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中國人口下降,以後的就業形勢會變好嗎?

2021-02-17知識

這得看就業形勢變好的定義是什麽。

如果就業形勢變好是指越來越容易當建築工,機械工,快遞員和清潔工等,那中國現在的就業形勢已經越來越好。可如果就業形勢變好是指大學生越來越容易找一份體面工作,可能還會越來越難。

下圖是1950-2019年的日本歷年新生兒出生數和生育率。看圖可知從1973年左右,日本的出生數和生育率就一路下跌。 到了2020年,日本每年的人口減少數量達到50萬,已經連續11年負增長。

日本社會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數據: 求人倍率。 這個數據是由在招聘工作崗位總數除以求職者總人數而來的。即這個數碼越大,說明工作相對於求職者越多,就業形勢越好。

下面有1986年以來,日本歷年的有效求人倍率數據。看完會發現,1965-1970這個年均出生數非常高的時代誕生的那批數量龐大日本人剛成年要進入職場的1987-1991年代,反而還迎來過就業形勢的大好期。日本進入人口負增長的2009年,就業形勢卻達到歷史最低。 可能日經指數與就業形勢的關聯度會更好一些。畢竟【善待你所在的單位才是善待財神】。

如果看大學應屆畢業生的求職倍率,就更看不出少子化及人口負增長能改善就業形勢的跡象。下圖是1987年以來日本的大學應屆畢業生的歷年求職倍率,會發現 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最好的反而是日本人口老齡化開啟之前,人口相對年輕的經濟泡沫期(1987-1992)。

為什麽日本大學生就業最好的時代反而是勞動人口達到頂峰的1990年代?由上圖可以看出,雖然日本進入少子化時代新生兒越來越少, 可大學還在擴招呀 。此外,日本(東亞)的發展推動力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人口紅利。一旦人口增長停滯,經濟發展也會隨著缺乏人口燃燒而進入停滯。 經濟一旦停滯,還怎麽創造更多工作崗位(人口紅利燃燒爐)呢?工作崗位不能增長,大學畢業生還越來越多,那就業形勢還能怎麽變好呢?

下面是2010年日本進入人口負增長時代後,各種體量公司的校招求人倍率數據。會發現僱用超過5000人的大公司求人倍率從未超過1, 即大公司校招並不受人口負增長影響,長期處於多個畢業生競爭一個崗位的狀況,而且在日本人口負增長加劇的2017年開始還略有下降(競爭加劇)。 求人倍率變化較大的只是一些僱用人口不超過300人的小型企業。

分行業來看,日本進入少子化和人口負增長時代後,求人倍率上升(缺乏人手)的行業主要為建築業,流通業(商品販賣)和制造業。 金融業和醫療教育法律文藝通訊等服務業的工作反而越來越難進入。

再看看日本國家公務員綜合職考試的倍率(報錄比),2016年以來報錄比維持穩定,僅2020年受疫情影響日程而大幅下降。在少子化人口負增長,日本國家公務員綜合職的名額並未大幅下降的背景下還能維持報錄比高位, 也能說明少子化和人口負增長也並不會提高年輕人吃"皇糧"的概率,反而能看出"吃皇糧""求穩定"頗受年輕人歡迎。

少子化一胎化也意味著年輕人會更加"精貴",一些職業不夠輕松體面即便薪金很高也會失去對年輕人的吸重力,比如在香港把建築工地幹好,收入不比中環的一些擠破頭的金融民工和政務主任差,可依舊人手不足,也沒人說建築工是好工作。到那時候,"好找工作"這個評價標準必然會與"專業好壞脫鉤"。東亞國家的發展非常依賴人口紅利,人口下降就意味著紅利消失經濟減速。蛋糕再也很難做大時,如何分蛋糕搶蛋糕才會成為第一要務。

綜上所述, 人口下降,可能只會改善建築業,制造業和商場便利店等的就業形勢,可如果想從事醫生,律師,公務員和大型企業正式工等體面工作,反而會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