心他人、對環境敏感的傾向也不錯,有時候很有幫助,但對環境敏感有時候也是負擔。我覺得作為父母呢,肯定是要努力奮鬥賺錢,提供給孩子更大、更自由的發展空間,幫助他們表達自己的興趣和喜好,提升他們的內在價值,但同時也要提醒他們尊重他人,愛護他人,而不要為富不仁。

    補充兩個讀完本文後需註意的點:

    1. 這個研究,邏輯上的因果關系是:資源+地位 --> 階級 --> 思想/心態。不能反過來理解。我知道大家很想發財,很想知道「我成為什麽樣的人能發財」這個問題的答案。但是很遺憾,這個研究沒有告訴你,修煉什麽樣的心態就能致富發財。同時,你也不要問我「為什麽我覺得我心態很富人卻是個窮人」,想知道如何發財請去努力工作、思考人生和社會、並且把握住機會、祈禱個好運氣……等等等等……或者買點勵誌書籍做做白日夢,再或者問問老板/父母/首富能不能給你一筆巨款,反正我不能:)

    2. 請不要咬文嚼字,或者以自己的特例說明這個研究不準。社會研究研究的是群體,你可能是群體中的一員,但你與群體還是有一些差異的。所以,具體哪些事發生在你身上,哪些事情沒發生在你身上,我沒法判斷,我也不在乎。要知道,不是所有富人或窮人都過著一樣的人生,都有著一樣的傾向,都有著相同的理念。但是,整體來說,貧窮或富有,對人的影響是存在的,並且有著統一規律,細節可能有差異,但大方向不會錯。讀者朋友把握好這個大方向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