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電視劇【贅婿】寧毅與烏家的歲布戰沒怎麽看懂,可以細致分析一下嗎?

2021-02-16知識

本質上,贅婿的電視劇是一部爽劇,所以如果我們無法按現實情況去理順他的邏輯,甚至無法按照劇中人的思路去理他的邏輯,畢竟按照設定,蘇烏兩家世代經商,在沒有見到正主(太師)或得到充分情報的情況下,貿然舉債囤貨,這是經商大忌,幾乎不可能出現。所以,我們要理的其實是編劇的思路。

只不過,受限於各種情況把,編劇的這個思路實在不怎麽高明。

1、梁靖交戰,武朝停交歲布;

2、停歲布後,到底是改換門庭把歲布交給靖國,還是幹脆參與戰鬥,以後徹底停貢,沒有定論;

3、主和派,太師的意思是歲布要繼續交,而且交給靖國,並超前部署(台灣藍波灣),安排手下人到江寧囤貨;

4、手下人A,找烏家,囤江南的蠶絲(量多);手下人B,找蘇家二房,囤江北蠶絲(量少)。當然,此時兩家囤貨的價格都非常低,這是鋪墊;

5、註意,這裏第一個問題就出現了,不考慮原著,只考慮電視劇:以往的歲布都是誰提供的,不知道。如果手下人AB繞過往年的歲布供應商重新找人囤貨,那這事兒本身就需要引起商人警覺了。如果以往的歲布供應商就是蘇烏兩家,那顯然不存在臨機囤絲的劇情,你早幹嘛去了?

6、娘子受辱,寧毅接管生意,只留總店,把其余門店全部典當,套現回籠現金。這裏第二個問題就出現了,掛出門店交易的告示、簽合約、付定金、交割、收尾款、現金回賬,加起來需要多久?我沒穿越過,不太清楚,但是在沒有手機APP和互聯網的古代,我覺得一個月做不到。但是編劇說了,能做到,OK,就算可以把,總之現金回流了。

7、寧毅開始鋪墊高價收蠶絲的事情,預先攪動蠶絲的行情,讓大部份蠶絲商覺得被囤貨是賠錢了。同時逼烏大公子擡出手下人A,間接坐實歲布繼續的訊息。這下基本全江寧都知道大家是在爭歲布生意,只是沒有宣諸於口。所以這個情節不是廢情節,這是第一次資訊釋放。

8、寧毅轉行賣皮蛋,搞加盟代理的模式,一個皮蛋三文錢,一個月賣了1.5萬兩白銀的利潤,並用這筆錢做啟動資金,開了竹記飯莊,作為情報機構。這裏出現第三個問題,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往少了算,寧毅在一個月內賣了500萬枚皮蛋,平均每天賣17萬枚。我算他有50個加盟商,每天每個攤位就得賣3300個。白天算8小時營業時間,每個攤位每分鐘得賣7個皮蛋,額。。細思恐極。。。。。好吧,編劇說行就行。那竹記飯莊,差不多也就幾天功夫吧,拔地而起,選址、裝修、員工培訓、收攏客流、資源調集、建立情報網,完成這麽多工作只在幾天之內???不管了,編劇說行。

9、高潮來了。手下人B,見寧毅跟丞相談笑風生,心生忌憚,強令蘇家二房把江北蠶絲的訂單轉給蘇檀兒。蘇檀兒找到大川布行,將手裏的江北蠶絲訂單低於市價轉給大川。註意,這裏出現第4個問題,就是很多答主都提到的,到底之前蘇烏兩家囤的是現貨還是期貨訂單。理論上肯定是期貨,因為如果收現貨,那就是比誰手上現金多,不存在所謂超前部署的問題,跟主線劇情不符。此外,我查了下,從養蠶到絲布的生產周期約莫是兩個月左右,這跟劇情也對得上。第三,後面劇情也提到,烏氏囤貨只付了部份定金,所以蠶絲商才會被鼓動起來毀約。但如果確定是期貨訂單,那蘇檀兒接收的就也是期貨,再轉給大川還是期貨。古代沒有現在的標準化期貨合約,訂單之間倒來倒去,必然是要知會供貨商,或者進行背書確權。那蘇氏二房-蘇檀兒-大川這個訂單流轉線就瞞不住,那烏氏最後怎麽會輕易上當?這就又是強行巧合或者給烏氏降智了。

10、竹記飯莊開始散發訊息,江北蠶絲要沖市,鼓動各級蠶絲商去大川提貨,吸引烏氏註意力,同時出反間計引烏氏驅逐席掌櫃。這裏出現了第五個問題:席掌櫃不去見寧毅怎麽辦?我覺得席掌櫃這個人的人設就有很大問題,首先他叛變的理由是什麽?如果是愛慕宋鐵,那打理好布鋪,幫她分憂才能得到她的芳心啊,寧毅不就這麽幹的嗎?說他嫉妒寧毅,可烏氏是要強上宋鐵,他還去幫忙下套,這是對心愛女人的態度?說他是因為寧毅來了所以出不了頭,那他在蘇家幹的不怎麽樣,跑到烏家馬上頭腦就清醒了,還拿下烏氏最佳職業經理人的頭銜?總之這個角色很割裂。特別是他去見寧毅這段,傳話的是寧毅的人,見面的時間是大白天(還曠工),地點是寧毅的大本營(裏面還沒人),去了就不疼不癢扯了兩句淡,出來就被開除了,他跑去幹嘛?總之這個情節有點莫名其妙。

11、因為席掌櫃被逐,烏氏確定要到大川去拿下了所有的蠶絲訂單,註意此時因為兩次寧毅有意識的散布訊息,這時的蠶絲價格已經在往上走了,烏氏簽完合約後現金流枯竭。與此同時,寧毅透過前期出售店鋪、賣皮蛋、倒賣二房的訂單,已經積累了不小的現金。

12、為進一步掏空烏家現金,寧毅鼓動江南蠶絲商毀約,逼迫烏氏重簽合約,並舉債支付訂單的溢價部份。同時,蘇家的二房掏出家底入股到烏家,企圖大賺一筆。至此,坑全部挖好。

13、右相回朝,主戰,徹底停繳歲布。於是歲布生意泡湯。烏氏囤積的蠶絲因為沒有皇室的訂單來回籠資金,只能被迫削減原料訂單,降低原料價格。與此同時,開戰資訊傳回,絲布市場原料價格暴跌,烏氏一方面沒有現金流開工,一方面手裏的訂單價格過高無法出手,只能找寧毅這樣有大資金的人,出售部份蠶絲原料訂單,換取現金來維持生產。至此,戰鬥結束,烏家損失慘重,寧毅和蘇檀兒的布行重新開張。

至於烏家到底損失多少,蘇家利潤幾何,由於缺乏數據支持,我們也無從得知,反正編劇讓烏家賠死,他就得破產,編劇要留他一口氣,那他就可能東山再起。所以整體看下來,編劇的邏輯算是通順,但是在我們這種人的眼裏,就總覺得這個劇情有些離奇,因為當除了主角外所有人腦子都不線上的情況下,打出這樣的戰績,倒也是正常結果,但是不能細想,不然就覺得哪兒哪兒都是漏洞,跟篩子一樣。

在這裏給大家推薦一下【大染坊】和【創世紀】,這種逼對手舉債,最後再釜底抽薪的做法兩部劇都有呈現,而且看起來更爽。不過當年創世紀在香港首次播放的時候,據說有很多人表示看不懂裏面的商戰邏輯,結果反倒造成收視率下降,所以到底度怎麽把握,其實也挺難的。